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文質量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計量經濟學學科的迅速發展,其課程教學也日益深入,學生從原來的課程學習到逐步開始將其運用在畢業論文或創新比賽當中,伴隨著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的日益增多,應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形式和內容方面的不規范,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過程有密切聯系。文章在提出畢業論文計量經濟分析中常見問題的基礎上,從計量經濟學教學角度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給出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計量經濟分析;畢業論文;問題課程教學;改革
計量經濟學作為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其重要性對于財經類各專業的學生來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自1978年教育部將計量經濟學課程列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類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以來,目前和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被列為財經管理類學生的三大核心課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不斷深入逐漸拉近了這門課和學生的距離。學生開始從最初的懵懵懂懂只是在上課和考試當中接觸抽象的理論推導到進一步接觸具體的計量模型和軟件的操作。近年來,隨著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對實踐的逐步重視,學生也開始在創新比賽或畢業論文中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從學習到論文中開始運用,這說明計量經濟學在本科教學工作中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就現有文獻來看,王紅蕾和吳英玨(2021)通過對經濟統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了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相應對策[1]。周子元(2020)圍繞著課程學習成果的設定提出了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判斷因果關系、研究設計能力和軟件應用能力3個能力,并提出評價指標[2]。趙銳(2017)分析了在培養本科生學術能力方面計量經濟學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3]。王智波(2012)計量經濟學本科論文模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原因和對策[4]。翻閱近幾年使用計量模型的本科畢業論文,會發現本科生在畢業論文中使用計量經濟模型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無關聯,所以接下來如何進一步進行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提升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是值得深思的。
一、本科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常見問題
本科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既有形式方面的,也有內容方面的,形式方面的如表述規范方面存在的問題,內容方面的如模型設定存在的問題、計量分析流程方面的問題等。
1.表述規范方面。本科畢業論文中涉及計量經濟分析內容方面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表述規范方面的問題。有的模型表述中變量本身和其估計值沒有加以區分,還有的模型當中該放隨機誤差項,卻沒有放,或者本來不該放卻放進去了。有的畢業論文中關于估計結果直接把軟件輸出的結果截圖放論文里面了,還有的表達模型回歸結果時僅僅把模型中參數換成回歸結果的數字,缺失了相關的統計量的值或是否顯著的指標。
2.模型設定方面。模型的設定是基于經濟學理論基礎,有的畢業論文中模型的出現沒有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鋪墊,也沒有經濟學原理的說明,看不到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是如何選取的,突兀地直接放計量模型。
3.模型估計前的檢驗方面。有的畢業論文中解釋變量的數目較多,但是看不到相應的多重共線性檢驗。回歸結果出來后就被默認為是最合適的模型,看不到穩定性檢驗。如果是時間序列數據的話,在估計模型之前需要進行平穩性檢驗甚至協整檢驗,如果是橫截面數據的話,模型估計之前需要進行異方差檢驗,如果解釋變量較多的話需要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經常看到本科畢業論文中對這些模型是直接回歸,缺失了相應的檢驗。
4.模型解釋方面。有的模型參數的估計結果和常識或理論預期明顯矛盾,實際結果和理論預期不一致的話一般要給出合理的解釋,本科畢業論文中這一步經常容易被忽略。
二、本科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常見問題的原因
同學們多是在上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基礎上對其進一步加以運用并在畢業論文中使用計量經濟分析,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形式和考核有一定聯系。
1.計量經濟學上課課時不足,班級人數普遍較多。目前而言,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師資力量相對缺乏,所以計量經濟學課程課時普遍較少,上課班級人數也比較多。目前,大多數高校里面計量經濟學一般一周2個課時,一學期一般36課時,課時多一些的高校一周有3課時,一學期一般54課時,利用這些課時學習計量經濟學基礎內容時間都非常緊張,計量經濟學和其他課不一樣的地方是如果想在畢業論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分析的話,只學習基礎內容遠遠不夠,如現實中的數據有很多是時間序列數據,而36甚至54課時的學習中很有可能還涉及不到時間序列數據的學習,課時不足導致學的內容還達不到運用的程度,而要運用的內容還沒有學到。
2.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的銜接不緊密。目前,部分高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還停留在僅有理論教學階段,實踐教學欠缺。也有部分高校在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設實踐操作的課程,但是由于理論課和實踐課分別是兩門課,導致課程內容的銜接不夠緊密。由于理論部分課時較少,所以理論部分僅能涉及經典部分的內容,而經典部分的內容由于和現實差距較大,所以實踐操作中用到的經典的計量知識或者內容很少,或者僅作為基礎背景知識而不加以直接運用。而實踐中經常用到的計量知識如時間序列分析或者面板數據,則由于理論課的課時短所以還涉及不到,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在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課上用到的很少,在實踐課上用到的知識在理論課上沒有學過而導致學習與實踐的錯位。
