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利用任務方法的計算機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創設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務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使各種學習因素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以便教與學的有效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學情境即是一種任務化的情境(任務情境)。能使學生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將生動直觀的形象喚起學生對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的認識,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新知識,比較自然而真實的引出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感知、記憶、想象、聯想等思維活動,加深對任務的理解。
二、共同討論、分析任務、發現問題
給出任務之后,教師就需要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某些任務,在本環節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提出來,對于一些任務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親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發現和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可能大部分是以前沒有學習過的,這也正是解決這個任務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以前學習過的類似內容做出比較,找出任務的新的特點和難點所在。
三、針對問題、明確思路、提示重點
針對發現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解決任務的各種可能的想法,并做出評判,及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地解決任務的思路和計劃。對于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明確的分析、舉出例子、并做出適當的示范;如果情境的創設利用了作品樣例的賞析,那么作品樣例又可供學生參考,這樣便于啟發思路、抓住要領、少走彎路。
四、自主探索、領會意圖、解決任務
有了上面的分析和提示,學生對解決任務的過程應該是比較清楚的了,接下來就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任務。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仔細揣摩任務及樣例,聯系重點問題的分析和示范,領會和進一步清晰解決任務的意圖和思路,避免陷入毫無目的嘗試和簡單機械的模仿,并允許和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周邊同學討論、交流,互幫互學,進行松散的合作學習,還應要求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按照評價標準作自我評價并做出改進。
五、檢查結果、發現不足、評價總結
這一環需要教師逐個對任務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相關的記錄。檢查完后,教師還要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做出及時的反饋和總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以激勵的方法給與評價,使教師嚴謹教學,學生虛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