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家財政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對于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務管理也越來越重視。預算績效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事業(yè)單位的工作執(zhí)行有一定作用。而從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分析,目前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并且需要改善。
關鍵詞: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預算績效管理;問題;改善
預算績效管理是在預算管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目標進行管理和及時的信息反饋。同時通過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使單位的經濟活動更加規(guī)范合理。而隨著國家財稅體制的改革,預算績效管理在事業(yè)單位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及時從內部控制視角發(fā)現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一、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簡析
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是為了有效提高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資金利用率。事業(yè)單位的領導通過對預算目標的管理對單位部門的資金支出作出一定的評價和資金使用決策。行政事業(yè)單位和財政部門是公共資金使用的責任人,是績效評價的主體,公共資金的利用率與他們的工作執(zhí)行息息相關,而績效評價的對象則是公共資金。因為行政單位的資金都是來自對人民群眾的稅收,屬于公共資金。預算績效考核本身是一項完善的管理系統,因此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防止出現錯誤。而對于實施內部控制的事業(yè)單位,我們需要將內部控制系統與預算績效管理系統相融合,更大程度地提高資金利用率。
二、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系統與預算績效管理系統的相似之處
(一)目標統一
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是為了提高單位的預算管理以及資金利用率,從而提高單位的配置和服務效率。內部控制作為單位的管理系統,其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單位行政工作的開展效率。作為運轉與一個主體的兩個系統,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的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預算績效管理的執(zhí)行。
(二)執(zhí)行方式統一
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就是績效,因此在單位進行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全程將績效作為重心,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與評價和審核。而內部控制為了更好的對事業(yè)單位進行管理,在單位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全方面地參與到決策制定、決策執(zhí)行以及監(jiān)督過程中。從這個角度上看,預算績效管理和內部控制都是將對經濟活動風險防范、目標執(zhí)行控制和及時的監(jiān)督作為管理的重點,注重流程的控制。
(三)都需要全員參與
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需要所有的財務人員參與到其中。首先需要財務人員作出一定的預算目標,然后將目標下達到相應部門由各個部門進行執(zhí)行,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一定的績效監(jiān)督管理,最后還要有專門人員對績效進行評價,從而做出合理的資金使用決策。而內部控制的實施也需要單位全體人員的參與,它是需要單位內部整體進行自我調整、約束、規(guī)劃、評價以及控制的管理方法。因此在這方面內部控制與預算績效管理是一樣的。二者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單位的經營目標和保證經濟活動的規(guī)范性。
三、從內部控制角度分析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單位工作人員對預算績效管理認識不清
行政事業(yè)單位實行內部控制是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完整性,也是為了預防執(zhí)行經濟活動面臨的風險,而預算績效管理也是為了保證財務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在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屬于內部控制的管理范圍,內部控制的活動會對其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事業(yè)單位人員都不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認為在進行財務預算管理之后,還要進行額外的績效評價已經給他們增加了工作負擔,又要實施內部控制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這使得他們對自身的工作越來越厭煩,長期下來就使得他們對這兩個管理制度失去信心,最終忽視管理流程,對單位的財務管理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工作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在進行績效評價的時候只是粗略地審核,單純地認為政府部門的經濟活動又不追求經濟利益。但這樣長期下去也會導致單位的資金遭受損失。
(二)預算績效管理不能與單位風險評估機制有機結合
事業(yè)單位為了保證經濟活動執(zhí)行的安全性一般都會建立一定的風險評估機制,使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制定相應的預防計劃。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也是通過對績效目標的追蹤,收集其中的績效數據對預算執(zhí)行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對其進行評估和預防。在這一方面預算績效管理應該與風險評估機制有效結合,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績效管理中的績效評價與追蹤卻不能做到及時的信息反饋,通常都是在經濟活動結束后才進行數據的采集,這使得預算績效管理與風險評估機制失去銜接,不能有效的進行風險預測和預防工作。
(三)績效評價工作不能遵從內部控制的要求
內部控制的實施深入到單位各個經濟活動的每一個流程,從單位和業(yè)務兩個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來預防風險。預算績效管理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積極響應號召極大地改善了財務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政府單位想要進行一個經濟活動,整個活動的流程分為項目決策、決策過程、決策程序,其中績效管理貫穿于其整個過程。但是具體的項目指標卻沒有做出明確地說明,這使得內部控制也沒有辦法進行具體的控制活動。同時項目執(zhí)行申報以及審批都沒有與內部控制程序相結合,也就沒辦法確定項目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和項目內容以及項目的可執(zhí)行性。最終就無法判定可能風險存在性,導致績效評價工作的執(zhí)行和績效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四)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
單位的內部控制規(guī)范中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內部控制的具體流程和一些財務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儲存起來并設置一定的保密系統,可以有效確保經濟活動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避免了出現認為失誤。但是由于發(fā)展水平限制,部分地區(qū)的預算績效管理仍然使用較為落后的方式。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大量的財務數據和申請報表依然采用打印、手工填寫的方式,使得財務信息不能進行及時的反饋,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這樣很容易出現大意錯誤,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從內部控制角度分析改善預算績效管理的方法
(一)提高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
部分行政事業(yè)部門應該積極開展一些培訓課程,提高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視,使他們了解二者具體的操作流程。行政事業(yè)單位人員應該意識到只要他們需要資金的支出,就涉及到經濟活動的執(zhí)行,同時也需要內部控制的參與。提高事業(yè)單位人員的內部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素質和工作能力有利于推動二者的融合,使單位的整體資源得到規(guī)劃。
(二)根據內部控制要求細化績效評價體系
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執(zhí)行具有很大作用,因此要不但對其進行完善。而內部控制規(guī)范中也包含了對其的約束與控制,要在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識別單位的內部和外部風險,做到及時的防范。在項目決策過程中,項目的增減都應屬于政府職能部分。而決策時要建立專家討論、領導商討、各部門參與的集體會議制度或是專門的立項評審制度,確保項目的可執(zhí)行性。在項目管理中要根據政府的采購標準進行物資籌集,完善合同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同時要及時對預算績效進行分析與評價,確保各級任務完成進度和準確性。最后單位還應該建立適當的績效考核制度。單位可以成立專門的監(jiān)督考核小組,對整個項目預算執(zhí)行過程進行監(jiān)督,這樣可以及時獲取績效信息和發(fā)現其中的問題并能及時解決。
(三)提高預算績效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內部控制的實施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信息技術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預算績效管理這種復雜性的財務管理也應該積極引用信息技術,使其在應用方面更加快捷。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也是為了避免一些經濟風險,因此快速的信息技術可以使大量的數據及時得到匯總和分享,有利于工作人員的工作得到銜接,事業(yè)單位可以在內部控制這個總的信息系統下建立一個小的系統主要用來分析預算績效管理的數據,而同時又能保證在內部控制的管理下這些數據的安全性。
五、總結
隨著行政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國家也要相應地提高行政事業(yè)的工作效率。通過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單位的財務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尚集.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探析[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4-12-15.
[2]于廷永.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經濟師,2016-08-25.
[3]劉俊.內部控制視角下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J].國際商務財會,2016-01-10.
作者:趙華忠 單位:崇左市大新縣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