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分層次教學模式在高等數學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等數學是大學教育中的一門重點學科,數學的教育對于激發學生的理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畢竟數學學科的特殊性使其對于學生學習具有很大難處,而且招生的逐漸擴大使高校學生質量呈現出不同層次。所以針對如今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分層次教學的數學教學模式,逐步提高高校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關鍵詞: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教學應用
從小學開始,數學學科就是教育體制下的一門重要學科,數學的學科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理性思考與嚴謹行事。如今的大學教育中,高等數學逐漸融入大多數專業,而招收的學生由于學習水平不高、缺乏學習積極性、基礎高低不同,使得傳統高數教學要進行重大的改革,使原先的單一教學模式變為分層次教學模式,并將其廣泛應用。
1分層次教學的教學意義
由于高等數學對于高中數學而言難度比較大,且高等數學本身十分抽象,需要學生靈活思考、認真應對,大多數大學生在學習高數過程中表現的有些吃力,甚至有厭學情緒,所以為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對高數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在高數上開展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教學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基礎來進行差異化教學,隨之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以此來實現對傳統高數教學的創新。通過這樣的新型教學方式能夠不斷提高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對高數的學習難度,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通過分層次教學,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進行劃分,根據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此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逐步解決之前教學上面臨的問題,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信心。而且通過分層次教學教師能夠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針對不同的學生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2分層次教學應用
2.1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在高數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的前提就是要把握好層次劃分,即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合理劃分學生的層次才能更好的開展高數教學。首先要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學生成績作為基本劃分標準,還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將學生作準確劃分,然后將教學知識分為基礎性、一般性、高階性三個層次,最后針對三個不同層次制定教學流程。具體流程就是要先在班級內統一進行基礎性的高數教學,之后再進行一般性、高階性教學。基礎性層次的學生首先要進行自主學習,對一般性和高階性的學生教學結束后,教師再對基礎性學生進行教學,并逐步提高基礎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向更高層次發展。2.2實施分層次教學。制定完教學策略之后,教師就要具體開展層次教學了。比如在高數教學中的微積分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微積分的概念與計算形式進行解釋,利用一些例題對知識進行深入講解,讓基礎性的學生對知識做到全面的掌握。基礎知識講解結束之后,基礎性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自我鞏固。然后對其他兩層次的學生進行深入教學,講解深層次的教學內容,使其在復雜問題上有個人的理解,然后讓學生對高數知識進行相互溝通交流。之后再對基礎性學生進行總結講解,并把一般性知識與高階性知識對基礎性學生進行引導,同時讓其他層次的學生幫助基礎性學生進行二輪指導。2.3進行分層次考核。高數教學要積極進行考核,方便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考核內容不僅要包括一般的基礎題還要加入一部分附加題,然后對考核結果進行適當評價,激勵學生們積極進行高等數學的學習。對考核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錯題要積極修正,反思自己的錯誤所在。
3結束語
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層次不齊,在高等數學學習中呈現出多個層次。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態度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對每一層次的學生進行符合其學習水平的實際教學,加快高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對高數的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陳志欽.淺談大學高等數學的分層次教學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6(4):89.
[2]邵君.分層次教學策略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一代,2017(16):8.
[3]楊善兵,陳萬勇.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分層次教學的探索和研究[J].赤子,2015(1):135-136.
作者:于沛弘 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