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下廣播媒體發展可能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當前,廣播媒體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如節目形式單一、運轉經費嚴重不足、專業人才欠缺、收視群體有限等等。故本文將基于此,探究融媒體形勢下的廣播節目發展的可能性與路徑,改革、創新廣播節目的存在形式,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廣播節目與媒體以實現與新媒體的同步發展,構建融合發展的理念,以推動融媒體環境下廣播節目的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節目生存發展路徑探究
一、融媒體的概念界定
新媒體時代,對于融媒體的解讀,就是充分利用好各個媒介載體,將電視、廣播、報紙、網站等相互之間都有的共同點和相互間的缺失互補起來,通過人員、信息、資源、內容以及傳播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規劃,打造“資源、內容、人力”融合的全新傳播平臺。當前,融媒體的概念也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融媒體是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轉變成新的形態;如電子雜志、網絡新聞等。而廣義的融媒體,則可理解為“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包含的所有要素的結合與融匯,更加注重于傳播功能和傳播方式手段等的融合。無疑,融媒體是多元化下信息發展時代的衍生產物,能夠利用自身的融合優勢,將傳統媒體中的事物,如廣播、電視、雜志等,與新興產業進行有機地、緊密地結合,能夠使新舊媒體融合貫通,資源共享,并能夠借以衍生出多種形式的信息產品,在通過更加度元融合的媒體平臺傳播給大眾,以達到更為廣泛的媒體交融與信息傳播。當然,融媒體也并非簡單地將多種不同媒體進行融合,而是要讓它們相互取長補短、恰到好處地融合,并且能夠在形式融合的基礎上對媒體所產生的內容進行規范整理和融合。力求以廣大受眾的需求為中心,重視內容質量,而不僅是改變媒體樣式。
二、融媒體背景下廣播媒體的形式與發展
新形勢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同時也加速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與變革,新媒體在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下,發揮了及時、平等、互動性強的效果,也使得傳播的信息內容更加豐富及時,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而對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的優勢也足以使傳統的廣播節目媒體黯然失色。因此,想要使廣播媒體能夠在新形勢下依然能夠與時俱進,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價值,僅僅靠其其自身的努力與發展也是不夠的,必須采用新的路徑與方式,以融媒體的發展理念,推動傳統媒體的改革創新、深度思考和實踐探索。
(一)發展現狀———機遇與挑戰
新媒體形勢下,傳統的廣播媒體盡管仍具有相應的受眾群體,但多以老年人或有一定障礙的人群居多,其經濟能力有限,也難以支撐傳統廣播媒體在新形勢沖擊下的發展。目前,現存傳統廣播媒體,雖然可以維系其生存與發展,但多以政府對其撥款和廣告收益為主要經濟支持,并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由此,在今年來各類視頻網站、短視頻APP等新媒體的不斷興起和強勢發展之下,信息獲取渠道更多,且更為便捷、高效,也在不斷沖擊著原有傳統廣播媒體的受眾,使之不斷分流。但當前,盡管新媒體不斷發展,但傳統媒體也不無發展可能,倘使傳統媒體能夠“取長補短”,學習、融合新媒體的復雜和你優勢,在政策的扶持之下,也定能夠發揮自身所長,普及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使之管理、發展體系更加健全,經濟得到有力支撐,在新形勢下,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減少遭受新媒體的沖擊。
(二)發展途徑———界限融合
新媒體形勢下,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已成大勢所趨。要求打破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融合各個媒體之間的優勢,實現互補,突破傳統媒體有限的空間覆蓋和地域覆蓋局限,擴大傳播范圍,提升傳播效率,拓展受眾群體,集中力量打造融媒體建設,利用已有傳統媒體的資源空間,打破閾限,尋求新形勢下傳統媒體更好更快的發展。而廣播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之一,也因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并致力于能朝著融媒體的目標努力發展,使其自身能夠集各個媒體之“長”,不斷向新媒體學習,以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發展形式———“縱橫”交錯
在融媒體形勢下,廣播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必須能夠“有的放矢”地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利用新媒體、新平臺和新技術促進自我的有效發展。但廣播媒體融合新媒體的發展,在具體的“交互”形式上也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橫向發展,即廣播媒體與新媒體中的新的科學技術進行有機結合
