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加強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是高校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增強其力度和溫度,是高校黨建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質量的有效路徑。通過加強學習,強化政治認同,助力大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初心”感知;注重思考,內化于心,助力大學生黨員實現自覺的“初心”養成;注重實踐,知行合一,助力大學生黨員進行積極的“初心”實踐;悟字為要,外化于形,實現大學生黨員進階的“初心”升華。
[關鍵詞]初心教育;黨員;黨建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要求,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要求。大學生黨員作為黨的事業希望的高知識群體,他們對黨的政治認同與追隨,直接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必須建好、教育好、管理好大學生黨員隊伍,這是實現大學生黨員自身成長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在使命。把初心教育融入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全過程,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加強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充分體現,契合了加強對高校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的時代訴求。要引導大學生黨員深刻領悟黨的“初心”和“使命”,進而通過“初心”感知、“初心”養成、“初心”實踐、“初心”升華,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一、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生黨員不僅是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也是黨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儲備力量。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的好不好關系著黨之大業,國之大業。目前大學生黨員隊伍總體是好的,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少數大學生黨員政治認知水平尚處于淺表層面。大學生黨員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總體上是堅定的,但有一部分大學生黨員對于具體信什么,怎樣落實到行動,概念有些模糊,特別是對于部分理工科的大學生,平時忙于專業學習,對于政治理論的學習存在忽視的情況,甚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某些大學生沒有形成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政治觀,也沒有形成成熟的社會主義思想意識。一些大學生政治認知直觀化、淺表化,入黨動機不純,對加入中國共產黨存在盲從心理和個人功利主義的傾向。二是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管理存在一定不平衡,重發展輕教育。從目前高校黨建工作來看,隨著黨員發展的規范化管理,黨員發展程序從源頭的對象考察、過程中的發展、黨員材料的歸檔整理都進行了量化和規范化的要求,黨員素質和整體質量不斷提高,高校黨委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不斷使大學生黨員培養、考察、發展各個環節實現了規范化。從黨員發展這個環節來說,不論是基層黨組織還是大學生黨員自身都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但從實際來看,大學生黨員隊伍中“入黨前跑步走,預備期踏步走,轉正后原地走甚至退著走”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除了大學生黨員自身要求有所降低之外,高校對大學生培養教育過程中,組織生活質量不高,形式呆板,缺少活力和吸引力,對大學生黨員的學習引導還沒有達到往深里走、教育管理尚未收到往實里走的良好成效,這也是高校黨建工作者必須思考和重視的因素。
二、新時代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實現路徑
(一)學字當頭,強化政治認同,助力大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初心”感知大學生正是世界觀形成的時期,大學生世界觀的好壞,對社會主義事業非常重要。大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大好時機,不僅要注重專業的學習,還要追求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進步。大學生黨員相較于普通大學生而言,最大的特質在于其自身的政治性,就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要引導其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綱領的學習和領悟,助力大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初心”感知。通過堅定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牢記作為一名黨員的政治要求和時代使命。大學生黨員正處于由學校生活向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社會閱歷和政治經驗欠缺,其成長還需要一個過程。閱歷和經驗的不足需要學習的補充完善,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各方面素質,特別是自身政治素質,從而實現各方面素質更充分地發展。當然,大學生黨員的政治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要形成正確的政治認同,關鍵靠教育。要加強對大學生黨員正確的政治價值觀教育,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提升政治思想素質,產生較高的政治認同。第一是要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特別是加大對黨章黨規黨紀的學習力度。大學生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和追隨來自于對黨章、綱領和精神的理性認識。這種理性認識是基于對黨的深入了解和準備把握,只有深入地、實實在在地讀透,百分百地接受黨章的內涵、黨規黨紀的重要意義,才會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判斷。對黨性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帶領大學生黨員學原文、讀理論,也要結合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切身利益的感受,結合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和國際形勢的對比,引導大學生黨員正確認識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增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認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化主義理論體系、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認同,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領導地位的認同,進而增強對黨的歸屬感,自覺地追隨黨,從而成為黨堅實的青年群眾基礎。