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下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價值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過程中存在諸多因素,對預結算審核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了一定影響。本文就傳統工程預結算審核方法及現階段審核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工程造價預結算工作中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
1.傳統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方法分析
1.1全面審核
傳統審核方法主要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與預算定額分項的工程細目相結合,對工程項目進行逐項全面審核。此方法通常在工程結構不復雜、規模較小、運用標準設計以及施工工藝簡單的工程項目中加以運用。另外此審核方法具有審核質量高、細致、全面等特點,但同時審核工作量較大,與其他方法相比,需要大量時間及人力投入[1]。
1.2重點審核
傳統審核方法主要針對相關重點進行審核。首先需要全面、大致了解整個建筑工程的整體造價,在此基礎上重點審核造價高或工程量大的分項,此審核方法的針對性較強,它通過對項目的重點內容進行審核來掌握整個項目審核。如在土建工程預算中,通常磚木結構工程施工量較大,需要對此環節的造價預結算進行重點審核,另外對于電氣工程,需要針對供應管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行重點審查。
2.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現狀分析
2.1數據信息化水平不高
計算機技術在各行業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智能化、自動化應用,使社會發展需求得以有效滿足,使管理效益大幅度提升。同時現代化管理也以數據信息化建設水平為重要標識之一。現階段工程造價領域對計算機技術應用加強了重視,但目前計算機技術主要應用于數據儲存,并采用應用軟件進行簡單統計運算,導致計算機技術的價值和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因此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仍亟待提高,這也與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有密切聯系,相關人員對信息化技術、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使數據信息化水平難以有效提升,進而導致工程造價預結算編制及審核過程中出現較大偏差。
2.2數據處理機制滯后
工程造價數據處理機制在數據采集、輸入及分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數據采集及輸入存在嚴重滯后的情況。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因政策變化、設計變更等導致工期延長或縮短,并因各種突發狀況對成本控制造成影響等,上述狀況會使預先編制的預結算數據發生變化,同時因數據處理機制滯后,造成上述數據變化未能及時采集和導入[2]。此外,由于數據處理機制滯后,未及時分析和處理數據,可能導致數據出現丟失和遺漏現象,無法有效保障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嚴重影響整個工程的造價,使工程利潤降低。
2.3造價數據利用價值較低
工程造價中存在著大量數據,且具有較為分散、變化大等特點,數據收集及輸入難度大,同時因數據處理滯后,整體造價管理與局部數據脫節,缺乏聯動性。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針對工程項目中不斷增加的記錄數據,查找難度不斷加大,再加上碎片化管理模式的運用,造價數據利用價值降低,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的目標難以實現。
3.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中大數據技術應用
3.1提高對大數據應用價值認識
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由于信息化技術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工程施工企業對大數據技術應用缺乏重視,但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則過度關注,其主要關注點集中于投標環節,同時也導致工程施工企業對工程造價的科學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極易造成實際投入遠超預算范圍,這在建筑領域時有發生。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施工企業對信息化及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要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有利于信息化加快建設;此外還需要對信息化設備加大投入,為數據有效處理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還應對相關人員加強信息化培訓,使技術人員的信息化技術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3.2提高數據信息化采集及處理水平
為了有效解決工程造價數據采集、輸入和處理難度較大的問題,在實際造價管理中,通過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充分運用,如BIM技術能夠使數據信息的采集及處理效率不斷提高,使數據采集及處理速度加快,確保整個工程造價管理與工程進度相匹配,使信息可利用價值充分發揮。通過BIM的數據處理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利用信息數據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建筑仿真模擬設計,同時對整個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追查、實時監控,對從建筑設計至建筑竣工投入使用以及后期維修等全過程中相關數據進行獲取,為各單位及環節提供可實現信息共享的連接平臺,使施工統一性增強[3]。另外通過BIM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數據管理及實踐應用的有效結合,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同時,能夠為數據運用提供虛擬建造場所,使數據利用率有效提升,為工程建筑的建設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3.3精準審核工程造價清單
在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環節中,工程量清單作為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有效保障整體審核質量及精確性的關鍵。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工程造價核算及工程量計算統計等內容,并且在整個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中占據重要位置,同時工程造價也以工程量計算為主體,所以工程造價審核的重點和難點集中于工程量審核。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可通過三維模型的建立,以及相關軟件的應用,結合軟件中所設置的相關定額計算規則、清單等,對工程構件進行扣減計算,進行工程量自動統計。另外根據統計結果,對清單工程量、分層工程量、定額工程量等統計報表進行自動生成,同時結合工程量計算結果,對模型進行定位反查以及計算規則分析等。工程造價指標作為造價宏觀管理及決策的重要基礎,應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貫穿始終。通過工程造價指標的合理運用,能夠確保工程造價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并結合其他類似典型工程的相關數據,如工程數量指標、總造價指標、消耗指標、費用指標等進行分析和對比,確保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使工程造價指標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另外針對工程造價指標分析,傳統的人工操作及分析方式已無法適應造價資料分析要求,所以需要加強利用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通過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工程造價指標系統的構建,使工程造價清單審核的精準度不斷提升。
3.4實現審核業務共享
在大數據背景下,隨著網絡信息數據的海量增長,進一步促進了數據信息互聯及共享的實現,從而有效提升了各行業領域的業務水平[4]。因此可通過行業內數字信息系統及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構建信息共享系統。在網絡平臺中將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審核業務進行分享,其中包括了預結算工作經驗、工程數據、制度建設等,并利用網絡評價及討論等,對項目造價預結算實施情況進行總結。
3.5構建標準化數據管理機制
為了有效解決數據過于碎片化的問題,應構建標準化數據管理機制,實現數據信息的系統化管理。同時,可根據同類型工程造價分類,對數據進行有效劃分,并將同類數據置于同一板塊中。首先應根據一定標識對板塊中相關數據進行排序,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高級檢索,使數據實現快速收集和查詢。其次需要指派專人對各板塊數據進行管理。最后,通過拓撲數據結構的應用,對完整數據網絡進行有效構建,從而使各板塊數據之間聯系強化,防止因數據變化而導致整體與局部脫節的情況出現,使數據之間的過于分散及碎片化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4.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階段工程信息化管理要求,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和創新。因此需要對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常用方法加強了解,對審核工作重點予以明確,并對大數據技術加強應用,促進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中數據信息化處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審核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提升,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峰.大數據對提高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的價值分析[J].福建建材,2020.
[2]羅迪.基于大數據提高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價值[J].綠色環保建材,2020,No.158(04):194-195.
[3]侯杰琴.基于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要點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4):881-882.
[4]董婉華.基于大數據時代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要點分析[J].智能城市,2019(9):170-171.
作者:羅薇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