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新的科學技術的支持,作為傳統媒體也應當看到新媒體發展的這一潛在的機遇和基礎,才能夠從促進新媒體發展的最為根本的技術層面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新的科學技術為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優勢。如將原本不可視的媒體變得可視化,因而能夠充分體現的新的時期、視覺文化時代下的要求。所以,對于原本不可視的廣播媒體,如廣播電臺,則要盡可能使之變得可視化;而對于原本可視化的廣播媒體,如廣播電視,則要盡可能的增加其與觀眾之間的交互,如進行電視直播,與觀眾進行互動等,如手機搖一搖、抽紅包等活動,充分利用新的網絡技術,讓廣播從幕后走向臺前,從而豐富廣播的形式,拉進廣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之更平易近人,能夠被更好地接受。而廣播媒體結合新的科學技術的與時俱進,也將為其帶啦更多的發展空間,使之不僅適合于中老年觀眾,也將在年輕的觀眾中被廣泛普及。
2.縱向發展,即廣播媒體與新媒體中的其他媒體之間進行有效地交互和聯結,并能夠進行深度的融合
新媒體發展形勢下,諸如微信、微博以及今日頭條、抖音、快手之類的自媒體等都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地信息傳播的可能性。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廣播媒體想要更快更好地與新媒體進行融合,以體現融媒體發展形勢下的新發展,也可以通過與這些不同的新媒體的平臺的結合來實現。而廣播媒體與新媒體平臺進行融合,也能夠伴隨新媒體平臺的發展和普及而獲得自身的發展和普及。新媒體平臺上更為及時、豐富的資訊,更便捷的信息共享,將為廣播媒體提供更優質的素材和內容。同樣,新媒體平臺所擁有的廣大的受眾群體,也將為廣播媒體注入更新鮮的血液,從而更好地推動廣播媒體的發展。
3.縱橫交錯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廣播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縱向發展月橫向發展的可能性,但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看重廣播媒體的“雙管齊下”,不僅能夠結合新的科學技術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同時也要結合新的媒體平臺來不斷完善自身,只有這樣,傳統的廣播媒體才能跟上時展的腳步,不至于被新的時代所淘汰。
三、廣播媒體的融媒體發展趨勢
1.廣播節目再創造
作為融媒體下改革的傳統媒體,能夠成功融合各媒體之優勢,學習借鑒以發展自身,才是成功塑造良好傳統媒體效應的有力因素。但在這之前傳統媒體也必須做好自身的利弊分析。就廣播媒體的受眾而言,其趨向之所以較為狹窄,主要仍是由其廣播節目所決定的,節目的形式、內容、深度、廣傳播性、普及性等,都將影響其發展以及受眾的選擇。新媒體時代,媒體信息追求原創和精品,已成為行業風向標,而在此基礎上,若是再做好創新與融合,對傳統媒體的發展也一定大有裨益。廣播媒體的發展不僅要與其他媒體優勢互補,更要從自身做起,從節目做起,凸顯媒體融合的思維,突出用戶為本的理念,打造更適合觀眾的、更具有普適性的優質節目,在能在新形勢下,由內而外,借鑒學習,為自身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2.廣播媒體新融合
2019年3月,一篇關于《融媒體到底是什么》的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融媒體”是要合理整合新老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大家共同服務。對于實現融合的具體措施,則可采取將傳統廣播媒體與新型互聯網平臺相結合,實現新舊媒體之間的深度交融;其次,就是將有關新舊媒體建設發展的負責人員構建聯系,試圖建立“融媒體采編中心”,使之更好地互為補充,以促進互相之間的發展。倘使通過這樣的新舊媒體互融的方式,能夠逐漸構建新型融媒體發展模式,也便能夠使新舊媒體之間產生有效融合,而不只是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即又在無形之中衍生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可能性;并且能在時展潮流的推動下,與時俱進,各自發揮其最好的優勢,適應時代潮流,而被更為廣泛地接受、運用。
四、結語
融媒體的發展已成大勢所趨,而融媒體形勢下的廣播媒體發展依然任重道遠。要使廣播媒體能成為推動傳播發展的動力,除了尋找更多的傳播渠道、更廣的傳播范圍,也有必要更加規范新舊媒體及其之間融合關系的處理。無論是對于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來說,不斷完善其自身的傳播機制,打造成功發展的“融媒體”,不是一蹴而就,而要能夠更好地解決其間傳播力量的滲透與融合,由此才能在實現融合的基礎上做到均衡發展,而不會厚此薄彼,使之互相牽絆,最終成為促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共同發展的無盡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廣電全媒體發展研究》,武漢大學2013年學位論文
[2]陳韻:《演示、參與: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敘事革新》,暨南大學2018年學位論文
[3]仲屬寧:《融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與發展》,《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年第3期
[4]柳竹:《國內關于“融媒體”的研究綜述》,《傳播與版權》2015年第4期
[5]郭毅、于翠玲:《國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關問題綜述》,《現代出版》2013年第1期
[6]李凱歌:《媒體融合:廣播迎來新時代》,《活力》2016年第1期
作者:卞建蘭 單位:無錫廣播電視集團音樂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