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校教育原理體育教學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校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新生力的哺育基地,使新生代適應未來社會,培養(yǎng)教育服務社會各崗位需求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材施教,將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點。體育在學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要正確認識學校體育教學的作用,更要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在各科教學中的重要促進作用,本論文重點強調了運用《體育教學的原理推進學校教學的運用》堅持體育教育原則:以德為本,健康體育,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學校體育首要教學任務是通過體育學科教學和體育活動,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質與道德作風的培養(yǎng),要讓他們懂得鍛煉身體的目的和意義。把他們參與活動的動機逐步從個人目的引導到社會服務的意義上來,培養(yǎng)他們的拼搏精神和開拓意識,樹立遠大的理想[1]。
關鍵詞:教學方法;首要教學原理;體育課程;體育文化
1運用體育首要教學原理概述
“首要教學原理”[2]是美國當代著名教學技術與設計理論家梅瑞爾(DavidMerrill)教授提出的著名理論觀點。他指出,很多教學模式有效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并設計四個教學階段的教學和五項首要原理相結合。這四個階段為(1)激活先前的經(jīng)驗;(2)展示技能;(3)應用新技能;(4)將這些技能整合到現(xiàn)實活動中。五項首要原理:(1)當學習者對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和找出解決方法,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習。(2)當存在對自己有的知識進一步列入基礎時,才能刺激新知識的學習。(3)當學習者在新知識面前進行認知和學習時,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習。(4)當學習者對新知識使用時,才能夠促進學習。(5)當學習者對新知識有認識、及掌握與運用,才能夠促進學習。梅瑞爾指出,在首要教學原理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教學應該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其他四處項目原理則分別對應有效教學的四個階段。
1.1學校體育首要教學原理的特征
課程學習的效果在于對首要教學原理采用的占比。然后,首要教學原理通過體育教學途徑和手段進行傳播與指導;最后,首要教學原理是一種教學設計手段,通過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而不是簡單對說明教學內容的原理。
1.2體育“首要教學原理”啟示
首先通過教學設計學習方案,進行規(guī)定的學習和導向的結果。并闡述說明學習者通過這樣的研究中和學習結果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過程主要包括:1、教學導向過程。2、對原有對技術鞏固。3、利用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媒體進行學習與創(chuàng)新新的技術,使新舊技術中挖掘新的技術動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技術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的掌握運用。4、通過對技術對掌握,學習,運用。在比賽和考試中將已學習知識,技能,心理等進行整合和發(fā)揮。所以,“首要教學原理”對體育教學指導具有實際使用的意義。該原理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教育學原理基礎和深厚的知識背景,同時為高校體育課程對改革和創(chuàng)新奠基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2體育教學設計和開展過程
2.1確定體育教學需要
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目標確定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解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能否獨立解決這些教學問題。
2.2對學生進行分析
2.2.1學生認知準備階段學生在對新的事物和學習知識方面,認知的水平,由于學生的初中生的年齡大部分處在16歲左右,根據(jù)皮亞杰認知學說,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對認知發(fā)展相對成熟。從小學簡單思維過渡到初中抽象邏輯思維,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觀和感性相關系。所以在這方面語言的提煉和解說,學生通過獲取相關定義解說,能獲得相應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概念,還是需要實際的經(jīng)驗和形象獲取。
2.2.2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學生的情感特征主要包含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意識。在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的表現(xiàn)不穩(wěn)定性,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包含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
2.2.3學生的知識儲備首先,初中學生通過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自學能力和模仿能力,對于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復雜技術動作,還是需要分環(huán)節(jié)解說指導。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掌握技術動作的基本動作,經(jīng)過逐漸的積累,學生開始掌握相對應的動作技術要點。
2.3體育教學內容中分析
2.3.1確定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學內容一般理解為教學內容目標需要學生從獲取體育技術動作及知識,由掌握到內在經(jīng)驗轉化的總結。從根本上講,體育教師幫助學生學習。實際上是學生學習的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課程中教學的技能,做到個人技術能力全面發(fā)展,學會團隊配合,同時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掌握技術能力的同時,體驗體育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和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2.3.2體育教學中學習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學習目標是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所達到的預期目標,也是教學設計的依據(jù)和確定項目的導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學習內容、學生特征制定教學內容。
2.3.3教學內容完整聚焦教學內容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根據(jù)個人的條件進行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通過教師指導,同學們之間相互互助,達成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技能的提升。
2.3.4教學的內容分布完整一個整體技術動作需將每個環(huán)節(jié)解成一個個由簡單到復雜的環(huán)節(jié)。筆者核心問題是:教學內容《足球腳內側傳接球》中,學生能夠完成足球腳內側傳球的技術動作。通過將這個復雜的動作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本教學內容的設計適通過分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熟悉球感,了解球感屬性,獨自運球,完成整個技術動作的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即是教學內容分布。
