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推動高職院校的基層團組織教育質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由年輕的教職人員和學生團員組成,是團在高職院校組織的基礎,也是團組織在廣大高職學生中的形象窗口,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建設是否堅強影響到團組織建設質量,其中團內教育是團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團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環境下,抓好抓實團內教育,對幫助年輕的高職院校教職人員和學生團員進一步端正入團動機,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團性修為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團員;教育
年輕的教職人員和學生團員組成了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建設是否堅強,影響到整體團組織建設質量,其中團內教育是團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團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各種政治觀點盤錯交織、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紛繁復雜。在這種形勢下,抓好理論學習,讓青年團員掌握理論武器,自覺抵御各種不良政治觀念的侵蝕,堅定對團的信仰就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團員教育現狀分析
1.團員構成復雜
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的團員來源多樣,基本以95后年輕人為主,一部分團員尤其是學生團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團的理論教育,對團的理論和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解不深、不透的現象。
2.青年團干部斷層嚴重
青年團干部作為團在高職院校組織的基礎,也是團組織在廣大高職學生中的形象。據不完全統計,教師團干部面臨著年齡增長,均在35歲左右。尤其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環境下,抓好抓實團內教育,對幫助高職院校年輕的教職人員和學生團員進一步端正入團動機,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團性修為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高教育質量的多種途徑
1.突出理論武裝
由于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團員理論水平參差不齊,理論學習要注重打基礎、固根本,科學合理地將理論講解納入團課教育內容,從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做到一節課講透一兩個理論觀點,一個月教授一個理論體系,半年能完成全理論體系的講解,根據授課進度,要求每個團員完成相關的理論書籍閱讀,撰寫讀書心得體會,定期安排組織交流,不斷深化對理論的理解。結合如建團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紀念活動,廣泛開展團史學習活動,組織團員到革命歷史博物館、烈士陵園現場參觀學習,讓團員感悟理論引導下團成長壯大歷程,加深對團的理論的理解。建立完善理論學習的效果監督機制,通過組織理論考核、開展理論學習心得交流等活動檢驗團員學習效果,基礎差的安排專人輔導,不讓一個人掉隊,態度不端正的要有懲戒規定,不讓一個人敷衍。
2.體現時代特色
積極適應新形勢和團員思想變化,創新團內教育的形勢和方法,不斷增強教育的時代感召力。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請專家教授做授課輔導,解析當前國家建設發展中的熱點、敏感問題,幫助團員理清認識迷霧,認清一些廣為詬病的社會現象的本質,不被一些政治留言蠱惑,從而堅定對團領導的信賴。組織團員到上市企業、工業園區參觀,引導團員從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中感悟團的正確領導。利用微信等普及率高的網絡交流平臺,設置供團員學習討論的欄目,經常性有關團的理論、團的歷史、權威評論等信息,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交流,把團內教育時間延伸到課堂之外,覆蓋面輻射到普通學生。組織成立相關的學生社團,吸納思想行動上主動要求進步、積極向團組織靠攏、表現優異的學生參加,經常性開展理論知識競賽、紅色節目表演、辯論比賽等活動,讓團內教育更生動鮮活,讓參與人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3.緊貼崗位實踐
提高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團內教育質量,目的在于把教育的成果融入到工作實踐中,力戒學用脫節,激勵團員自覺做到模范帶頭,讓廣大學生看到形象良好、作風扎實、工作踏實、全面過硬的團員隊伍和作用發揮大、戰斗力強的基礎團組織。教育成果要延伸到團員本職崗位,做到一個團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堅強戰斗堡壘。廣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根據崗位職責不同區分層次,制定不同的要求,教職人員重點在樹立良好形象、提高教學水平、主動為學生服務、公正處理涉及切身利益敏感事務上;學生團員重點在嚴格遵章守紀、努力提高學習、積極要求進步上。區分層次開展評選“優秀團員”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宣傳優秀團員的先進事跡,發動廣大師生參與,激勵團員向先進看齊。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技能人才的任務,基層團組織建設質量會影響到團在廣大學生中的影響力,而團內教育是組織建設的基礎,提高團內教育質量,堅固團員隊伍和基層團組織,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需要不斷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是夯實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基礎。
作者:陳玳 單位:常州市紡織服裝技術學院紡織化學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