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教學改革推進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聞教學作為塑造新聞領域人才的重要途徑,必然要順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國新聞教學改革的現狀,并闡述了在網絡技術條件下,如何推進新聞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改革。
關鍵詞:新聞教學;改革;網絡優勢
1.新聞教學改革現狀
隨著傳媒行業的變革,為了滿足網絡時代的人才需求,新聞專業逐漸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新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尤其是最近幾年,新聞教育慢慢改變了傳統的課程設置,新的課程設置開始充分體現“文理滲透”。雖然此舉對于改進新聞教學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但從長遠上看,這種變革收效甚微,并不能全面地提高新聞教學水平。步入21世紀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引發了傳媒領域的全面變革。網絡媒體成為人們傳播信息、進行溝通的重要渠道,網絡傳播力量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于對新聞教學工作的考察,現階段我國新聞教學實踐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傳統的教學思想比較落后、教學內容不適應網絡傳播的新形勢、對新聞道德教育缺乏重視等。在這種新形勢下,傳統教學方式培養出的新聞工作者已經不能適應網絡媒體發展變化的要求,深入推進新聞教學改革是新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2.新形勢下,新聞教學思想和內容變革的要求
(1)新聞教學目標的變革。步入網絡時代,傳媒格局發生了巨變。隨著網絡傳播覆蓋面的擴大,其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大眾傳媒傳播方式隨之發生改變。這使得傳統的新聞學及實踐受到極大挑戰,一些新聞傳播理論、大眾傳播理論已不適應網絡傳播的新形勢,新的大眾傳媒體系逐步發展建立起來,對新聞教學思想和內容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新時期,新聞教學的目標不再局限于灌輸已有的知識,而是教授學生通過互聯網不斷獲取新信息和新知識。
(2)新聞道德教育的變革。現如今,人們逐漸認識到了以往公認的新聞道德已顯滯后,特別是傳媒格局發生變化后,新聞倫理道德問題的出現,讓新聞教育者更加明確了自身的責任。新聞道德問題主要包括網絡空間的著作權、隱私權和虛假信息等問題。由于網絡媒體和網絡環境有其特殊性,這些新聞道德問題往往會變得十分復雜。新聞道德教育應該著重填補網絡空間領域道德教育的空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一領域的新聞道德問題。
(3)新聞教學內容的變革。網絡技術從誕生至今,一直處在高速的發展和變化中。這意味著由網絡化、數字化以及多媒體化構建的新聞傳播環境也必將不斷發生改變,未來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這種快速變化環境。因而,新聞教育必然要改變其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設計跟上網絡信息技術的變化和發展,培養符合網絡時代要求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3.推進新聞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思路
新聞專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工作職能,不再只進行知識傳播和教育,還要指導學生運用信息處理工具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媒體變革和網絡新媒體。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來查找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學習檢索多種數據庫,使用網絡服務器分析新聞背景材料,考查新聞來源及其真實性,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識或信息。新聞教育者在教授學生使用網絡時,還應向學生強調網絡道德和行為規范,使其逐漸肩負起網絡新聞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在面對有關問題時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并結合網絡媒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起與網絡媒體相適應的新聞道德觀。教學內容選擇上,要注重教會學生使用因特網和新媒體,指導他們通過互聯網、借助多媒體進行調查和采訪,利用互聯網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結合多媒體撰寫新聞稿件和報道,使學生養成使用互聯網和多媒體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網絡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教學改革,必須建立在對網絡媒體、環境的了解上,改革的整體思路是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和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網絡、新媒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逐漸適應不斷變化的新聞傳媒環境。隨著我國網絡媒體發展速度的加快,未來新聞教育改革必將面臨著許多新任務、新挑戰。新聞教學改革應該立足于對新聞傳媒環境變化的把握,分析媒體格局和傳播環境變化,不斷應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以及網絡通信新技術,豐富和完善教學手段,及時調查與網絡媒體有關的課程內容,并適當增補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思路,使新聞教育更好地適應時展。
參考文獻:
[1]劉影.發揮網絡優勢推進新聞教學改革[J].網絡財富,2010,(17).
[2]彭廣明.對于發揮網絡優勢推進教學改革的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7).
作者:葉玢 單位:安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