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開始滲透高校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高校應當立足實際,積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和工作內容,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高校;網絡環境;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紀可以說是網絡的時代,在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高校學生,時刻都接受網絡信息的影響,其對于網絡的熟悉程度和依賴性遠高于80后。高校學生是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群體。過去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無法滿足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創新需求,因此,高校應當確實用好網絡這一載體,對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引導學生獲取正面信息,成為優秀人才。本文分析探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不受空間與時間約束傳統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會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一定局限性。而互聯網的誕生,突破了這一約束,比如,高校輔導員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用微信、QQ和學生進行交流,疏導學生情緒,這是網絡時代的便利之處。同時,隨著各種網絡平臺的建立,教師可以在線和多個學生進行交流,正確指導學生[1]。這對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在網絡時代拉開序幕之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料、信息大多來源于書本,信息來源單一不全面。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獲取變得簡單快捷,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礎。高校教師在上課前,可以上網查找本節課資料,如調查數據、最新政策、法律規章等。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使得學生得到指導。思政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心理出發,結合網絡技術和思政內容,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改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想要保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好網絡信息資源,高校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尋求能優化教育的渠道。其一,高校應當大力建設優質網站,整合網絡上的各類資源,開設網絡教育課堂,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這一做法符合高校學生上網習慣,實施動態化思想政治教育,再加上時事熱點,能激發高校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投入思政學習[2]。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育課堂進行課后指導和延伸,教師還可以實時上傳教學視頻,以供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這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自由、靈活,可以成為課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效率,也有利于拓寬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途徑和內容。其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學生進入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思想、觀念都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沖擊,在此背景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高校需要強化網絡監控手段,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并創新技術,以先進的技術阻斷虛假不良信息的傳播,實現有效網絡監督,給高校學生營造綠色網絡思政學習環境。同時作為思政教師,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引導和指導,比如要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網絡,能夠對網絡上的信息有正確的認識,以及要指導學生正確、安全使用網絡,使得網絡的積極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其三,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師生互動。基于網絡平臺的實時性和便捷性,高校可以建立師生互動網絡平臺,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能通過QQ群、社區論壇、在線直播等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
(二)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則是在被動接收信息,這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不僅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厭煩、排斥。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比如基于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作為思政教師,就應該根據網絡時代背景,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應當結合高校學生的思想特點,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讓學生能隨時隨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例如,高校可以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觀影活動,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然后根據電影內容寫感想,評出見解獨到深刻的文章。或者倡導學生將自己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照片、視頻,上傳到學校網站平臺,就活動中的感人事例、典范人物以及活動體會進行宣傳,樹立榜樣,讓學生總結經驗,強化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開設理想導航、理論學習、黨建園地、政策制度等學習網頁,供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拓展學習。對于網絡上豐富的馬列著作、專家論著、新聞時事都可以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上以各種視頻、文檔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滲透到學生的思想當中,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建立高素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效率的高低,與思想政治教師素質、素養、業務水平的高低有著直接的聯系。在網絡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的快速發展又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諸多機遇。所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而言,如何應對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為了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重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其一,在網絡時代環境下,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應當跟上時展的步伐,創新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不斷學習,持續提升思政教育專業水平和素質能力。比如作為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對大學生目前所處的網絡環境有所了解,同時應該加強對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學習。其二,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高校要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特別是培訓需要給予重視,從而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水平。其三,高校的網站建設和思政教育主題頁面需要維護完善,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網絡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教育氛圍,讓高校學生能時時體會正能量,樹立正確三觀,從而逐漸成長為高素質人才[3]。
(四)立足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校園文化活動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礎環節之一,也是信息資源的來源。其一,學校可以組織線上線下互動型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思政問題在線問答、社區論壇熱點討論等,通過這種方法,使網絡思政教育人員能通過互聯網和學生進行交流,疏導學生不良情緒,為學生解除生活思想上的困惑。互聯網交流相對于面對面交流能減少學生的抗拒心,學生更愿意傾訴和尋求幫助,思政教育效果更好。其二,學校可以設計思政教育軟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軟件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如線上辯論賽、網上征文、社會調查等,這些校園文化活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潛移默化中可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總而言之,在網絡時代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發展趨勢,高校應當立足本校實際情況,分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通過改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立高素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立足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騏菲,魏輝琪.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3).
[2]王飛.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的建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3).
[3]楊莉珂,李曉梅.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探究[J].新西部,2020(02).
作者:李蓉 單位:南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