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經貿發展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低碳”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陣痛”
1、短期內會使一些區域經濟受到較大沖擊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工業發展還依靠人力、資源吃飯,一些沿海二線地區的縣級企業還是靠重污染、高能耗為主,工業整體上還表現出粗放型的特征。東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重慶等很多內陸地區更是以資源消耗為主,從發展水平上講還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期階段,優勢工業還主要集中在紡織、食品、加工、飲料工業、化學工業、黑色及有色金屬工業和機械工業等一些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污染比較嚴重資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傳統產業上,發展后勁不足,競爭力弱。而這些地區正是碳資源排放治理的重災區,同時這些能源型企業本來的利潤就非常單薄,資源的使用成本增加以后,將會更加不堪重負,所以,這些地區的轉型成本是非常高的。資源使用成本的上升,不僅影響這些地區的企業,進而影響到就業問題。而且隨著企業在低碳壓力下的轉型以后,技術水平可能會提升,對員工的要求提高,同時一些能源型企業倒閉,部分企業外遷。這些地區的低素質勞動力將無法適應企業的需求,他們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
2、長期來講負面影響應該逐步減低
但是,資源使用費用的上升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應該是在初期較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轉型的成功,經濟創傷將會在一定的時間后得以愈合。一方面企業結構將會相應的優勝劣汰,結構會得到調整,另一方面,社會的需求也會相應做出反應,這樣會抵消碳稅征收帶來的壓力。同時,碳資源的使用成本上升這部分主要是政府調控實現的,這些成本會轉化為政府財政收入,將會通過財政支出的形式回流到一些低碳企業以及企業轉型期的護持。這將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的投入,促進經濟的換代升級。魏濤遠與格羅姆斯洛德的課題調查還得出一個結論:征稅后2020年的GDP僅下降了約0.l%。在這一過程中資本的積累逐步抵消了征收碳稅的負面影響。
二、“低碳”對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低碳不僅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也是人類生存質量問題,甚至是生存與否的問題。所以,在這個問題面前,經濟發展要服從低碳的要求是不容商榷的。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理解低碳的積極影響,有利于我們貫徹理念于我們的行動之中。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講:
一、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效果
在國內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面臨較嚴峻的外貿增長形勢的背景下,我市獲得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進出口逆勢增長。2013年,北京市進出口額在45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企業累計進出口294.3億美元,同比下降22.3%。而獲得專項資金支持的企業累計進出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0.3%。獲得資金支持的企業中,5家企業進出口增加額超過1000萬美元。
二、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情況
(一)建立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
市商務委、市財政局根據商務部、財政部有關文件精神,遵循公開透明、突出重點、專款專用、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做到企業資質注冊審核結果、項目計劃批復結果及資金撥付批復結果在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申報系統上公示,接受企業和社會監督。
(二)加強政策宣傳,認真輔導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為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國家鼓勵出口的政策,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我市通過各種會議、網站和新聞媒體等多種渠道對政策進行廣泛宣傳,讓更多的企業了解政策,努力使國家政策發揮最大效應。市商務委、市財政局多次舉辦北京市外貿發展專項資金政策輔導會議,并利用進出口政策服務咨詢會、各區縣政策宣講會等活動面對面輔導企業,使廣大企業及時了解國家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掌握項目申報具體程序。參加培訓單位達到1500余家。此外,在市商務委網站上由專人負責在線答疑,指導幫助企業。為充分發揮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深入企業調研力度,在“走訪”企業過程中宣傳國家鼓勵出口政策,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力爭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用。
一、深圳市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落實情況
2014年10月,了《市經貿信息委市財政委關于做好2014年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深圳市對外投資合作事項申報工作的通知》(深經貿信息合作字[2014]241號)。支持企業通過新設、并購等方式在境外設立非金融企業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業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等權益;支持企業承包境外建設工程項目,包括咨詢、勘察、設計、監理、建造、采購、施工、安裝、調試、運營、管理等活動;支持企業組織勞務人員赴其他國家或地區為境外企業或者機構工作的經營性活動。
