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教學課程作業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課程作業設計是開放教育教學環節中核心內容,是鍛煉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作業設計在開放教育的整體教學中屬于難度較大的環節,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掌握的情況均能在其中進行體現。因此,在實際的教育中,教師要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開放教育;教學課程;作業設計;研究方式
課程作業設計環節與理論知識教學相配合,能夠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探索、解決更加透徹,進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掌握理論知識。在開放教育教學中課程作業設計作為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能夠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因此,通過課時作業、綜合訓練、模擬考試與大作業等內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在后續教學中結合學生在作業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做出調整。
1開放教育教學環節中課程作業設計的意義
開放教育作為新時期創新性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能力、增長技能為主,靈活、自主是其主要特點,教師在教學中以完善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在開放教育中,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教師作為組織、管理學生學習的主要人物,除了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理解知識外,還應當采用合理的方式發展、深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健康且全面的發展。在課程作業設計環節中,教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規定期限但不限地點,通過正確的管理、引導與支持,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課程作業設計環節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其在學習中以積極、自主的學習為主,因此,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與創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融洽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1]。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具體需求進行綜合性考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有效指導與啟發,使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得到調動。除了知識教學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學習方法的教學,使學生在掌握方法后充分發揮自身能力。
2開放教育教學環節中課程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對課后作業設計缺乏正確認知。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在課堂中僅將課后作業作為一項“標配”任務交給學生,而沒有將其融入教學框架中,使課后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環節的“附庸”,而沒有發揮其真正價值。因而作業被定位為次要工作,往往受到忽視。課后作業的有效運用能夠使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得到發揮,除了活動課程外基本所有學科都有課后作業環節[2]。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嚴格按照教學任務開展相關工作,使學生對課后作業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知,導致在面對課后作業時態度不端正,或不及時完成的現象頻頻出現,而教師也沒有及時批閱學生作業,使其無法對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進而影響后續教學內容的安排。(2)作業設計內容較為滯后。在課后作業設計中,開放式教學體系以教學計劃為主,是鍛煉學生技能,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水平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僅僅完成教學計劃中的一小部分。而在課后作業設計中,教師所布置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需求,使其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深化與運用,尤其針對教學重、難點內容,教師往往在課業設計中出現內容滯后的現象,其原因多由于教師沒有及時根據教學內容更新課后作業,常常使用范本進行相關設計,而這種方式恰恰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課后作業設計作為開放教育教學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只有對其內在價值進行深刻挖掘,才能理解其在鍛煉學生能力、拓展學生眼界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由于教師不夠重視課后作業設計的原因,使學生無法通過科學的作業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掌握。
3開放教育教學環節中課程作業設計的優化方式
3.1轉變思想觀念,完善課程作業設計
在開放教育中教師應當提高認識,只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才能保證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作業設計進行改善。同時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課程作業設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只有對課程作業設計重要地位與內在價值進行正確認知,并以知識框架、教學重、難點為主,加強對知識內容的引導與指正,才能夠使課程作業設計得以完善。開放教育的主要目的即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融合在課程作業設計中,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的價值與意義。因此,重視課程作業設計,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使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是非常重要的。
3.2提高實踐能力,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實踐活動的成功與失敗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著很大關系,而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專業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教師在課程作業設計時應當以梳理知識結構為主,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夠,并能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同時教師作為開放式教學中的主要引導者與指導者,自身應當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通過專業的知識技能引導學生及時完成課程作業。而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作業布置后及時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通過課后作業的檢查與討論,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與鼓勵,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開展學術探索,提高自身學術能力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更為長遠地發展。
3.3創新作業設計,以課程實踐為重點
在開放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制定適合現代學生學習的內容與教學體系,以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為主,并以課后作業的形式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進而提高自身能力[3]。在理論教學后重視課后作業對相關知識的深化,重視課后實踐,并在作業設計時融入創新理念,以多元化方式體現課程重點,進而對學科的完整性進行強調。教師在開放式教學環節中要以學生為主,通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開放教育的精神。同時,在課程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主動者而不再被動接受知識,進而成為課堂學習的指導者。在作業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其積極性得到調動,進而發表自身見解與想法,使其在實踐中逐漸掌握知識。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時應當積極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以符合學科特點,提高學生能力為主的內容設計為主。并且,在講解中以引導、啟發、交流、研究等方式為主,根據知識體系與課后作業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講解方式。創新作業設計不僅能使其思維火花得到激發,還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通過認真探索與鉆研,使自身能力在課程實踐中得到體現與提升,促進學生專業學習的發展,同時也推動開放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4結語
在課程作業設計時,相關問題的創設應當以開放教學內容的基本體系、重、難點為主,進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實際能力設計課程作業。通過理論知識、實踐內容、探索研究等問題設計,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在開放教育中學生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應當跟隨教師指導,以“多聽、多問、多練”為主,只有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對所學內容進行有效掌握,進而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夏雪敏.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智庫時代,2019(50):177-178.
[2]溫靜芳.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實施團隊運行思考[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32(6):80-81,95.
[3]趙倩,章玳,侯新宇.自媒體:開放教育實踐教學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J].成人教育,2019,39(11):23-29.
作者:高延磊 單位:沈陽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