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育教學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動力和支撐是信息技術革命和人工智能計算,與傳統工業相比較,創新是其特點,依托自然資源,運用高科技手段促進產業的長足發展。在“新經濟”時代里,傳統制造業面臨著與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深度融合的挑戰,實現工業產業的高效化和綠色化。新的工業形態就要求大學人才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和能力,為此我們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為研究對象,探討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使本專業學生更好的滿足當代工業發展人才需求,提出新工科理念下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其它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新工科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理論教學;實踐教學
1新經濟形式下提出新工科理念
高新技術不斷涌現,傳統產業不斷推陳出新,產業跨界和產業融合推動當今工業的新形勢,無疑是對當工程人才的巨大考驗,對大學培養人才提出新要求,當代大學生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具備快速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和學科交叉融合能力。2017年在復旦大學召開的一場關于綜合型高校工程教育發展的戰略研討會,立足于高校工科教育,通過對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剖析,解釋和厘清了工科專業在高素質工程實踐創新人才培養中應起到的作用和具體任務,為高校工科專業發展改革指明了方向[1]。新工科建設指導意見:1)明確目標要求2)更加注重理念引領。3)更加注重結構優化4)更加注重模式創新。5)更加注重質量保障。6)更加注重分類發展。7)形成一批示范成果。
2專業培養目標與時俱進
2.1重視人文素養和高尚品德的培養
新的社會經濟形勢下不僅要求大學生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更加需要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尤其是在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方面,泱泱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需要當代大學生繼續傳承,大學生的風貌就是國家的風貌,我們大學教育無論到什么時候都要把中國寶貴的歷史文化精髓和優良的道德傳統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在科技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大學生面臨嚴峻的挑戰,必須先學會做一個具備較高道德素質和人文修養的人,才能在專業領域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一個專業高科技人才。所以先做人,后做事,無論時代怎么發展,這都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大學教育應該把弘揚中國優秀文化為己任,不遺余力去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出一份力。
2.2重視專業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
過程裝備與控制專業是化工、機械、控制三個學科的交叉學科,我們要把專業定位把握住,不能單純的重視一個學科的學習而忽略其它學科的學習,本專業培養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掌握好各學科的精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出集三個專業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是本專業的教學重要目標,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面要注重三個專業專業課和實踐課的合理分配,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實踐的鍛煉。
3專業教育教學實踐創新
課程設置方面: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重視高數、大物等基礎理論學習,嚴格考核制度,鼓勵學生參加先關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堅實基礎。專業課設置要緊跟企業需求和時展,把古老的過時的課程剔除,增加創新工程思維和新軟件新技術相關課程學習。嚴格考核制度,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至少熟練一門軟件,開拓專業視野,讓學生感興趣專業知識,才能實現創新實踐的目標。高校各專業教學實驗室是大學生接觸工程實踐教育最初期、最基礎性的實踐平臺,實驗教學工作者必須主動思考實驗室建設、實驗平臺的建設應采取哪些持續的、必要的改革舉措,才能不斷適應工程實踐人才培養的需要[2],增加實踐鍛煉和試驗課程的學時。師資方面:教師的水平決定了學生的水平,所以專業師資一定要保證,學校地理位置偏僻,導致優秀專業人才的流失,教師水平上不去,這是本專業乃至整個學校存在的巨大問題。專業要不遺余力的加大力度引進高水平專業人才,建設專業團隊,鼓勵老師進行科研,只有不間斷的科學研究才能保證老師的知識更新與專業視野擴大。教學方式方法上:我們要逐步改革傳統的講授式即課堂上以老師為中心填鴨式教學,要積極引入新教學手段新教學方法,例如,翻轉課堂、慕課、混合式教學等形式,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老師為主題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以企業需求作為課堂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指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靈活成績考核,對于踴躍創新的同學要給與成績上的鼓勵,不斷更新課件把新技術新思想代入課堂,開拓學生專業視野,培養學生創新工程思維。
4小結
在新經濟形勢下國家提出新工科的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新工科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新工科理念指南,在新工科背景下,針對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提出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目標?;趯W校過控專業的實際情況,在教育教學方面創新上,分別從課程設置、專業師資、教學方式方法和建設校企合作四個方面改革。為專業教學緊跟時代腳步和國家對工科教育的新要求作出貢獻。
作者:王雪飛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