第二是要注重對大學生黨員黨史的教育的學習力度。鄧小平指出,青年人不知道我們的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不懂這個歷史,就不知道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就不知道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性。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講話時也進一步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初心從歷史中走來,使命在歷史中延續,黨史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只有回顧歷史,才能重憶來時路,才能再悟初心,進而增強大學生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形成正確的“初心”認知。第三是要加強對大學生黨員學習成果的檢驗。大學生黨員學習的理論扎不扎實,需要從學校、學院的層面加以督促和檢驗,要結合平日里的黨組織生活會進行理論知識的強化和鞏固學習,支部黨員之間進行理論知識的抽測互查,組織支部間的理論學習知識競賽和讀書分享會,調動起大學生黨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考核評優等多樣形式督促大學生黨員時時學,不斷鞏固強化,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二)思字為先,內化于心,助力大學生黨員實現自覺的“初心”養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僅要認真“學”,更要好好“思”,這是架起“學”和“踐”之間的橋梁。要把握各種講話精神的來處和本源,多問問為什么,把所學內容研究清楚、學習明白。大學生處于思維最活躍的時期,要引導他們不僅要像海綿一樣吸取知識,還要進行理性而獨立地思考,消化學習成果,把學習的成果錘煉提升轉化成思想的自覺,進而更好地指導實踐。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培訓不僅僅是創造條件給予大學生黨性教育和黨史國史知識的灌輸,也要引導大學生在充足知識儲備的前提下進行積極思考。一方面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潛能和內生動力,引導其主動思考,通過開展民主生活會、小組討論、主題演講、主題征文,讓大學生黨員寫寫自己的“初心”,寫寫中國共產黨的“初心”,首先實現大量知識的“輸入”,而后結合大學生黨員自身的體悟實現體悟思考的“輸出”,促進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要給予外在推力,建立一支專兼職的黨課專家教師,精心設計和打磨一批優質黨課,特別是增加與當代世情國情、時事熱點解讀等更加生動直觀、貼近實際的內容,賦予黨員教育培訓內容更多的熱度。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打造大學生黨員歡迎的新媒體微黨課、“網紅”黨課,增強黨課的專業性、優質性,提升黨課的高度、廣度、深度,用經典和優質的黨課等培訓內容助力大學生黨員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思考,自覺涵養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三)踐字為本,知行合一,助力大學生黨員進行積極的“初心”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黨員不僅僅是一個政治身份,更是一份承諾。作為大學生黨員要將“初心”認知落實到實實在在地“初心”實踐中去,不僅要做好自己,還要服務好同學。大學生黨員是離同學最近的群體,要發揮大學生黨員離普通同學最近,可以最直接了解普通同學需求這一天然優勢,要貼近同學,傾聽同學,了解他們的困難,梳理他們的問題,依托組織力量進行幫扶解決,主動學習,帶動工作,做模范的踐行者,成為有溫度的標桿。首先是主動學習,做學習上的楷模。大學生黨員是黨員也是學生,大學生的主業是學習,作為大學生黨員不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立場方向,也要成為專業學習、專業技能方面的佼佼者,成為學習的楷模,起到表率作用,同時能夠主動幫扶學習困難的同學,帶動身邊同學共同學習和進步,助推良好學風的形成。其次是帶動工作,成為工作的典范。大學生黨員要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甘于奉獻,積極主動幫助同學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難,普通同學不愿干、不想干的事情要搶著干、主動干,關鍵時候沖得出來,困難時候站得出來,任務面前挺得起來。支部黨員可以依托班級和黨小組成立“黨員志愿服務小組”,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成為同學認同、點贊、信服的典范。再次是樹立形象,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現的,而是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慢慢累積的,大學生黨員要多在困難和矛盾集中的地方鍛煉自己,同時也要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做好哪怕是非常瑣碎的工作,在社會實踐特別是志愿服務中經受鍛煉、磨礪意志、增長才干。作為大學生骨干,要以個人魅力帶動同學,助力學校良好班風、院風、校風的形成,不斷進行積極的“初心”實踐。
(四)悟字為要,外化于形,實現大學生黨員進階的“初心”升華黨的隊伍中始終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斗精神的青年人,這是黨歷經百年風雨而始終充滿生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生黨員要充分發揮朋輩教育的影響力,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大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一方面要增強政治站位。當代大學生特別是大學生黨員要有政治站位,一名黨員就是一名旗幟,要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充分利用線下線上等多樣形式,以主人翁的意識做正義的發聲者、溫暖的守護者和共產黨員的代言人,發揮社會正面效應,發出模范先鋒“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另一方面要有政治作為,要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發揮自身“土著”“原生”網民的優勢,去烏煙瘴氣、涵養浩然正氣,去沉沉暮氣、發蓬勃朝氣,維護網絡清朗空間,讓正能量感染、鼓勵更多人。
[參考文獻]
[1]李潔,唐鑫.高校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8(2).
[2]吳焰輝,歐陽秀敏.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黨員教育價值探新[J].高教學刊,2018(20).
[3]祁超.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高校黨員常態化學習機制建設的思考[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7(2).
[4]邱海峰.高校黨員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2).
作者:徐娜 單位: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