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素養提升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素養是高職生未來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學校是信息素養培養提升的主陣地,課程是信息素養提升的主渠道,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其中重要的課程之一。對目前高職教育階段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圍繞高職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提出了具備可操作性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素養;高職院校;課程設計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技術等新興技術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目前這種變革發生的頻率與力度正在不斷加速,這也促使著學習者不斷革新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信息時代的工作環境對勞動者和學習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終身學習能力成為對當代勞動者和學習者的客觀要求,而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素養能夠讓高職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具備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字化工作環境中更加從容自如,在數字化的生活環境中游刃有余。學校是信息素養培養提升的主陣地,課程是信息素養提升的主渠道[1],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信息素養提升的著力點。高職生信息素養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國家政策層面上非常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也做出了頂層設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并頒布了一系列課程標準。學校應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形成信息素養教育的系統課程體系,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1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通過問卷調研、實地走訪、教學研討、同行交流、查證文獻,筆者對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進行了如下總結。
1.1課程開設覆蓋面廣 但學生水平個體差異大
高職院校學生都會在學校接受計算機課程教育,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開設比例較高,大部分學校將計算機等級證書作為學生的必備畢業條件之一。由此可見,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水平,但水平高低確實存在較大的個體化差異,主要是受生源地教育水平以及學制不同的制約。
1.2教學設計應試傾向明顯 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弱
對于絕大部分高職院校而言,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完成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這是能夠獲得畢業資格的基本條件之一。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程很容易就變成了考證培訓課,包括筆者在內的大部分任課教師上課必談考點、必練真題。雖然學生應試技巧豐富,考試通過率也逐年提高,但是實際應用能力較差。應試高分的背后是對軟件考點的掌握,而不是形成用軟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沒有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更談不上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了[2]。
1.3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及相關教學設計關注較少
在信息意識的啟蒙教育、信息需求的準確表達、信息獲取的方式方法、信息處理的工具介紹、信息安全與道德的深度理解方面還缺乏系統的過程設計。教師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意識。例如,在《圖文混排》這一小節中,部分教師會鼓勵學生將作品在教學空間或者社交平臺,卻很少有教師會由此引申講解信息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這與計算機教師的本身業務能力有關,教師是否善于學習、是否對信息素養有深刻的理解至關重要。
1.4教學內容更新周期長 滯后于技術的發展及學生需求
目前本課程還以MSOffice2010辦公軟件應用、文件管理、郵件收發等為主要教學內容,無論是內容和版本都已明顯不能很好地為生產、生活和學習服務。相關調查問卷數據顯示,61.19%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本課程尤其缺乏對新興技術、前沿技術的關注。5G技術、大數據、云計算、AI、“互聯網+”等概念只能作為課堂補充內容,供有興趣的學生去了解。而計算機等級考試并不涉及這些知識,計算機教師也就沒有動力主動補充相關知識。
1.5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固化
主要表現在教學方式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要求。教學內容、考試考點沒有變化,導致部分教師的教案也一成不變。課堂練習題和課件重復使用,沒有認真考慮學情,沒有根據學生的專業適當調整教學設計。筆者認為同樣的知識點講授給不同專業的學生應有個性化的訂制內容,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實踐水平,體現信息素養對解決專業難題的重要性。以專業課程為載體、嵌入課堂的培養模式已成為發達國家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形式[3]。
1.6信息素養的概念并沒有深入人心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44%的受訪者(學生)表示了解信息素養這一概念,45%受訪者表示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11%受訪者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一概念。調研對象均為江蘇省較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學生,受教育水平應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數據結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見,信息素養這一概念目前并沒有深入人心,還需要進一步普及宣傳。
2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策略建議
2.1高度重視信息素養培養
充分發揮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天然優勢信息素養教育與計算機等級考試并不矛盾,就考試內容而言,計算機等級考試恰恰是要考查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本課程不應只把通過等級考試作為教學目標,而要充分發揮課程內容優勢、教學方式優勢、教學資源優勢,把全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作為教學目標,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信息意識、增強學生信息獲取和信息處理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對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有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如果做到這一點,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2.2結合高職生信息素養評價標準
對計算機等級考試方式與內容進行升級換代目前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主要關注點在理論理解、技能操作、信息處理,是技能水平測試,而不是素質水平測試。未來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應更關注學生對信息意識、信息獲取、信息安全與倫理方面的掌握水平,將計算機等級考試轉化為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測試”,或者可以增設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開放性試題。隨著閱卷技術發展,相信這類試題會出現在計算機等級考試中,讓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為綜合評價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手段。
2.3應加快課程內容更新速度
及時整合課內外教學內容做好教材規劃,讓教師有章可循、有本可依,是信息素養教育的基礎性工作。新教材內容編寫應以滿足信息素養教育需求為標準[4]。教材編寫應考慮到任課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補充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課堂講解、課后閱讀等方式,利用教學平臺、社交軟件等工具,拓展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考。讓信息素養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隨風潛入夜”。
2.4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應不斷提升信息素養和課堂教學水平
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定下了基調,也間接決定了學生信息素養的上限。信息化2.0時代的計算機課堂應該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計算機課程比其他課程更方便采用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模式。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一是從課堂主體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二是走到學生中,與學生互動交流;三是充當主持人的角色,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活躍課堂氛圍;四是要把大量精力放在課下,充分調研備課、反復試講,建立教學案例庫和教學項目庫,努力使信息素養課堂富有時代感和活力[5]。
2.5開設信息檢索等選修課程
問卷調研數據顯示,96%的受訪者對“開設信息檢索課”非常感興趣。信息檢索是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調研數據顯示,信息獲取能力恰恰是高職生信息素養的短板,開設信息檢索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職生的信息獲取能力。信息檢索課程可以采用短課時、模塊化、案例集等形式進行內容設計,采用講座、社團、寒暑假作業等形式靈活授課。
2.6大力宣傳高職生信息素養教育
前文已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計算機課程教師有義務向高職生普及宣傳信息素養概念,讓學生了解信息素養的意義和內涵,了解《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重要意義,了解信息時代的技術發展趨勢及未來人類面臨的新挑戰。讓學生明白高職階段僅學好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全面提升個人信息素養與綜合素質才能在未來具備競爭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形成對信息素養概念的條件反射,達成信息素養培養目標。3結語從計算機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探索信息素養教育,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檢驗,本課程現存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更多同仁一起進行探索研究、銳意創新、反思總結、學習提升。高職院校應從課程建設出發,特別是充分發揮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作用,全面提升高職生信息素養,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推動高職教學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熊璋,陸海豐.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是培養“碼農”的[EB/OL].
[2]萬雅瑩.信息素養視角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與思考[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51-53.
[3]李新利,張瑞芬.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路徑研究[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7,32(3):60-64.
[4]陳芷,劉永勝.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建設[J].職教論壇,2016(32):81-84.
[5]吳海春.高職學生信息素養教學模塊化設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8):120-121.
作者:石榮錦 單位: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