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及管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互聯網的充分融入,給銀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導致金融脫媒問題不斷加重,進一步縮小了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市場份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我國各大商業銀行正在積極地探索與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優化線上業務流程,有效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供應鏈金融的優勢作用。為此,在全面了解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概述的基礎上,闡述了其重要意義,并對其現存風險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有效控制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
關鍵詞: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風險
0引言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在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各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尤其是金融業。在全球范圍內,供應鏈金融是一個新興的信用類型,通過該金融模式,可以為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方面的金融服務。在“互聯網+”模式下,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線上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全新的金融服務類型,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衍生出一些新風險,如何采用有效手段控制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1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供應鏈金融業務已從單一的線下服務逐步轉移到了線上服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信息流、資金流等經濟要素均可實現對接與傳輸,通過線上金融服務,商業銀行能夠及時取得大量資金信息,更快速、便捷地處理各項資金業務。自償性是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原則之一,整個運作環節環環相扣,資金、貨物任何一方都會完全置于銀行管控之下,且具有標準化的運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商業銀行及企業的投融資成本。
2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意義
1)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克服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不足。對于整個供應鏈的發展而言,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出現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帶來諸多好處。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三合一”類型,即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相較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線下業務模式,主要模式為“1+N”,同時與供應鏈金融當中的應收賬款模式、預付賬款模式等結合,從而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渠道,這種模式業務處理效率較低。依托于互聯網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建設完善的線上服務系統,為整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還可以對供應鏈內的主體起到很好的監管作業,滿足數據共享一體化的需求。2)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對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供應鏈信息而言,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對信息的進一步整合,通過建立一個線上的服務平臺,商業銀行可以將原有、傳統的線下業務統統轉移到線上,同時,還可以簡化單據審核流程,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加上數據共享這一優勢,通過線上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可以準確、真實地獲取企業的經營狀況,并結合交易信用評估等級,最大限度減小銀行壞賬風險。但與此同時,線上化的金融模式也并非一帆風順,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必定會帶來新的風險。因此,在實際運營當中,必須對供應鏈內外部的風險綜合考慮,提高銀行風險管控的標準。3)商業銀行發展需要不斷進行業務模式創新,提高利潤點。當前,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互聯網+”模式的出現,極大地沖擊了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特別是一些實力較強的重要企業已經通過自己的能力,創建了自己的金融平臺,為其業務發展進行有效融資,同時也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這種情況下,作為傳統金融服務行業,商業銀行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為此,搭建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對于商業銀行發展意義重大。
3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措施
3.1完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在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中,常常會遇到信貸風險控制,但商業銀行目前的風險管理模式多存在分散化、地域化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對于把控信貸風險極為不利。為此,商業銀行應將自身經營管理模式作為風險控制的重點,系統地整合總行和分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明確不同職能區域,確保信貸審核的有效性、獨立性。此外,很多情況下,在審查信貸風險中,會861遇到重復性環節,為避免此類問題,須及時做好審查工作,并及時進行重復環節的合并規劃工作,最大限度提升各個職能部門的運營效率。為了降低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關鍵點在于如何解決風險管理組織結構問題,要求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利用放權等行政措施,持續不斷地推進組織結構向扁平化、集中化發展。
3.2完善供應鏈金融風險指標體系
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時間尚短,還未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在實際操作中,缺乏系統、有效的風險管理辦法,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應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供應鏈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實現指標可量化。一般來講,在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當中所需要注意的風險因素,主要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但是在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操作風險的思考,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系統化的評估方案和防范措施。要求細化每一個操作環節,嚴格控制各個金融專員的操作行為,規范每一道操作程序,加強操作風險管理控制。此外,還須進一步完善線上運營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貸前、貸中及貸后風險管理方案對策,完善風險綜合評估體系,在體系內充分納入系統性風險、合規性風險和網絡安全性風險,以此達到拓寬風險因素維度及提高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能力的目的。在供應鏈風險管控中,需要分類歸集供應鏈所有環節當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因素,并作出評估與分析。強化供應鏈的整體運營能力,評價供應鏈當中重點企業及其相關企業的各項信息,比如運營情況、資金情況、信貸情況等。與此同時,還要全面考慮法律制度、市場匯率波動等外部影響因素,全面分析內外部影響因素,形成一個系統、全面、準確的供應鏈調查報告。待拓寬風險因素維度之后,還需要根據每一個維度的實際情況,制定與之相應的可量化指標。但現實當中,很難真正達到風險可量化的標準。基于此,必須不斷完善、不斷改進,根據實際情況,深入分析線上供應鏈金融存在的風險,并剖析其原因,掌握風險特點及具體表現形式,最大限度完善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切實解決風險問題。
3.3強化線上供應鏈金融支持平臺建設
信息系統平臺是支持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的重要保障,是風險管控的關鍵手段。為了有效控制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推動線上產品和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為了完善信息系統,提升數據的共享程度,需強化供應鏈金融支持平臺建設,要求做到以下2點。1)完善商業銀行自身的操作系統,與供應鏈內參與主體的財務系統精準對接,最大限度降低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在推出供應鏈金融業務前,銀行的操作系統具有一定獨立性,需要通過人工方式完成數據處理等工作,這種方式明顯與當前快速發展的需求不符,同時還會業務處理效率,加大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基于此,要求商業銀行必須進一步強化自身信息系統建設,并與第三方監管機構系統對接,完善數據信息體系,保證信息的真實性。2)做好網絡系統安全風險的監測工作。商業銀行需要注重系統性風險,及時解決并處理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定期檢測平臺數據系統,確保數據傳遞暢通。還要對各個環節的風險嚴格把關,制定網絡系統安全防范標準,合理控制網絡系統風險。
4結語
作為一種互聯網金融產品,線上供應鏈金融是傳統線下供應鏈金融的升級版本,也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高級階段,通過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在網上整合和連接供應鏈各個環節,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體系。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作為一個新事物,必然會帶來新風險。因此,必須重視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要求不能將目光僅局限于商業銀行內部,而要結合內外部風險因素,完善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體系,協同多方力量,共同管控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靳圓圓,王洪霞.線上供應鏈金融中銀行對B2B平臺的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8(16):86.
[2]王遠.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及其管控機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9):121-122.
[3]朱華杰.商業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融資信用風險及控制對策[J].中國商論,2018(31):42-43.
[4]豐宇.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13):262-264.
[5]黨晨鷺.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16):143-144.
[6]謝曉燕,郝欣,趙海莎.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信用風險研究———以鋼鐵行業為例[J].北方金融,2019(11):80-83.
作者:李燕 單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