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經濟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高效發展。構建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具有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文章對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探究了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路徑,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教學現狀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越來越“吃香”,成為高校眾多專業類型中比較炙手可熱的專業類型,這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管理類人才保障。從本質上來講,經濟管理類專業更傾向于應用型專業范疇,所以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經濟管理類專業其實屬于交叉型、綜合型專業,是經濟與管理兩個方向的集合體,所以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綜合型特征,對于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追求經濟效益都是放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而要追求經濟效益,那么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只有把管理工作做好,一來可以為員工指明工作方向,避免他們的工作方向產生偏差,二來也可以起到監督管理、約束行為的作用,這對于企業長遠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比較多,而且這些理論知識之間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聯系,單純地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而不讓他們在實踐教學中深入理解,那么他們在一段時間以后就會把這部分知識遺忘,那么理論教學的意義也就喪失了。但是通過構建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從而更好地保證理論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自身綜合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
2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經濟學與管理學。主要涉及的專業有會計、財務管理、審計、人力資源管理等。所以從經濟管理類專業所囊括的專業類型可以看出,在理論教學基礎上有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經濟管理類專業作為當前我國比較熱門的專業領域,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所以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的影響下,經濟管理類專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高效發展,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國經濟發展。2.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現象明顯。目前國內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由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組成,而這兩個教學環節需要教師同步進行,不能說哪個環節比哪個環節更為重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教學環節。沒有理論教學作為基礎,那么實踐教學就無從下手;而缺乏實踐教學“兜底”,理論教學就顯得非常空泛、蒼白無力,學生學習起來也缺乏自信。鑒于此,如果教師想要做好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就必須“兩手抓”,既要看到理論教學的必要性,同時還要意識到實踐教學在彌補理論教學不足方面的意義。然而,雖然很多教師也意識到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且也積極開展了實踐教學,但是這些實踐教學并沒有以理論教學為基礎,兩個教學環節就像“兩條平行線”,相互之間根本就沒有交集,這就導致兩者不能有機融合,難以達到“1+1>2”的效果。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現象明顯還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因為他們在實踐應用時并不能發揮出他們理論知。識的作用,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到他們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會讓他們感覺學習理論知識根本就沒有用,對他們未來發展所產生的作用微乎其微。2.2缺乏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實踐教學工作而言,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因為其不僅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可以使實踐教學活動更規范化,對于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國內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本上都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或者缺乏實踐教學體系,或者所謂的實踐教學體系都是形同虛設,根本就不能起到引導性的作用,甚至還可能成為教師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的枷鎖。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工作時往往會顯得非常隨意,只是簡單地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安排一些實踐內容,或者完全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給學生上課,而沒有考慮實踐教學有效性,導致很多學生即使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也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技能。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的幫助,而如果教師只會采用這種“填鴨式”教育,那么學生在這方面的潛力就不可能被挖掘出來,甚至還會扼殺他們的創新能力,給他們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原有的實踐教學基礎上,重新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社會未來發展的實踐教學道路,并且及時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優越的實踐教學服務。2.3實踐教學方式單一。對于大部分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而言,實踐教學環節要比理論教學環節更有趣味性。但是,教師只會沿襲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而沒有任何新意,又讓這部分學生的興趣消失殆盡。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側重點雖然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但是它們都應該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立足點,首先讓學生產生興趣,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有效性,從而發揮出教學的作用。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并不重視實踐教學,在對待實踐教學問題上態度比較輕視,也沒有把很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實踐教學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這種消極態度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學生聽課過程。實踐教學方式老套是影響實踐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很多學生逐漸失去對實踐教學興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傳統的實踐教學一般都是在校園內進行,學生基本上不會與企業有交集,所以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已經成為很多高校完善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與企業實行人才聯合培養計劃的有效手段,對提高教育質量、實現人才類型與企業需求無縫銜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很多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并沒有大膽地將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引入到校園,導致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路徑
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命脈,加強對國家經濟建設不僅可以讓國家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同時還可以為更多的人謀福利,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基礎。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是培養社會經濟管理型人才的主要場所,也是中國經濟能夠讓世界各族人民刮目相看的強有力保證。高校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時,不僅要以理論教育為基礎,同時還要把實踐教學活動放在一個足夠高的位置,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創新創造能力,讓中國的經濟建設更上一層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高校經濟管理類實踐教學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他們未來的發展。有鑒于此,各大高校首先應該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下開展后續教學工作。3.1保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性。對于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而言,他們在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時,必須有全局意識、大局意識,準確把握教學的方向,不能撇開實踐教學而去開展理論教學,否則必然會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無法有效銜接。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認真考慮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且找準連接兩個過程的橋梁。當然,教師所安排的教學內容也應該具有時代性,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不會與社會應用脫節。經濟管理類專業屬于綜合型、應用型專業范疇,而會計、工商管理等專業屬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范疇,但是在實踐教學方面也應該區別開來,不能采用大眾化的實踐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工作,否則必然會影響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性。教師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放在同樣高的位置上,為學生提供更優越的教學條件,滿足他們的未來發展需求。3.2改革實踐教學方式。實踐教學方式也會對實踐教學有效性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激發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創新創造能力,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用到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可以讓這些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滿足企業實際需要,降低企業在入職培訓過程中的成本,這對于提高企業競爭力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通過一些模擬軟件來鍛煉學生經濟管理能力,同時考察他們對經濟發展形勢的判斷能力,這對于他們未來發展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只有當他們在校園盡可能多的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他們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脫穎而出,顯露出更強的競爭優勢。3.3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如果沒有優秀的實踐教師作為基礎,那么無論學校的硬件設施多么的完善,都很難做好實踐教學工作。也就是說,要想保證構建出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性,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可以定期邀請企業專家到學校給廣大師生群體進行講座,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同時幫助他們積累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苗雨君,李喜云,楊春梅.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職業時空,2014,10(6):66-68.
[2]苗雨君,李喜云,楊春梅.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機制建設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4):159-161.
[3]周澤炯.高校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以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13,15(1):98-101,112.
[4]苗雨君,李喜云.基于ERP實驗平臺的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商業經濟,2012(1):119-120.
作者:楊薇 單位: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