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業的迅猛發展造成了對土地的過度開發、對能源和資源的無節制消耗,使得人與建筑和環境的和諧共存問題面臨困窘,由此搞好綠色建筑設計已是建筑設計中的重中之重,對綠色建筑設計應遵從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應用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基本原則,設計階段
1搞好綠色建筑設計要遵從的基本原則
1.1親和自然、以人為本的原則
要搞好綠色建筑設計,首先要遵從以人為本、親和自然的原則。從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整體環境出發,在設計中要為人與建筑、自然三者之間搭建一個相互融合、相互優化的綠色生態共同體。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堅持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為人們創造出一個具有優質空氣質量、適宜的濕度和溫度、良好的采光通風和良好的視聽環境、健康舒適綠色環保的生存空間。在設計中既要考慮到人對建筑物的需要,又要兼顧建筑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描繪出綠色建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前景。
1.2節能減排,優化環境的原則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使用的依賴性,提高對自然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同時要提高建筑材料的熱功效能,實現建筑保溫、隔熱和防曬,擴展對可循環再利用綠色建材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減少和杜絕建筑物建設過程中的排污,如粉塵、噪聲、有害氣體、輻射等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使得整體設計得到一個最佳的環境生態效應。
1.3先進智能,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通訊網絡信息自控技術的發展已滲透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先進智能與綠色生態相結合的建筑設計,大大提升了人們家居的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綠色建筑設計要有預見性的估計到現在使用與未來利益的共享、近期規劃與遠期擴展的結合,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手段。
2綠色建筑設計在設計階段的應用
2.1在建筑設計初設選址階段的應用
在綠色建筑設計初設階段,要嚴謹細致的勘查,認真的收集當地有關氣候、地理、交通、資源、基礎設施、人文環境的相關資料,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統籌兼顧,做好科學的選址,將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深入貫徹到初設選址階段,力求為人們構建一個出行便利、環保健康、回歸自然的生態環境。
2.2在建筑設計整體規劃階段的應用
整體規劃設計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綠色建筑的使用性能和環境效益。1)綠色建筑應與自然親和,應與環境協調,順應當地的歷史文脈,保護當地歷史文明古跡,繼承和發揚傳統古建筑的精髓。2)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注重節地節水。如結合坡地,將地下車庫、設備用房、倉儲、下沉式廣場等設計成半地下形式,這樣在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也減少了土方的開挖,同時綠色建筑設計中應考慮中水回用系統,分享灌溉、沖廁等用水與飲用水,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也降低了能耗,也達到間接減排的目的。3)結合當地的日照規律和夏季主導風向、經緯度等條件確定建筑群的整體通風和朝向,利用坡屋頂,或頂層退臺,或把較低建筑物布置于較高建筑物的陽面來取得良好的日照和建筑間距,同時考慮建筑群可采用交叉錯行排列式,充分利用山墻日照和斜向日照,既取得了良好的日照通風,又節約了用地,有效提高了建筑用地的容積率。4)因地制宜地采用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和可循環利用的綠色環保建材,同時可以考慮新風控制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綠色科技節能技術。總之不能盲目照搬和理想化采用,要使節能方案切實可行。5)加大綠化設計的力度,將景觀綠化和立體綠化相結合,利用墻體、屋頂、陽臺以及結構造型退臺搞好立體綠化,形成空中花園,既能吸附PM2.5有害氣體的侵害,又能起到除塵隔音降噪的作用。6)減少對周邊環境的負面排放,減少對原有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最終用綠色的建筑設計手段,展示出現代綠色生態建筑的魅力。
2.3在建筑設計選材階段的應用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是否能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直接關系到人與建筑的健康安全、環保問題,在綠色建筑選材時,拒絕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垃圾建材的使用,積極的推廣綠色環保可循環再利用的新型建材,如鋼材、木材等。木材是可再生資源,可自然降解,零污染,鋼材可回收再利用。盡量采用無輻射、無放射、低揮發、低活性等對人危害較小的建材,另外,對地磚、地板、油漆、涂料、粘合劑選擇時,除了考慮優良的使用性能之外,還要謹慎關注其是否有毒釋放。除此之外,還要通過嚴格把控建材的采供環節,認真的審查生產廠家的正規性和材料的環保認證資料,從根源上杜絕垃圾建筑材料流入綠色建筑的工程建造中,為打造綠色健康生態的環境,把好每一關。
2.4在建筑設計綠化設計階段的應用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注重建筑的綠化設計,擴大建筑綠化面積。提高建筑環境的綠化率,也是衡量綠色建筑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增加建筑周圍地面的綠化,在建筑室外種植灌木、草坪,可減少從地面反射到外墻和窗戶的熱量;增加建筑立面的綠化,通過種植自攀緣性植物綠化外墻,即可減少太陽的輻射,又可裝飾墻體;增加陽臺的綠化,既可使室內獲得良好的綠色情趣景觀,又美化了立面造型;增加屋頂綠化,在美化屋頂的同時,還具有保溫隔熱、降噪的作用。將景觀綠化與立體綠化相結合,既可減少太陽能的輻射,又可隔離城市的噪聲,還可吸附粉塵,同時也達到了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3結語
要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真正融匯貫通到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就必須要認真遵從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尊重自然科學選址、優化整體布局、提高不可再生建筑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推廣可循環利用和綠色環保建材的使用,減少建筑建造對自然環境的負面排放,加強建筑環境綠化,探索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路,擺脫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走出環境危機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和發展的困境,推進我國綠色生態建筑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玲.淺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6,2(28):26-27.
[2]曾建全.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四川建材,2017,43(2):3-4,6.
作者:劉宏巖 單位:山西省陽高縣建筑設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