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具設計場景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0引言
人類所有設計活動都是在特定場景中展開,離開既定場景,所有設計活動都失去了氛圍、空間和背景這一存在基礎,成為一種沒有意義的“道具”和“擺設”。家具設計由“道具”向“場景”轉換的設計思想既是建筑與空間建構的情境互動,又是建筑思想和意義在家具設計中的落實與深化。因此,設計活動與場景設定存在相互依存關系。
1場景要素與構成
傳統意義上對于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多采用程序化:首先,建筑設計師是整體設計的主導者和策劃者,室內家具設計的主題、風格、表現形式等因素必須與建筑設計緊密聯系,從而實現建筑設計的繼續與深化;其次,室內和家具設計進一步演繹建筑空間氛圍,對建筑設計過程中對空間表現得尚未具體或得體的部分進行“設計分工”式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再者,圍繞空間設計的特殊功能、主題和風格,進行有目的的內容補充和風格搭配,以及主題、文化的烘托式點綴,并圍繞此目標進行家具設計。如此以來,家具設計和室內設計內容的主動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家具設計的光芒和文化性被規范地籠罩在建筑空間布局的場景形式之中,完全成為一種呆板的“道具”和可有可無的“擺設”。如何讓家具本身成為一種絕妙的“場景”,讓空間的主題和思想在家具設計中得到了落實與深化?做個比喻:將一勺鹽放在面前,無論如何將難以下咽,然而將同樣一勺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會在愉快地享用佳肴時咽下這勺鹽。場景之于家具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方能被吸收,家具需融入場境中方能體現其功能和審美,才能被建筑空間所營造與深化,才能賦予建筑空間更為確切的功能意義,并演繹建筑的基本情感。從設計關聯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設計活動中的場景可以識別為“場”的營造和“景”的烘托。
2場景的功能與作用
作為設計活動的有效實現機制,場景在設計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功能。場景設計的四重結構使設計成為聯結“場”與“景”、形式與內涵、思維與方式、感性與理性的“交錯點”。
2.1激發設計靈感
設計需要新穎生動的場景才激發人的靈感,人們需要借助場景這種載體來表達思想。就像詩人選擇富于哲理或充滿激情的辭藻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家具設計師選擇設計語言和特定場景來詮釋那些“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思想。這種“物化”的“語言”與畫家的繪畫語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藝術創作離不開這種場景與想象,抓住場景中的語境氛圍、形體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局部特征進行有目的的夸張“物化”,以設計符號或形體語言使其典型化。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在設計中,形象具體的事物容易喚起人的情緒和聯想,將場景語義與設計符號語言結合運用,能夠激發設計靈感的產生,培養想象和創設的能力,對家具設計的創作及藝術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2形成內涵體現
設計所追求的不僅是矗立于自然環境中一個和諧得體的元素,而是這個元素的內涵,對生態、社會、審美的意義體現和精神內涵。家具作為建筑空間風格和個性的營造者,是建筑空間演繹主題的一種表現形式和內涵體現。許多偉大的設計師在進行建筑空間設計時,既設計出了流芳百世的建筑空間,也設計出了諸多經典不朽的家具作品,這些建筑與家具像水乳一樣完美融合,共同體現空間的內涵和文化意義。家具設計之所以成為建筑空間設計的基本內容和任務之一,是因為在建筑空間設計構思時,家具就同時被納入設計范疇,成為空間構成的不可或缺部分,作為建筑空間整體內涵的營造著,在現代建筑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非建筑空間的“副產品”或“即興之作”。
2.3更新設計思想
設計程序的改變所反映出來的是設計思想的更新,“系統設計”思想已發展為現代設計的主導思想。這種思想在文化促進下帶有主動性、針對性和聯想性行為特征,在人、物、環境間相互影響和彼此“教化”的行為鏈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設計文化,自始至終都遵循著樸素的可持續設計生態觀。這種觀點也直接反映在建筑空間和家具設計的審美、功能、意境等核心思想中,表現為人與環境的“天人合一”,人與物的“物盡其用”,物與環境的“物競天擇”。空間的內涵和品位由建筑系統設計相關的人、物和環境因素來共同決定,家具便是此因素中的重要場景組成部分,成為建筑空間一種特殊的藝術載體表現空間的審美、藝術感、思維模式以及哲學意義。當家具設計思想與建筑本身的功能、內涵、風格等因素同時被作為建筑設計出發點時,家具設計思想在建筑空間中的主體意義就已作為建筑空間設計的“內涵體現”而體現。
2.4促進能力提升
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直接體現,這種體現往往需要“借景抒懷”、“借物喻人”的方式來設計規劃。因此,在家具設計創作中,要表現某一場景氛圍和物象題材,首先就要感知場景和物象的文化、形態、色彩等個別特征,然后才從空間構思到形態構圖、從場景材料到局部表現,形成一套創作者自己能夠把握和感受的創作意境和圖形形式,形成一種能代表創作者主題內容的氛圍表現方式。在創作過程中有整體而又連貫的表現發揮,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有新的思維突破和能力提升,傳達設計的藝術觀點與文化訴求。由此可見,場景式設計并不是對某一道具和構件的外形簡單美化,而是有明確的系統化、場景性目的。設計的過程正是把這種目的轉化到具體對象上去,將體現文化特色的家具場景與富有表現力的空間形式表現得相得益彰,從而有效促進空間氛圍的表現與家具設計綜合能力的提升。家具設計活動場景的創設需要做到“情真意切”,用生動形象的場景和真情實感作用于設計者的心理。以情動情,激發系統設計的情感體驗;以情養情,用情感架起家具與空間溝通的橋梁;寓理其中,將文化的本質與事物的事理融入場景空間的蘊含之中,實現家具設計場景創設的意境深遠。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言:“場景全然不是漂亮的揮著手,而是如健牛般竭盡全力地為其中的道具尋找靈感”。
作者:劉明彬 單位: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