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教學團隊運行機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開放教育教學團隊建設和運行是深化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抓手,是全面提升開放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力保障,是促進開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建立和完善協同工作機制、團隊管理機制、評價與激勵機制、培訓交流機制和塑造團隊文化是開放教育教學團隊良性運行的基本策略和有效保障。
[關鍵詞]開放教育;教學團隊;運行機制
1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目標
教學團隊是以課程或課程群為核心組成的教師群體,通過成員之間的協作與交流,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從而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有別于普通高校教學團隊,是基于虛擬團隊與開放教育結合的產物。因而,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是以課程建設與教學為核心,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推進教學改革為主要任務,整合和優化開放教育系統師資隊伍,探索基于系統整體運行特色的教學工作機制,提高開放教育協同教學與服務能力,激勵課程教學資源的共享與創新,促進開放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新時期開放教育的融合發展。
2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教學任務
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教學任務主要圍繞資源建設、課程導學、課程考核和實踐實訓進行設置。
2.1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包括網絡資源和紙質資源兩個部分。網絡資源建設主要任務有:IP課件(多媒體課件)、直播課堂、知識鏈接等;紙質資源建設主要任務有:教材、練習冊、課程學習指南等。
2.2課程導學
課程導學包括網絡輔導和面授輔導兩個部分。網絡輔導主要任務有:難點與重點講解、在線答疑、專題討論和復習指導;面授輔導主要任務有:課程講解、專題講座、難點與重點講解和復習指導。
2.3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采取動態考核模式,分為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兩個維度。形成性考核主要有:課堂考勤、在線形考、紙質形考等;終結性考核主要有:復習綱要、模擬題庫等。
2.4實踐實訓
實踐實訓的主要包括有: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實訓)、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
3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工作職責
在明晰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目標任務的前提下,按照教學團隊的任務性質,建立和制定團隊工作職責。第一,優化教學方案,結合新形勢下開放教育學員學習需求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方案,建設與更新網絡教學資源,擬定網上教學活動安排。第二,落實教學過程,通過網絡課堂進行課程導學教學、輔導答疑,形成互動性課程資源,完善教學服務與支持體系,做好各類考核工作。第三,開展教科研活動,組織團隊成員開展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積極承擔教改和科研項目,與實踐基地協同完成社會服務項目,匯集交互動態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教學模式創新及實踐成果,并積極推廣應用。第四,創新課程團隊教學形式,推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開放教育團隊教學規律和運行機制,努力促進開放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4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運行機制探討
4.1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是由分散在不同區域的承擔不同工作的專家、教師、技術人員組成的扁平化、網絡化團隊,在地域上彼此分開,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又承擔著不同的工作內容,因而團隊成員間建立協同信任的工作機制是提升團隊績效的關鍵。首先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確保成員間信息的與接受即時性和完整性。其次成員間要及時了解彼此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工作瓶頸,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任務調整或集合群體優勢解決問題。再次搭建交流平臺,使團隊成員在教學實施、資源建設、學術交流和教科研等方面形成共識,最后努力營造互幫互建的協同工作氛圍,增強團隊成員凝聚力,提升團隊績效。
4.2完善團隊內部管理機制
團隊所有成員應自愿主動參與團隊教學工作,參與團隊工作應得到成員所在單位或部門的支持和認可,團隊管理機構應頒發聘書,確認團隊和成員資格。組建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遵循規模適中,結構合理的原則,團隊成員無等級之分,一般在10人左右,結合目標與任務,邀請學科專家、技術人員、主講教師和科研人員等承擔不同任務的成員加入。學科帶頭人不僅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應具備較強的領導管理和溝通協調能力。核心成員3-4名,主要負責頂層設計和制訂運行方案。團隊成員應具備承擔工作任務的能力和精力,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明晰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承擔的任務,在參與意識和任務目標驅動下,主動完成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團隊成員會出現增減的情況,但團隊成員的基本結構(職稱、學歷、年齡、分工)應保持一定的梯度差別和互補性,成員職責與分工也應做出相應調整,始終保持團隊目標與成員目標的一致性。
4.3建立評價與激勵機制
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評價應根據團隊特點和課程特征,建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機制,采取團隊績效整體評價和成員個體貢獻相結合的模式,才能實現對教學團隊和團隊成員的有效激勵。加大在教改和創新成果獎勵等方面向成績突出的教學團隊的傾斜力度;建立資格認定、年終考核和任職條件等考核結果與團隊考核結果的銜接機制。通過考評激勵提升團隊績效,增強團隊成員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
4.4塑造團隊文化
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組織界限和成員構成特征,決定了成員間在專業背景、行業認知和教學過程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尊重文化差異,了解專業差異,利用差異拓寬視野;積極溝通,形成優勢互補;建立信任,分享工作成果。通過教材建設、課件建設、匯聚成員特長,形成團體協作、優勢互補的工作氛圍,塑造團隊歸屬感和榮譽感。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提升成員創造力和工作熱情,加速成員專業成長,體現團隊人文關懷。
4.5完善培訓交流機制
加強信息技術培訓,增強成員遠程開放教育技術水平;鼓勵成員參加專業進修與學歷提升,實現專業成長;依托繼續教育工程,加速知識更新。搭建交流平臺,鼓勵團隊教師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與普通高校在教學團隊組織形式和教學模式等方面廣泛開展交流;增加同級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之間的橫向交流與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拓展本校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外延性和成員專業發展;鼓勵團隊成員在各類學術組織中任職,并承擔相關工作任務,引導團隊成員到社會組織中參與管理、科研等相關工作,提高開放教育教學團隊建設水平與學科學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超.遠程開放教育網絡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以《公司財務》為例[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1).
[2]章兢,傅曉軍.談基于課程或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7(12).
[3]于慧卿.優秀教師團隊活動形態初探——以物理教師團隊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4]雷鳴,尹志英,涂艷.關于廣播電視大學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問題的思考[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
作者:李廣宇 劉艷 蔣紅 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