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安職業教育改革下教學練戰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隨著公安實戰教育訓練改革的深入發展,精確打擊犯罪和應用服務實戰能力已成為公安現代化建設的硬性要求,這也為提升公安隊伍戰斗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我國公安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公安隊伍的建設、發展進行分析,深入討論了如何精確打擊犯罪與高效保證服務實戰的問題,特別是倡導打破舊的傳統理論教學體系,構建并完善了“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勇于探索改革創新道路,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視改革,這些都將極大提高公安隊伍建設的素質和戰斗力,同時也為我國深化公安改革、推進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持。
關鍵詞:公安職業教育改革;教學練戰;打擊犯罪;服務實戰
一、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科學分析與正確認識
(一)公安職業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現階段,公安機關一線民警仍然普遍存在著業務理論知識匱乏、學歷層次較低的問題,這就使得公安民警的工作方式、執法理念很難從根本上得到轉變改善,同時也使得警民關系短時間內難以協調平衡有序發展。相對于公安基層,公安職業教育部門的專業知識理論體系則日漸完善,公安院校專業系部的專任教師學歷層次也相對較高、教學理論性較強、科研成果較為豐富,但是同樣面臨著缺少實踐鍛煉,理論與實際聯系不足,甚至經常出現部分科研成果與公安工作脫鉤等嚴重問題,因此公安職業教育改革是目前社會高速發展下必須實施的,改革公安職業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緩。[1-2]
(二)公安職業教育體系完備、改革條件成熟
目前,公安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顯著提高,師資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更加合理,辦學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公安院校專業系部的專任教師對所授課程的研究比較深入,理論知識掌握較為全面,這些都促使公安職業教育院校擁有了相對完善的教育理論體系。因此,隨著公安職業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安院校緊跟公安改革時代步伐,調整了辦學方向和職能定位,著力于公安警察職業素質的提升、公安專業的教育和警務技能的培養,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學模式和體系,這些條件的確促使了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驅動前行。
(三)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
回顧歷史,面向未來,所有的改革都是被特定時代的推動不斷向前邁進的。在這個社會不斷發展、經濟迅速騰飛、人文教育日益鼎盛的時代,大環境終將促使了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驅動,公安職業教育的改革必須圍繞公安中心工作,從公安隊伍建設實際需求出發,以公安隊伍深化改革為目的。因此,公安職業教育改革需要從工作形勢的更新、立體溝通機制的打造、教學資源的配置等多方面入手,使理論服務于實戰、完善實戰理論,同時也使科研成果著重于實踐,實現定向科研。當然公安職業教育改革要想實現完整成熟模式的建立,還必須通過卓有成效的公安實踐,讓公安職業院校、公安科研院所以及一線公安機關形成密切合作,探索并逐漸健全一系列相關創新模式,如實戰教學、頂崗實習、警務論壇等成熟模式,同時我們還要做到教學與實訓互相結合,推進教學向公安一線延伸,從而全方位多角度的鍛煉并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因此,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合理進行,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安后備人才的培養質量和公安民警的綜合能力。
二、公安職業教育改革下多樣化打擊犯罪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刑事犯罪的一個高發期,再加上現代網絡高科技生活的來臨,不斷迸發出媒體傳播的便捷與高頻效應,這都使得刑事案件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公安機關急需建立“科學指揮、合成作戰、現場必勘、專業研判、分類偵查、準確辦案”的打擊犯罪新機制。[3]
(一)教學與實訓互相結合,高效培養學員打擊犯罪能力
現階段,公安職業教育的改革給公安院校的學員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教學與實訓捆綁式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得預備警官在面對嚴峻的新形勢、新任務的挑戰時,能夠對公安工作、對刑事犯罪有著更豐富更透徹的認識。公安院校通過制定有針對性、有實戰性的高強度課程訓練,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為動力,以貫徹落實《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為主線,堅持“一切圍繞實戰、一切為了實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理念,推進落實“輪訓輪值、戰訓合一”的訓練模式。院校學員通過實踐教學、訓練,逐步掌握了犯罪心理的預測與預防、偵查訊問、視頻偵查等多種警務技能。同時,多數公安院校確定了以職業技能培養為總體目標,以公安業務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職業精神、基本技能和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開展教學改革,構建了以法律法規為支撐,以公安機關執法辦案規范流程為主線的樹形知識結構課程體系,創建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并且邀請在職民警走上講臺、鼓勵優秀實習學員經驗交流傳授,這些改革措施手段在提高了學員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方便了學員迅速學習專業知識,更加熟練掌握公安執法工作的流程與公安實踐作戰的技能。