二、深圳市加大力度助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一)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風險加劇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勢頭良好,增長動力有所增強,但風險因素依然突出,國際競爭更加激烈。雖然深圳外貿發展一直憑借著優越的地理環境、政府鮮明的政策導向和全面的補貼扶持政策而領跑全國,但也難免受到勞動力成本的日益上漲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影響。其中,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更不容小視,中小企業要想突出重圍,進軍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就要進行一系列的推廣項目,如參加境外展覽會、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等。但這對中小企業來說,需要花費過高的成本,深圳政府的各項補貼無疑為各中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特別是進出口額低于4500萬美元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支持資金,將有助于深圳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二)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據了解,市經貿信息委會同市財政委上調了該資金部分項目的補貼上限,2014年深圳市資助資金總額將大幅提升。9~10月,市經貿信息委在各區(新區)組織召開了多場政策宣講會,全力推進政策落地,讓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深圳市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資金政策申報時間為2014年8月22日~2015年1月31日,為縮短資金申報時間,簡化申報流程,該資金的資助方式采用了事后補助的方式。為規范項目審核流程,深圳市針對該資金在市民中心的行政服務大廳設置了專門的受理窗口,由專人受理紙質申報材料,并對申報材料進行初步審核,核對原件,進一步提高了項目審核效率。
一、企業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項資金申報不及時
最新出臺的《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了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該文件中的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為鼓勵各地區對2013年進出口額低于4500萬美元的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提供支持;其次,鼓勵擴大先進設備和技術、關鍵零部件、國內緊缺的資源性產品進口;再次,支持區域外經貿協調發展,向欠發達區域、邊境地區重點傾斜。符合《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所列明事項的外經貿企業,都可以申報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這對外經貿企業的發展十分有利。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對事項不理解或者不重視,很多的外經貿企業沒有積極的進行申報,或者申報的時間不合規定。還有一些申報企業所提交的資料不符合規定,導致錯失申報的良機。
(二)專項資金管理理念較弱
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管理理念偏弱是目前外貿行業較為常見的現象,而我國外貿企業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外貿交易模式,這一模式資金占用量較大,外經貿專項發展資金大部分也是投入到該部分。這一模式對于資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資金占用的時間較長,增加了專項發展資金的時間成本。而在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降低了專項資金的實際貨幣價值。目前外貿企業資金管理理念普遍較弱,財務人員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資金的收支上以及應對匯率變化上,資金管理普遍采用的是存放在銀行賬戶中。對于這樣問題,主要原因是企業負責人沒有意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把重點只放在外貿業務的發展中,忽視財務重要性。一般外貿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在招聘財務人員時,也僅僅負責會計核算與日常的資金收付,內部缺乏資金管理相關專業技能的財務人員。
(三)缺乏完善的資金使用計劃
外經貿專項資金是國家為扶持外貿企業的發展而劃撥的,但是很多外貿企業對于這些資金往往沒有完善的使用計劃,大多都只是放在銀行的賬戶中。這一問題導致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難以發揮其最初的目的,對于外貿企業的實際支持較少。另一方面,如果專項發展資金長期存放在銀行活期賬戶中還會導致貶值。很多的外經貿企業專項發展資金使用計劃不完善是由其規模所決定的,據2012年統計,在我國的中小外貿企業數量將近500萬戶,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0%是由中小型外貿企業創造的。可見我國外貿企業中中小型企業占據了大多數,通常規模較小的中小型外貿企業中人員的配置不健全,過多的偏向于進出口業務,公司中的財務人員很少,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更是稀缺,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無法建立良好的資金使用計劃。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
電子商務具有非常快捷的特點,交易雙方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快的方式實現交易,近年來電子商務的貿易額逐漸攀升,貿易商依靠電子商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為商家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提高商業交易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等限制,實現各種需求信息的有效共享,滿足國際貿易的實際需求,促進國際經濟貿易快速發展。
2、電子商務嚴重影響了國際貿易運行
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虛擬性,電子商務能夠在通過信息交換產生一個全新的虛擬市場,這種市場體現出更強的開放性和立體性,信息得以快速的交流,實現經濟、信息、資本等方面的快速融合。電子商務實現了商務信息的全球化,使得經濟的全球化得以全世界范圍內更加緊密,各國之間、各個經濟體之間貿易快速實現。
3、使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重大變革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全球化的日益發展,很多企業之間能夠結成一個非常方便快捷高效的企業網絡,能夠向市場和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商品和服務。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貿易主體,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在電子網絡環境下快速的尋找適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商品的快速流通,實現消費的個性化,滿足商品設計、交易的多樣化,各種資源的高效利用,利益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