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學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加快,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經濟發展之間產生了急需解決的矛盾.本文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調查了國民的環保意識,結果表明部分市民的環保意識較薄弱.作為化學教師,在以身作則的同時,也應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關鍵詞:化學教育;生態環境;學生;環境意識
1化學學科特點與環境保護的聯系
化學學科是包括化學理論知識教育和化學實驗教育的一門課程,化學學科重點探究物質的性質、物質的化學組成和變化的規律等.中學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和生物、物理、地理等自然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1],這些學科都和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化學與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關系,一定要發揮化學教育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平時的化學教育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通過化學課堂教育,對學生的環境保護認知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后化學教育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2數據統計情況
發放120份問卷調查表,回收113份,回收率為94.17%,有效問卷110份,有效率91.67%.圖1表明有20人對化學知識非常了解,占受調查人數的18%.對化學知識了解的占到58%,還有24%的人對化學知識不太了解.這是一種無法快速改變的社會現象,因為我國還存在很多文盲,當前我國教育制度的主要內容就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相當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化學知識.人們由于可能不知道化學的重要性,所以對化學現象及問題的關注度不高,這也對普及化學知識有著很大的局限性,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提倡在中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并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間接的影響周圍的人對生活中的化學有更多的了解.非常有必要的是25人,占總人數的23%,超過57%的人認為化學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認知是有一定需要的,然而20%的人覺得無所謂.這說明人們對化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還不夠重視.人們還沒意識到化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當然還有很多人不清楚化學與環境的聯系,覺得化學就是一門單純的學科,所以也不會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環境中的問題,同時還對保護環境的意識較薄弱,就是因為人們的意識薄弱才使得我們的環境日益惡化.人們的環境保護相關化學知識缺乏,不能從化學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第1題的數據統計為:選擇A的人數為42人,選擇B的人數為45人,選擇C的人數為10人,選擇D的人數為13人,而正確答案為A.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還是不夠了解.購物袋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但有一部分人卻不知道成分,塑料袋主要成分分別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而通常我們用的購物袋、食品袋主要成分都是聚乙烯,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聚氯乙烯,這是因為人們通常會把塑料袋的成分說為其中之一,但沒有進行區分和辨別,最主要還是對化學知識掌握的不好.人們通常用以盛放食物的袋都是聚乙烯.生活中還有一些人總是說聚氯乙烯有毒,這是因為聚氯乙烯塑料中有一些有毒的添加劑,如:增塑劑和防老劑[2].這些物質會和很多食品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不用盛放食品或用以包裝.我們都知道塑料袋很難降解,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卻沒有關注到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也就是說關于人們生活的室內有哪些物質會危害健康,真正有一定了解的占到61%,這表明人們對自己生活的小環境還是比較重視的,相對而言對小環境中的化學問題掌握的較好.隨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周邊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里指的環境主要是居所和工作環境,所以人們更關注于直接危害我們健康的化學物質.室內的化學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苯并芘和放射性氡等,一氧化碳主要是來源于廚房和吸煙;居室中的煤爐灶燃燒主要生成二氧化硫;我們近年來常常提及的甲醛,則來自于泡沫塑料板、膠合板、壁紙布和一些塑料制品;而比較不被人們熟知的放射性氡是一種有毒物質,它可致癌并對生育系統造成危害[2,3].以上問題說明大部分人具備了一定基本的化學知識,但仍有待提高.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關注和重視,我國已經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教育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能夠引導下一代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認知.化學學科從自身的學科特點來說和環境保護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要在平時的化學課堂教育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知道環保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切實履行自己的環境保護義務[4],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下化學教育的社會使命.
3從化學實驗中樹立學生的環境意識
3.1化學實驗適度使用化學試劑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們可以直觀的認識到化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本里的知識點及其規律[5].教師在化學實驗中起著主導作用,不僅給學生們詳細講解化學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實驗問題,還有試劑的使用和如何預防化學實驗污染環境.化學試劑在化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化學試劑的使用量也間接的帶來環境污染.如濃鹽酸的使用和保存,在實驗過程中濃鹽酸的使用量要適當,濃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污染環境,濃鹽酸應該密封保存.教師在實驗中要注意給學生講解化學試劑要適當取用,盡可能的減少化學試劑的使用量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6,7].從嚴格意義上講,化學實驗室是校園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盡可能的減少化學試劑的使用量,同時也要要求化學實驗的實驗效果,盡量減少三廢的排放.
3.2化學實驗注意尾氣的排放
尾氣作為三廢之一,有著不可逆且嚴重的危害.廢氣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會造成人體生理機能的減弱,并且刺激眼鼻等粘膜致使患病,因此在制取氯氣時我們必須強調尾氣處理,愛護我們的環境.雖然氯氣和水能發生化學反應,但氯氣只是可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吸收的方法,而要用強吸收劑將氯氣完全吸收,通常教學中都會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尾氣.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遵循相關原則,盡量避免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4化學課外素質拓展活動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在課堂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舉辦化學與環境知識競賽[8],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生動的了解環保知識,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這種競賽或課外活動會讓學生更加直接的形成對環境保護的認知.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科技活動讓學生實施環保的行動,這些科技活動有很大的優點,內容豐富多彩,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愛護環境[9].例如,包頭科技少年宮舉辦的科技活動對廢品的重新利用,從小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因此,要多開展一些課外環保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還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保護環境的習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培養.
5結語
面對現階段我國的環境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方案,以期望對化學課程改革起到一定作用,同時希望化學教育在解決環境問題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志.論如何在中學化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J].現代企業教育,2011(21):139-139.
[2]楊金田,謝德明.生活的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84-185.
[3]毛東海,朱江,張德勝.身邊的化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76-79.
[4]陳明林.化學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05):6-6.
[5]張越人.化學教學與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N].駐馬店日報,2011-07-21(004).
[6]包新國.化學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J].林區教學,2011(12):99-99.
[7]陸金燕,謝東海.中學化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J].科學•自然,2014(32):192-192.
[8]李春蘭.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地方資源實施環境教育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9]周曉東.化學教學中環保意識的滲透[N].江蘇教育報,2013-12-27(004).
作者:丁永萍 谷中明 余海燕 郭玉瑋 單位:包頭師范學院化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