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教學的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筆者分析了信息通信技術在我國基礎教育中的教學實踐,包括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重要性和前景三方面。信息和溝通技術(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簡稱ICT)早在2004年就已基本應用于全國教學領域,成為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面對信息和溝通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教育需要跟上技術的發展步伐,積極融入信息和溝通技術,促進自身的變革和進步。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教育將在信息和溝通技術的環境中蓬勃發展。
關鍵詞:信息和通信技術;基礎教育;教學實踐
0引言
21世紀是一個技術創新的時代,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已成為推動當今世界發展進步的重要引擎,不僅在創造、交換知識和信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教育應用中成為情景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助推器[1]。中小學教師信息和通信技術能力是促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信息和通信技術作為一種傳播教育的方式,彌補了學習空間狹隘的缺點,幫助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融入課堂學習,實現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3]。
1信息和溝通技術的應用
信息和溝通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實現辦公無紙化,使用辦公軟件和基本計算機技術的熟練程度已成為評估教師素質的標準。目前,已出現了迷你類、慕課類、智能類等多種教學形式,其中大多采用視頻音頻版、照片版和辦公數據處理軟件。使用教具時,教師可以熟練使用ICT進行課堂互動,如互動白板,教師和學生通過數字學習設備學習交流,如平板電腦。ICT技術不僅加強了教師、學生間的互動,而且能實現教育資料的實時儲存和實時共享。教育教學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ICT技術能記錄整個教學流程的內容,包括老師的板書、同學回答等,且能通過互聯網聯系身處異地的學生、教師。該方法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4-5]。信息查詢方面,我國教育專業信息網站全面總結了我國各類教育信息,是許多教師了解中國和世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信息網深度報告了關于讀者經驗和權威信息部所頒發政策的相關資訊,依靠國家一流教育信息資源專家,深入探討中國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高層人士提供了理論參考依據。此外,該網站的設定是面向市場并貼近教師的。它滿足了全國各地教育部門、校長、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和教學研究人員的需求,同時,突出了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普及和應用,進一步推廣現代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手段,為教育平臺提供交流經驗。
2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重要性
本文認為信息和溝通技術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和溝通技術實現了整個教學智慧的存儲和教學經驗的傳承。利用該技術將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數字化,形成一個隨時可用的教學智慧數據庫。第二,信息和通信技術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信息時代,教師需要及時準確找到教學所需的相關信息,而信息和溝通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檢索和分析學習信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第三,信息和溝通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社會化,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學生必須具備信息處理技能,借助智能學習工具幫助學生分析[6]。第四,信息和溝通技術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途徑和發展途徑。信息和通信技術促進教育發展,教育應跟上技術的發展步伐,解決傳統環境中的教育問題,如教育資源不平衡[7]。
3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在中國的逐步發展,已發了國際數字學習的熱潮,產生了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除了微課、慕課、3D外,創新了教學、科研形式,現有教育模式出現新的變化[8]。近年來流行的在線課程,現階段仍有不足之處,例如缺乏各學校間課程資源均勻分配和相應配套科技技術的支持,且當前新型課堂的轉變僅停留在表面階段,并沒有使教學方式發生質的改變[9]。許多教師從未參加過正式的ICT培訓,使用ICT過程中會因不熟練等原因不斷犯錯,導致教學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10]。ICT技術支持的新型課堂需要學生自己持有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但我國大多數中小學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人們應適當改變“電子產品就是洪水猛獸”的刻板印象,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綜上所述,未來ICT網絡在網絡教育課程方面擁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各大高校應開展引入教學資源、師資培訓、推進示范研究和咨詢等一系列工作,配合ICT網絡技術,完善網絡課程體系,從而促使教學環境更加先進。教育技術發展中,專業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有了新的方向、要求,是研究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導向。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為教育發展提供了許多機會,要求教育管理者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感。未來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環境下,教育管理者可以有效進行教學管理和教育工作,清楚了解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發展,快速提升專業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實現教育教學的實時化數據管理。
4結語
信息時代,教育始終面臨技術日新月異的挑戰。教育政策需要跟上新技術應用的步伐,以新的方式和教育活動進行教學。目前,平板電腦和手機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但學生大多僅在校外生活中使用平板電腦和手機,并不會運用于課堂。學校忽視了如何教育學生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高科技在教學過程涉及的內容,技術如何為教育提供優質服務,是教育管理者應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時燕妮,石映輝,吳砥.面向未來教育的新能力發展:ICT素養內涵、演化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8(3):3-11.
[2]白雪梅,顧小清.中小學教師ICT能力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基于五個發達國家的異同比較[J].現代教育技術,2019(3):89-90.
[3]趙碩.基于信息交互技術(ICT)的西班牙大學網絡外語教育模式[J].中國外語,2018(5):85-92.
[4]陳蘭青.淺議信息技術對組織內部信息溝通的影響[J].現代情報,2004,24(6):20-21.
作者:王昊蕾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