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體融合語境下的傳統媒體經營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和話語權受到了嚴峻挑戰,傳統媒體的優勢被徹底改變,媒體融合由早期的形式融合轉變為深度的體制融合。面對新的變化與挑戰,傳統媒體要持續發展,就必須經營管理好四種創新人才、做好三項經營管理工作。
[關鍵詞]媒體融合;創新人才;經營管理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的發展和話語權受到了嚴峻挑戰,媒體的優勢被改變。人才出走、用戶分化、收視率降低、經營乏力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傳統媒體發展滯后,不得不尋求改變,通過媒體融合謀求生存。從中央電視臺整合成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力推進媒體融合建設,到各大傳媒報業集團成立新型媒體集團,再到全國布局縣級融媒體平臺建設,這些基于第五代通信技術(5G)、超高清技術(UHD)、人工智能(AI)等新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扁平化、垂直化、平臺化的應用建構,正不斷推進媒體融合由最初的形式融合轉變為更為深入的體制融合,并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和智能媒體生態。這些新變化和新挑戰對傳統媒體的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媒體經營管理者研究解決。經營管理好四種創新人才媒體融合語境下,傳統媒體的經營管理工作離不開人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競爭的關鍵要素和核心本質是人才,只有充分認識并理解人才在媒體經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動吸納人才,傳統媒體才能在全新的行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因此,媒體經營管理者要特別注重經營管理好四種創新人才。
1.經營管理好綜合型創新人才,是媒體的根基所在
綜合型創新人才需要具備多行業寬闊視野、多專業知識背景和實際操作能力,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廣博的知識面,能夠應對崗位、技術、設備的融合和轉變,能夠在行業融合背景下從容進行切換,具備一專多能的工作能力。傳統媒體需要大量能夠勝任采編播一體化、經營管理一體化的綜合型創新人才。這種綜合型人才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他們往往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并樂于付諸創新實踐。
2.經營管理好綜合型管理人才,是媒體發展的要求
在行業融合及管理扁平化的企業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需要懂傳媒業務、會傳媒經營管理并具有互聯網企業管理經驗與能力的綜合型管理人才。媒體經營管理者往往會忽視這種人才的引進。這種人才既熟悉傳媒特點,又掌握傳媒發展規律,還知道怎樣經營好傳統媒體并能夠讓其做大做強;善于市場化經營,注重品牌塑造和管理,懂得知識版權保護,擁有專業的營銷技巧和多變的營銷手段,能夠實現各種資源的高效整合和最優配置;具有勇于創新的精神和擔當,敢于運用資本手段,善于運用市場手段,做好媒體間的融合與資源互補,引領媒體走向市場,聚集成群,做大做強,既能守業,更能創業。
3.經營管理好綜合型全媒體技術人才,是媒體發展的保障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不再為特定的單一的對象服務,而是為平臺內的多種對象按需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這就要求傳統媒體必須具備“中央廚房”的加工、存儲、流通、互聯能力,打造強力融合共生的生態平臺。同時要求相關從業人員能夠直面傳媒行業用戶分眾化的現狀,具備多種技術保障與運營能力,掌握不同媒體平臺的傳播技術特點,滿足不同端口需求,使產品制適用于每個平臺,并通過不同組合做到整合傳播。這種綜合型全媒體技術人才是高技能型人才,是媒體未來發展的保障,也是當前最緊缺的人才,需要經營管理者從頂層設計,重點培養,做好保障。
4.經營管理好綜合型國際傳播人才,是加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的迫切需要
