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在初中教學中,道德品質的培養是一個學生最為內在的培養基礎,要想學生能夠更加優秀地成長,道德與法治的培養必不可少。通過對初中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與探究,明確高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完善,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進行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更快吸收傳達的知識,并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舊式的“填鴨”式教學已經被取代,情境模式教學、互動教學、人文教學等教學方法更適用于當前的教學環境,本文主要以互動教學進行分析。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的現狀
1.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互動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其建立在師生雙方的平等交流之上,師生之間討論學術坦承直爽,不必有太多的拘泥,使得教學進程清晰自然。在互動教學模式下,師生可以通過辯論,探討課程內容,擴展延伸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積極性,達到提升教學課堂效率的最終目的。初中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有很強的綜合性,不僅是知識的輸送,還要有對社會價值的培養,通過對各個社會實例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掌握優良的思想態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互動教學的進程中,師生雙向互動的方式使教師以朋友的方式親近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交流,避免了以往教師嚴肅刻板的教學狀態,學生更加積極的進入到課堂活動當中,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思維。激烈溫馨的課堂互動氛圍會促成教學進程中師生的情感共鳴與教學共贏,從而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這種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自然地解除師生之間的交流隔閡,也會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教師的良好形象也會深入人心,學生會更喜歡課程的進行,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進度。
2.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問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勢在必行的,是新課程改革大環境下的必走之路。然而,在實際教學進程中,很多教師沒能快速的轉換教學模式,還是遵循以往的舊式灌輸知識的模式,不能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使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很難真正做到互動教學。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進程中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教學課程的教材更換使教師還不能很快的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其二,在教學進程中沒有做到平等交流,學生過于拘謹;其三,沒有將課堂交由學生為主導進行,還是舊式的教師講課模式。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實施對策
1.以教材為主,延伸互動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進程中,教師應不斷進行思考進步,面對實時的社會新聞要會及時變通加入到教學中去,讓學生進行討論研究,同時指出其中要點。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對教材有極為深刻的理解與認知,以教材內容作為教學的基礎,融會貫通地將生動形象的時事或者相關的故事與學生們互動。這樣能夠提高學生主動性,更快的進入到學習氛圍當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意識。新教材是當下最合適的基礎材料,教材內容中有很多供教師參考的資源,可以讓教師更加方便的使用與傳輸知識,同時開展互動教學的模式,與學生互動交流。
2.開展課堂辯論,增加互動頻率
互動教學模式的進行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入新論點,讓學生可以產生辯論的意向,不能一味的只是陳述知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比較偏文科類,其獨有的學科特性更加符合互動交學模式的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的課本內容主要以文字為載體,更加方便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進行相關問題的辯論。教師可以展開教學內容正反方的辯論,讓學生自主選擇陣營,并從中加以指導,適度的也可以加入到辯論的正反方中闡述論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平等交流。
3.增強社會實踐,提升互動效果
社會實踐的開展,可以使學生更加自然的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將互動模式發揮的淋漓盡致。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運用于生活,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踐。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變通的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帶來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互相探討、相互學習,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極為重要,各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的進行教學模式轉換,通過先進的教學模式改善以往陳舊的封閉式教學,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新知識,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的知識核心。教師在互動教學進程中的積極引導,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佳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240.
[2]韋乂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觀察,2017,(04):136.
[3]臧柳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評價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2017,(10):249.
作者:徐志祥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楊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