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系統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者以及核心力量,所從事的教育教學活動需要進行全過程的關照和評價,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教師后期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更好地提升。除此之外,這樣還可以有效的梳理教育教學環節當中不同學科的關系,將其中的關鍵點進行量化與評價,進而構建極具鮮明性的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在這樣一種發展基礎之上,依據評價指標體系所表現出來的特點,確定通過學生后期的評價、院系綜合性的評價、教育者相互之間的評價等角度予以實施,真正達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目的。
一、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研究的主要含義
現如今,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之下,整個教育教學質量,也就是培養人才的質量關乎到后期學校發展的趨勢。而對于教學質量所表現的高低,大多都是經歷許多教育教學者的不同教學過程,通過學生發展的變化展現出來的,教學者的教學質量影響著后期學生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課程教學質量有效的提升,是進一步提升學生質量的重要保證。而“現代教育評價之父”泰勒曾經這樣提出:評價的本質就是一個確定課程以及教學計劃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重要過程。在這過程當中,有兩個不同的著眼點:一是評價。二是發展。由此,在后期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上則是極為重要的,評價的整個過程主要是對被評價這予以判斷。針對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針對教育教學者不斷對教學進行改革,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
對教育教學者質量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促使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查漏補缺,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需要不斷對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完善,進而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者后期的專業發展。
(二)能夠促使學校的教育管理部門更好地對教學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為后期的工作進行改進,進而達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目的
評價作為一種極為有效的而且特殊的管理手段,學校當中的教育教學管理部門能夠通過后期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對教學情況進行了解,適時的進行相應的調控,以達到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目的。
(三)增強學校對課程教學者的績效管理工作
評價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功能,就是為了能夠在后期的獎懲提供良好的依據,并且針對教學質量所表現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為后期構建良好的激勵政策、保證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四)教育教學的質量評價作為高校評
估以及質量監控當中最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有效研究能夠進一步完善后期教學的保障機制高校針對教學質量的掌控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師教學當中的質量評價是核心所在,只有客觀而且公正的對教師教學質量予以評價,才能夠不斷完善高校的質量監控以及保障體系。
二、構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主要原則
(一)方向性的重要原則
通過培養“應用型”的創新性人才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并且在這過程當中需要遵循相應的發展原則,展現教育后期改革和不斷發展的重要發展要求,系統而且更加全面的反映整個培養目標。
(二)科學性的發展原則
在通過針對國外的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國內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結合,并與本校相關的教育教學發展情況、教育教學設施、學生等進行深入交談,對其中一些資料和文獻進行桂鼐、總結并且反洗,對每一條指標以及其中的內涵都要進行重復性的推敲,不同指標后期的表述能夠明確而且又能夠相互之間進行聯系,構成有效的整體,評價標準既能夠符合現當代的發展趨勢,而且也能夠在努力之后達到一定的要求,得到學生后期的認可。
(三)動態性的發展原則
針對教育教學者質量評價而言,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者所針對的對象也在產生著很大的變化,在整個課程教學內容、手法以及手段等方面都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其評價指標必須要在動態的發展基礎之上的。由此,針對評價的結果進行分析、反饋運用所表現的評教周期,也是下一輪評教工作的重要開端。在這樣一種發展過程當中,教育教學管理者針對評價當中的結果進行分析,依據不同的變化以及現實情況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協調,進而保證評價最終的有效性。
(四)可操作性的重要發展原則
具體而言,這一發展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方面:首先,所表現的評價指標應當與現實的發展情況相適應,并且要切實可行,不僅能夠展現出課程教學者的特征,而且還能夠展現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特點;其次,指標體系的數量相對較為適當,不僅能夠展現教育教學者整個教學過程,而且還能夠抓準其中的關節點;最后,評價指標需要進行量化,以便能夠在后期的評價過程當中進行操作。
三、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構建
指標作為依據相應的價值標準,通過系統而又完善的對資料進行收集,針對評價對象的整體水平、質量以及效益進行價值上的判斷。評價主要是通過特定目標作為重要依據,在現實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將最終的目標具體化。針對指標的具體的、可測量的、操作化的重要目標,是整個評價最根本的依據所在。指標體系作為通過不同項目評價指標以及相應的指標權重、評價標準構建形成的綜合體。一般性的評價指標大多會從相應的教育教學態度、內容、方法以及能力、效果等多個方面構建相應的體系,進而產生幾項反復性的評價指標。而我們在針對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當中,學生評價則主要側重課堂當中的教學,院系專家評價則側重以課堂為中心這一環節之上,促使整個評價結果更具可信度。
(一)構建不同的考核點以及指標項
在整個指標體系構建之上,最突出的表現特點融合了教育教學者的“個性品質”以及“教學技能與風格”,教育教學者在后期的表現當中,除了具備良好的知識以及教學能力水平之外。心理表現特征以及個性化特點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除了需要針對知識傳授進行考慮之外,對能力的培養也非常的重要,而且還需要進一步考慮教師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文關懷因素。具有人文關懷的一種課程教學,能夠不斷促進學生在后期學習過程當中擁有一個極為愉快而又健康的心理,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良性發展。總而言之,教學質量則是需要在相應的人文關懷之下,教育教學者所傳授的知識以及所培養的能力進行有效的表現。人文關懷使之則主要指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以學生為本的一種教學精神。
(二)增加評價過程的互動環節
教學評價,主要圍繞著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互評、督導評價等環節進行。在評價的過程中,可增加“專業-學院-學校”多層次的教學研討和交流,如專題研討、教學沙龍、主題報告等,逐漸建立多形式的交流平臺,為教師提供展示教學風采的舞臺,進一步落實對教師教學“傳、幫、帶”教學雙向互動工作。同時,引進外部同行評價機制,可邀請校外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老師和企業專業人員、權威人士對學校內部老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多途徑、全面地完善評價的機制。
(三)評價結果的動態反饋
有效的運用校園網絡,構建成系統的、完善的網上評價體系。學生與院系的一些專家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對每一位教育家學者進行網上評教。運用信息化的網絡表現手段,而且可以快速地、準確的以及高效的采集到評價工作當中所需要的一些信息,促使整個課程教學管理部門在后期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有效地掌握教育教學者的教學狀態以及學校的教學管理、實施以及保障狀態,讓教師的教學質量處于及時的監控狀態,進而能夠對其中的決策進行調控。
四、結論
綜上所述,注重課程教學思想是整個教育發展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表現,但是,針對教育教學思想的相關概念以及評價,現如今,沒有相對教育統一的認識,由此,本文會對整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所表現出來的系統性、完整性進行有效的看看,進而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系統以及后期的實踐,為后期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重要的發展基礎和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胡昌送,高月勤,杜瑞軍.我國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8):80-84.
[2]范巖,馬立平.利用馬爾可夫鏈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方法[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7-82.
[3]馮惠敏,黃明東,左甜.大學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及指標設計[J].教育研究,2012(11):61-67.
[4]王勇,王明強,包律婷.基于多維度的教師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與實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4):140-143.
作者:黃雪敏 葉大慧 單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