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教師要率先垂范,用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常思民族之安危、教育之興衰、學生之疾苦,努力堅定信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而言,就是從堅持“鐵一般信仰”的維度,著力提升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旗定向性;從堅定“鐵一般信念”的維度,著力增強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堅定性;從尊崇“鐵一般紀律”的維度,著力增強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條規約束性;從強化“鐵一般擔當”的維度,著力賦予高校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履職主動性。
關鍵詞: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從堅持“鐵一般信仰”的維度,著力提升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旗定向性
1.以信仰鑄就靈魂。高校教師要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努力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分析理論的基礎之上。對此,高校教師必須在三個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在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論上下功夫。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論。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原著,從源頭上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理解。二是在學習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只有認真學好講話、全心踐行講話精神,才能稱得上具有時代精神的、合格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馬克思主義者。三是要在深入學習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上下功夫。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扎根民眾心靈的重要基石,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價值認同。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理解,我們的信仰才能自覺而穩固。
2.以信仰催生素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把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教師以身作則。一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理論學習與專業前沿知識的學習相結合,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社會知識以及管理知識體系,不斷擴大充實自身的知識面,著力塑造博聞強志的良好形象,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過程中不“觸礁”、不“擱淺”。二是把強化個人修養與培養科學的思維能力相結合,堅持學以明理、學以樹德、學以修身、學以睿智、學以致用、學以育人,以德藝雙馨感染學生,以強烈的政治敏銳目光正本清源教育學生,以昂揚明快的生活情懷開導學生,當好學生的“領路人”。三是把理論武裝與指導實踐相結合,以創新的思維、前瞻的意識、發展的眼光,研究解決立德樹人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善于運用辯證思維,透過事物的矛盾現象,認識把握教育教學發展的規律,用全面的、聯系的、發展的理念做好教育工作。
二、從堅定“鐵一般信念”的維度,著力增強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堅定性
1.堅定對實現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目前,西方敵對勢力采用“西化”“分化”“文化冷戰”“政治轉基因工程”“娛樂至死”等手段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其價值觀。這就需要高校教師以身作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中,在高校教育事業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績中,在師生看得見、摸得著的顯著變化中,強化情感認同,產生強烈共鳴,形成廣泛共識,筑牢信念之根基,引導大學生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有效抵御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不斷增強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進一步筑牢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思想根基。
2.堅定對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忠誠。歷史的經驗證明,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文化多樣、地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唯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如何衡量忠誠?主要看“五個是否”,即是否樹立“四個意識”,是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是否忠誠干凈擔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培育,貴在踐行。一是要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教育,不搞兩面派,不當兩面人。高校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以全心全意服務學生為宗旨,立足三尺講臺,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干好本職工作,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出版發表有要求。二是把“兩個堅決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要求。個人無論成長到什么地步,都離不開黨組織的培養,不管組織把你放在哪個位置,都是黨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所以要用滿腔的感恩之心回報黨組織的培養。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切工作都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做到令行禁止。
三、從尊崇“鐵一般紀律”的維度,著力增強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條規約束性
1.強化敬畏條規的自我約束。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中國共產黨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一個人如果有才無德、德不配位,就可能本事越大、危害越大。新形勢下,高校教師必須自覺加強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不斷端正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一是要在正風肅紀上做表率,要敬畏誓言、敬畏組織、敬畏黨紀,老老實實,守紀律,講規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立德樹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求真務實抓好各項工作。二是要做到“五心”,即以淡泊之心對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以進取之心對事,以平常之心對位。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教書。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金錢名利的問題上站得高一些,看得淡一些,想得通一些,做到“重利不足以變其心”“臨大利而不易其義”。三是要確定合理的“期望值”,不作非分之想,常思貪欲之害。要平衡心態,克服吃虧失衡心理,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不為錢財所動心,不為酒色所忘形,不為升遷而困擾,嚴格自律,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
2.培養令行禁止的號令意識。“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堅決,是衡量一名教師黨性強弱、能力高低的重要尺度。當前,有少數教師對學校黨政決策部署和政策規定采用實用主義態度,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變通,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針對這種情況,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強化教師的號令意識、執行意識。凡是法規制度明確規定的,都要毫不含糊地執行。要處理好無條件服從與解放思想的關系,不能以“思想開放”為名在執行政令上搞變通;處理好保持高度一致與發揮民主的關系,不能以“講民主”為名各行其是;處理好嚴守政策制度和創造性落實的關系,不能以“創造性”為名鉆空子。要帶頭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寧可犧牲個人和局部利益,也不能影響上級的決策指示規定的貫徹落實。
3.健全著實管用的長效機制。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思想教育、輿論引導、文化熏陶和典型示范等方面做工作,需要健全長效機制,努力達到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在濃厚環境中感悟,在輿論引導中啟迪。要把健全長效機制作為系統工程,增強培育踐行工作的主動性、科學性、時代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發動集體智慧,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激勵師生注重日常培育,堅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崗位上踐行,在培養人才實踐中錘煉,在教學科研服務經濟建設中檢驗,在文化傳承理論創新中體現,以個人的殫精竭慮、無私奉獻、主動作為、創新有為不斷提升高校辦學水平和層次。
四、從強化“鐵一般擔當”的維度,著力賦予高校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履職主動性
1.樹立教學育才能力強大的形象。高校教師提升綜合素質、增強能力本領,沒有捷徑可走,刻苦學習、深入思考、艱苦磨難是必由之路,即要做到格物致知。格物,就是親歷其事,親自實踐;致知,就是求得真知,把握規律;格物致知,歸納起來就是學習實踐。學習力是當今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八大本領”中第一項就是學習本領。要在提高學習力上強化自己,養成自覺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一是學好理論把方向。要真正把理論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人生追求,當成舉旗鑄魂之基、修身養德之本、履職盡責之需,當成克服本領恐慌的手段、久久為功經年積累的習慣,時刻筑牢擔當之基,能力之基,做“四講四有”“四個合格”的優秀教師。二是學好業務強素質。在學習中拓寬視野,提高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精髓要義,掌握科學思維、科學統籌的方法,增強領導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三是學好前沿求作為。要不斷學會創新思維,以前瞻的意識、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思維著力塑造博聞強志和創新思維的良好形象。
2.樹立胸懷使命意志頑強的形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心中時刻裝著學生、裝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裝著對教育事業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才能擔當時代重任,才能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養品德,才能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一是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不辱使命的擔當精神,保持不畏艱難的奉獻精神,保持不怕苦累的拼搏精神,保持不為名利的吃虧精神,強化不為名所困、不為利所擾的心態,堅持鍥而不舍激情工作,發揚“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的“四千”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二是要敢于擔當干實事,強化敬業意識,腳踏實地,勇于進取,強化應用基礎和前瞻性基礎研究,強化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研究,引領原創性成果重大突破和集成創新,進一步激發雙創活力,提高服務發展、服務民生質量,進一步優化環境、服務環境。三是要堅持事業至上,始終保持奮勇爭先的拼搏精神,對工作精益求精,勇于開拓,把工作做在高人一籌、領先一步上,努力做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
作者:祁佳斌 王華彪 劉蓓蓓 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科研產業處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