(二)科研技術高速發展,打擊犯罪力度逐漸加強
進入新世紀,科技的發展速度驚人。然而與之相伴的即是刑事犯罪的高發,為了破案的高效與無誤,打擊犯罪的機制迫切需要得到改革創新。面對新時期新任務的嚴峻挑戰,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緊隨科技時代的高速發展,正在建立“科學指揮、合作作戰、科技支撐、情報導偵”的打擊犯罪新機制,通過改變以往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方法,注重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以不斷提升打擊犯罪的質量與效率。公安院校以日漸完善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橋梁,研究攻克各類專業技術難題,并通過理論知識的研討,精確指導了一系列一線公安打擊犯罪迫切需要更改的工作;與此同時,通過各類科研成果的不斷創新,對一線公安打擊犯罪的工作提供了強力支持。作為當代專業科研人員培養的聚集地,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還積極調動一切可利用的科研力量與資源,找準定位,制訂科研計劃,通過教師科學教學與專業科研兩方面的相互結合,為打擊犯罪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優秀的警用后備人才和實用的高效科研成果。未來無論科技社會呈現何種發展趨勢,公安職業教育改革都將緊隨其后,始終成為一線公安打擊犯罪的強有力的科技后盾。
(三)打破原有傳統機制,高效精確打擊犯罪
目前,無論是公安隊伍建設的實際需求,還是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力度的嚴格要求,這些因素都強有力地推動了公安機關對尋求新的打擊犯罪機制的迫切期望。反觀原有的、傳統的打擊犯罪機制,更多的都是單一定人定案的偵查方式、追隨案件全國查找、片面追求打擊數量等模式,倘若再不進行改革,勢必被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和科技所摒棄。隨著公安工作的深化改革,隨著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前行,這種迫切需要改變新機制實際需求引起了各大公安院校科研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通過對新時代信息化、數據化以及網絡化的具體研究,針對新型犯罪手段類型進行重點剖析和研究,建立了高效務實的打擊犯罪新機制,為一線公安提供了最有效的科研支持。公安職業教育的深入改革,促使了基層公安機關與各大公安院校的密切合作,尤為突出的是讓一批優秀的學院師生深入刑事案件,協助基層公安機關處理案件,學院師生通過實踐將理論更為透徹的進行了理解;而基層公安民警也會通過與學院師生的密切溝通與交流,將經驗性的散碎知識上升歸納為系統性的知識理論,形成結構性、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并指導著具體案件的辦理。伴隨著公安職業教育的改革,公安院校通過與各級公安機關的深入合作,共同創建了新的打擊犯罪機制,通過對新理論的研究分析,著力解決了一批制約公安工作發展的瓶頸問題,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制度舉措。同時,通過實踐教學的經驗累積,探索并研究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為一線公安的現實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對于犯罪機制的研究,就是需要不斷打破原有傳統機制,緊隨科技時代的發展,提升一線公安打擊犯罪能力,做到高效、精確的打擊犯罪。
三、公安職業教育改革下全面性服務實戰
(一)改變觀念、找準定位,全面服務實戰
為了緊隨公安職業教育改革前行的步伐,各大公安院校都應轉變各自傳統的教學觀念,遵循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規律,重新探索與規劃新的教學方向,找準定位,以服務實戰為目的,全面性回歸公安職業化、專業化教育本源。[4-5]公安職業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公安工作必不可少的組成內容,其重要程度直接決定了公安隊伍科學化、質量化的快速建設。回顧我國公安職業教育發展歷史,從1953年時任國家公安部部長兼公安學院院長羅瑞卿正式提出正規化、高等職業化教育起,我國公安職業教育改革歷經挫折,經受部分因素干擾,起步晚、發展緩慢。但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公安工作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公安職業教育經歷了有層次、有深度、有質量的發展,以絕對數量的高學歷高層次的科研人員與師資隊伍為基礎,以日趨完善的公安專業科目建設為構架,同時在一項項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以及各公安院校實戰能力設施建設日趨完備的強力推動過程中,公安職業教育迎來了歷史上鮮有的“井噴期”,在此優勢基礎上,公安職業教育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加快改革發展進程,調動一切科研、師生力量全面性服務實戰,為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為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提供有力支持。