要將傳統媒體打造成有較高影響力的國際一流現代媒體,就要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這就迫切需要擁有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綜合型國際人才隊伍。目前,我國國際傳播人才存在語言好、媒體業務能力差或媒體業務能力強、語言差等問題,導致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受限。因此,必須擁有一支外語和傳媒素養雙過硬、國際視野廣闊、業務能力強的綜合型國際傳播人才隊伍,并對梯隊建設和后備力量的培養予以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海外落地率,提升我國媒體產品在國際傳播中所占比重,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持續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打造新時代傳媒旗艦。做好三項經營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媒體融合語境下,傳統媒體經營管理面臨體制機制的制約問題,急需媒體經營管理者進行改革創新。傳統媒體雖然經歷過體制機構改革,但宣傳與經營不分、事企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運作模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產權不清晰、事業企業混營、機構設置重疊、經營效率低下、管理模式眾多,導致傳媒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融資、經營管理或者資本運營都難以實現;市場主體缺乏、市場意識不強、市場機制不靈活、核心業務能力不強,導致全產業鏈發展和生態集群難以實現。面對這些問題,媒體經營管理者要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1.設置科學合理的媒體產業治理結構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應對自身有明確的身份定位,要重新分析目標群體,轉變內容風格,注重建設平臺載體,持續引進新技術;要學習資本運營,改革管理制度,掌握商業模式,優化相關規制,實現角色轉變的同時要堅守媒體底線。媒體產業、企業、公司的治理結構,日常運行工作,特別是管理制度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適應市場經營規律;媒體企業產權要清晰,特別是要明確相互關系和股權等。
2.解決媒體經營理念不清晰、行政手段干預過多的情況
媒體經營管理者應向市場學習成熟的經營管理經驗、理念、手段,借鑒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經驗,打造媒體產業生態鏈;要按照市場規律建立科學運行機制,通過扁平化運作模式,解決繁瑣僵化的行政手段干預的情況。傳統媒體在確保高質量完成宣傳任務的條件下,要深化媒體產業化改革,以市場為中心,將可經營性板塊分離出來,建立以企業為核心的優質經營平臺和泛文化產業開發平臺,不斷拓展經營邊界,整合自身的資源,壯大內容產業鏈,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3.整合優質內容資源,形成全新媒體產業生態
在媒體融合語境下,傳統媒體要對媒體產品完成多次售賣,構建一條完整的傳媒產業鏈,形成全新媒體產業生態,要采用多元化的營銷模式,探尋多種盈利方式。整合旗下的優質媒體內容資源,打造高效統一的媒體平臺,科學研判和重組不同類型的經營實體,優化配置資源;引進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審計監督,合理開放社會資本參與,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運營策略和投資策略,做好戰略規劃,加強風險管控;積極拓寬經營思路,通過收購兼并有潛力的相關公司,打造包括文化產業、旅游地產、金融投資、教育培訓等多板塊的媒體產業集群,建立媒體產業生態,培育媒體產業文化,向媒體產業上、中、下游及縱橫產業發力,實現多次售賣、多渠道售賣和全產業鏈售賣,改變傳統媒體單一依靠廣告的經營現狀。
結語
媒體融合背景下,信息傳播的媒介、瀏覽信息的環境、新聞生產的方式都已經發生改變,傳統媒體傳播渠道的優勢和話語權被削弱。人才快速流失、用戶進一步分化、收視率持續低迷、經營增長乏力,成為媒體經營管理者需要直面并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實際問題,媒體經營管理者應當科學研判,找尋規律,抓住機遇,穩妥應對。重點要經營與管理好四種創新人才,創新工作方法,做好管理服務,培養一批政治意識強、業務能力過硬、紀律嚴明、綜合素質突出的新時代傳媒人才。同時,要具備“互聯網+”思維,主動放下身段,積極謀求變革,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自身優勢資源開展合作,盡快實現傳統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補,不斷完善平臺建設,拓展傳媒產業邊界,深度融合共享,開啟聯動傳播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梅寧華等.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2]蔡雯.從“超級記者”到“超級團隊”——西方媒體“融合新聞”的實踐和理論[J],中國記者,2007(07).
[3]胡正榮.媒介融合趨勢給電視媒體帶來的挑戰與機遇[J].電視研究,2011(08).
作者:張洪濤 單位:中視科華有限公司北京技術服務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