3.上課內容和論文中應用計量經濟分析還有一定差距。就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上課而言,理論部分基本是老師講,學生聽,實踐部分也是老師先講解操作,然后學生照著教材進行操作。論文寫作中應用計量經濟分析的完整過程包括經濟理論的分析及模型的設定、數據的查找及處理、模型的檢驗估計及模型的評價、修正及解釋,甚至經常這些環節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會反反復復。如果要在論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分析的話需要經過全過程的訓練。實際上課的過程中往往是老師帶著學生按照教材中給定的模型、處理好的數據和軟件進行萬無一失的可預期結果的操作。至于模型設定的過程、數據處理的過程和模型的修正過程這些最重要的內容則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涉及。這就少了學術訓練的一些最重要的環節,也少了學生的探索過程,也導致學生在論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分析時有些方面不清楚。
4.課程考核形式對實踐部分要求不夠。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理論部分的考核形式往往是平時作業加紙質閉卷考試,和大多數的課程沒有區別,或者在書面當中呈現一個回歸結果,有一些空,讓學生根據前后信息進行填空或對回歸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實踐部分的考核則是讓學生按照教材課后的習題進行操作然后呈現結果并進行簡單的分析形成實驗報告。這種常見的考核形式達不到論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分析的要求。
三、基于本科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常見問題思考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
1.加大計量經濟學課程學時或加開一門進一步深入的選修課程。鑒于目前學時不足導致的實踐中經常用到的計量知識在理論學習中涉及不到的情況,一種解決方法是增加理論課時,為時間序列分析或者面板數據分析安排學時,還有一種方法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安排更深入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相對而言,后者可能更容易實施一些,因為畢竟不是每個同學都會在論文中用到計量經濟分析,也不是每位同學都對計量經濟學感興趣,計量經濟學由于涉及較多的數學推導,對于有些同學尤其是高中是文科的同學而言可能比較枯燥,學習過程也比較痛苦。以另外一門選修課的形式開設,這對有興趣和打算在論文中應用計量經濟分析的同學選修則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2.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需進一步融合。鑒于目前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銜接不緊密的情況,需要在教材選用尤其是實踐課的教材選用方面著手,實踐課的教材最好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材,這樣便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翻閱,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最好是放在同一個學期,同一位老師上,同一個學期學習的話同學們可以趁熱打鐵反復鞏固,同一位老師上的話老師可以靈活自由按照上課情況靈活安排接下來的一次課是上理論還是上實踐。
3.上課內容需納入文獻研讀和數據搜集處理全過程。就高校而言,計量經濟課程的實踐運用主要是在創新實踐或論文中運用。如上所述,如果不接觸論文和原始數據的搜集處理的話,將上課所學內容付諸于實踐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建議上課內容中采用一些原汁原味的權威期刊的文獻,讓學生看到規范的計量經濟分析到底是什么面目。這就需要老師在文獻選取方面花些功夫,在文獻選取好了之后,和學生一起對文獻進行剖析,按照選取文獻中的數據來源,最好讓學生自己循著數據說明去建模、查找、處理和分析數據,經歷計量經濟分析的全過程對以后論文寫作中運用計量經濟分析是非常有必要也很有幫助的。
4.課程考核需進一步和實踐相結合。目前理論部分的課程考核基本符合理論的學習要求,實踐部分的課程考核可以更加靈活開放,和實踐進一步貼近。如可以在文獻研讀及計量經濟分析全過程再現操作的基礎上,部分指標或數據進行適當的改變,在逐步脫離原文獻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操作,老師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給出一些想法,讓學生照著去進行計量經濟分析的全過程,學生在這樣訓練的過程中也很有可能會為將來的畢業論文打下一些基礎,甚至可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創新比賽或畢業論文的部分內容,這就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四、結語
鑒于目前本科生畢業論文中計量經濟分析部分常見的問題,本文認為可以從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角度入手來避免這些問題。本文在分析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教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革建議以利于學生在畢業論文中更規范使用計量經濟課堂知識。
參考文獻:
[1]王紅蕾,吳英玨.基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研究[J].職業教育(中旬刊),2021,20(01):52-54.
[2]周子元.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應用計量經濟學教學設計與實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6):158-159+168.
[3]趙銳.依托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培養經濟類本科生學術能力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145-146.
[4]王智波.從本科畢業論文看《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改革方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06):194-195.
作者:尹今格 宗毅君 金曉梅 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國際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