(二)積極探索,多樣化、全面化服務實戰
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進行勢必會給公安隊伍和各大公安院校帶來新的挑戰、新的任務,這也預示著我國公安工作走向了新的道路,需要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勇于探索,更要堅信不怕失敗、堅決執行的信心。當前,各公安院校發展歷程顯著加快,專業教育理論體系完善、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限制提高、硬件設施建造相應齊全,為公安職業教育改革輸送了一大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通、警務技能熟練掌握的優秀學員。同時,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模擬派出所、實彈靶場等一系列教學實訓場所的建設使用,打破了舊的傳統理論教學體系,構建并完善了“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制定新的教學方案,突出實踐,注重實踐,由講到練,練戰結合,著力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6-7]伴隨著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各公安院校、公安機關緊密合作,加大教師學員入駐基層單位鍛煉的力度,加快對在職民警教育培訓的內容的改革,切合實際,進行認真調研,汲取一線公安警察的工作經驗,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8]公安職業教育改革緊隨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實際需求,公安院校緊密圍繞服務實戰,多樣化、全面化發展服務實戰,堅決實施教師基層調研、學員崗位實訓、校局協助合作等多項措施。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發揮公安院校學報的積極作用,樹立并強化為公安實戰服務的意識,針對當前公安工作中面臨的重大、急需變革的問題,利用公安院校職業教育資源高密度、高層次集中匯聚的強大優勢,進行深入地調研探究,并做到合理規劃、科學選題、精確提煉,以達到精準把握讀者心態,科學解決學員、公安實戰單位學習、工作所面臨的問題。[9]在公安職業教育改革下,勇于探索改革創新道路,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視改革,多樣化、全面化的服務實戰都將極大提高公安隊伍建設的素質和戰斗力。
四、結語
隨著公安工作的深入改革,面對公安隊伍建設急需公安專業人才和警務實戰人才的迫切需求,各大公安院校應精確定位教學方向,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科研教學大綱,搭建公安院校與公安機關頻繁緊密的研討交流平臺,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的改革道路,為公安工作改革提供有力幫助。同時還需充分發揮公安院校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同公安實戰部門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機結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從實踐出發,提升教學效能,積極服務公安實戰部門,促使了公安院校與公安實戰部門達成共識,建立常態化溝通渠道,開展警務技能教學訓練,加強實戰化教育力度,統籌院校教學訓練和警務實踐資源,推進院校教學向公安實戰延伸,以此達到全面拓展院校教學范圍、優化公安后備人才培養和提升公安實戰部門綜合實力的目標。最后,公安院校應準確理解公安職業教育的重心所在,回歸于服務實戰的本源教學中,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發揮科研優勢,有深度、有層次、有針對的進行調研,形成常態化、規模化以及多樣化,深入公安實戰部門,汲取一線公安人員的實踐經驗教訓,完善教學調研理論體系,攻克鉆研公安實戰部門日常工作的難題,提供實效化的公安理論支持和科研成果,實現信息常溝通、資源多共享的有利局面,達到互助互贏。
參考文獻:
[1]胡立強,羅長勝,鄧棕耀.不斷深化公安改革嚴厲防范打擊犯罪[N].人民公安報,2015-10-08(007).
[2]梁治中,烏日嘎,羅威麗等.全面深化公安刑偵改革大力提升打擊犯罪能力[N].內蒙古日報,2016-01-01(003).
[3]葉峻榮.公安高等院校科研服務警務實戰問題探討[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7,(02):109-114.
[4]楊彤勇.深化公安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公安院校服務實戰效能[J].公安教育,2014,(01):8-10.
[5]楊駿.協同創新培育警務人才融合發展服務公安實戰[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6,(01):100-115.
[6]林少菊,王勇鵬.突出實際能力訓練服務公安實戰需要[J].公安教育,2010,(11):57-60.
[7]王磊,徐暢.公安教育改革的“實戰化教學”假定與行動[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7,(02):109-112.
[8]史興旺,王敬政.淺析公安院校專業系部提高實戰服務能力的途徑[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1,(02):77-79.
[9]李卒.試論公安成人高校學報服務公安實戰的意識和途徑[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8,(02):86-88.
作者:曹吉明 王有民 梁娜 張亞萍 單位:陜西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