2.3.5體育教學動作技術分析波紋環(huán)狀教學開發(fā)模式的第三步:教學成分分析。梅里爾教授確定了五類可以通過教學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信息、成分、概念、程序和原理。他采用了知識對象的術語來描述這些教學過程和結果。通過本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動作和相對應的知識。
3設計教學策略
合理設計教學的內容后,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步驟,確定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式,教學的方法,選擇有效的激活、展示、應用和整合策略。3.1器材的選擇在教學過程中,器材是一個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針對性選擇學習器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更加容易切入學習和掌握教學的內容。
3.2激活原有知識
根據(jù)梅里爾教授歸納為首要教學原理中的第二條原理,教學策略適配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為激活原有知識,由此可見激活知識價值。由教師開始課前的講解,激活學生大腦中的知識,使學生建立相對應的技術動作和知識聯(lián)系。
3.3提供學習幫助
梅里爾教授認為在學習者通過學習逐步完成各個任務序列時,在學習初期應該給予較多的學習指導,在學生由陌生向熟悉的過程中,學習指導也應一該越來越少,直到完成整個任務[3]。
3.4教師示范
體育教師在通過復雜的技術動作分解和示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降低學習的難度,更容易掌握技術動作。
3.5技術動作的學習及展示
有關研究表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通過學習后如果不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重復練習,不對技術動作加以鞏固,加深大腦存儲的軌跡。更無法達到熟練的程度。
3.6體育教學內容設計及產(chǎn)品制作
利用多媒體教學影視播放體育技術動作的分解,有利學生直觀詳細學習要領。
4體育教學過程反思和評價
4.1體育教學過程反思
在教學教案準備過程中,對教案的準備、設計、內容、實施中根據(jù)首要教學原理作為依據(jù)。對教案設計中重點體現(xiàn)新知識,加強鞏固新知識學習,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努力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首要教學原理的教學元素,對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過程逐漸做出變化和完善。使得新的教學方式和過程更加順暢自然,在不同的練習過程更加吸引學生對注意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基扎實的體育運動技能基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學習課程的準備,籌備和實施當中,把首要教學原理和《中小學體育教師職能技能標準(實施)》中的體育教學設計缺少的“課前復習”的部分進行結合,逐步應用到相對應的班級進行開展技能教學和理論教學。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效果進行經(jīng)驗總結,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技術上,心理上,合理安排體育運動密度和體能恢復時間的指導。在具體運動項目中,密切關注學生對身體狀態(tài),再合理對訓練計劃基礎上,隨時調整學生對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加強對學生對訓練質量和訓練過程的連續(xù)性,完整性。
4.2體育教學過程評價
對比發(fā)現(xiàn)《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設計大綱》中的教案內容設計內容分別為:1.教學指導思想。2.教學內容設計。3.教學學前設計。4.教學分析。5.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6.教學過程。7.教學總結。8.教學反思。較“首要體育教學原理”缺少四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激活先前舊的知識”。在體育課教學前,通過對學習內容和專業(yè)性理論講述,及對上節(jié)課的教學課程內容技能進行復習,使學生在初始印象中留下一定的畫面,有利于學生對運動項目的總體把握,深入運用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運動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加強項目背景對知識學習,深化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體育運動項目的歷程,知識和技能共同提升。
5體育教學運用首要教學經(jīng)驗總結與論述
體育教學首要教學經(jīng)驗總結:1、教學導向過程:如何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尤為重要,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積極配合教師課堂教學的配合是重點。2、對原有對技術鞏固:對新知識技能學習,加強舊知識技能對鞏固,圍繞技術及知識是重點,貫穿難點是突破教學的重要指引。3、利用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多媒體進行學習,使新舊技術中挖掘新的技術動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技術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的掌握運用,通過總結與運用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培養(yǎng)體育運動興趣。4、通過對技術對掌握,學習,運用。在比賽和考試中將已學習知識,技能,心理等進行整合和發(fā)揮,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體育教學論述:學校體育教學過程就從基礎簡單的動作到復雜技術動作要領,從技能的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不斷重復過程。由于當今現(xiàn)代科技教育技術先進和發(fā)達,使我們在教學當中往往忽略了理論的指導意義,大部分教師把技術動作和教學任務放在第一要素,深入研究技戰(zhàn)術的實踐和運用。綜上所述,結合當前中小學及高等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我們應該追求現(xiàn)代教學理論作為基礎,借鑒和運用標準規(guī)范術語來支撐和補充缺失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借鑒、應用、總結體育教育原理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人為本,健康體育,能力為重,終生學習。
6學校體育教育對學校發(fā)展的影響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使命,對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體育教育是能夠把這些特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用具體的手段和方式所體現(xiàn)出來,學校體育自身具有強身健體,強化身心,競爭性、團隊性和積極向上的領域特征,同時也豐富了高等院校中的校園體育文化內涵,補充了學校的德、智、體、美、勞人文精神,為現(xiàn)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注入了新的活力。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推動力,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體現(xiàn)學校辦學構架體現(xiàn)、更是必不可少長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上看,體育對學校體育人才培養(yǎng)及學科建設,培養(yǎng)專業(yè)的技術人才,高等院校的接班人、建立良好的體育文化品牌、創(chuàng)造良好社會聲譽具有極為重要得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建華,邵偉德.體育專業(yè)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3):341-345.
[2]M.戴維.梅瑞爾屈群力,何珊云,鐘麗佳.首要教學原理[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06):1-7.
[3]盛群力,馬蘭.“首要教學原理”新認識[J].遠程教育雜志,2005,(04):16-20.
[4]曹陽,張麗.論在校園體育文化與高校體育教育[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5):10-12.
作者:莊超仔 陳宜 李志聰 單位: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