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來內蒙古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管是從微觀、中觀還是宏觀上來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總體來看仍舊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當前尚未形成技術支撐體系、尚無可以支撐其的關鍵技術、相應的法律法規等不夠完善和健全,而面對這些問題,內蒙古循環經濟要想更好的得到發展必須在此基礎上找出相應的破解對策。
【關鍵詞】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改革;技術;體系
所謂循環經濟指的就是將資源進行高效性和循環性的利用,通過物質閉環和能量的階梯使用,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進行的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一直以來都走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而這種模式不管是從當前的政策要求角度,還是從地區發展的可持續性角度來看都是不適宜的,所以近些年來內蒙古地區對于循環經濟的發展已經提高到了戰略性的地位,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找出內蒙古循環經濟發展中的不足,然后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求為內蒙古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一、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從內蒙古經濟的整體來看其仍舊屬于高增長、高收益、高投入、高排放及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其經濟的增長對固定資產的依賴較大,這種發展模式和整個內蒙古地區的人口是非常不相稱的,所以內蒙古自治區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引導下積極的采取的循環經濟發展方式,有效的環節了當前資源約束型的發展模式,不斷的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不斷的進行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首先在政策上實行了貸款貼息、產業政策的審批及核準等,其次在產業層面上建立起生態循環式的發展模式,最后在企業領域還重點培育了一批重點發展的循環經濟發展企業。
二、制約內蒙古循環經濟發展的問題
(一)當前尚未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科學技術可以說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循環經濟發展的每個環節都和污染治理、廢物利用、清潔生產等技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同時這也是促進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從理論向著實踐進行轉變的技術支撐。那么以科學技術作為支撐的體系,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撐是其發展循環經濟最大的障礙,而體系當中的資源節約技術、零排放技術、材料替代技術等的匱乏已經對內蒙古地區的循環經濟發展產生了制約,當前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所欠缺,無法和其發展的路徑相適應。1.缺少發展循環經濟必須的技術技術的匱乏是當前內蒙古循環經濟發展之后的主要原因,雖然當前內蒙古地區已經建立起了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同時還看一系列的循環技術,但是這對于內蒙古地區范圍內的工業企業來說是非常有限的,沒有辦法滿足其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2.在循環經濟上的投入力度不夠當前內蒙古對循環經濟的投入尚未達到世界范圍內的平均水平,甚至和國內的一些省份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差距,這說明了內蒙古地區對循環經濟的投入力度還是不夠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3.企業對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力度不夠雖然當前內蒙古地區在資源的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發生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總體來說,其技術相對還是較為滯后的,大多數的企業缺乏大幅度進行資源利用率提高的研發,再有其自主研發的能力也不足,在研發中基本上都是與國外的企業進行合作研發,依賴研發進口的問題較為突出。
(二)內蒙古地區當前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尚不夠合理
內蒙古地區在經濟和產業結構當中過分的重視重化工業,重工業的總產值比重超過了50%以上,而經濟增長對重化工的過渡依賴導致了內蒙古地區的能源消耗總量、環境污染逐年加重,尤其是一些內蒙古地區為了不斷的壯大地區的經濟,迫切的進行招商引資,無視環境承載力,在經濟發展上走的是粗放型的道路,這使得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另外內蒙古地區的輕重工業在結構上還存在著嚴重的比例失調問題,當前內蒙古的很多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工業園,但是其卻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這對于內蒙古地區的經濟結構和工業產業結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其循環經濟發展無法得以良好的進行。
(三)內蒙古地區缺少循環經濟發展所保障的法律法規
當前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相應的法律法規主要表現在國家和地區兩個層面上,從國家層面來講,當前國家的法律當中雖然有了一部分利于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但是尚處于初級階段,和循環經濟發展的需求有著很大的差距。而從地區的層面上來看,地區所建構的法律法規在操作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創造性的立法較少,沒有全局的觀念。另外從當前現有的法律來看,其系統化的程度不夠,例如《情節生產促進法》當中的很多規定都是圍繞企業如何進行清潔生產設立的,其中的循環經濟理念并不占主導地位,而是輔助性的地位,這就使得循環經濟尚未在法律體系當中形成系統化,而處于輔助的位置。
三、加快內蒙古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的舉措
(一)不斷完善相應政策,有效的支撐循環經濟發展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政策框架主要包含了四個方面,那么在市場政策方面需要完善響應的稅收政策,從而實現稅收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調節和職能作用;在市場創建政策方面需要建立起綠色的核算體系,引導內蒙古地區不斷的走向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道路;在規章制度建設方面,應該注重建立起具有實操性的內容;在公眾參與政策方面應該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從研發到最后的處置過程都要和環保要求達到契合。
(二)構建出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本文所構建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政府,政府需要發揮出其在體系當中的主導作用,和科研單位、高校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最好是組建出相應的科研小組,為技術體系構建夯實基礎;第二個方面是設立專項的技術研發基金,基金主要用于進行節能、節水、新材料、生態等技術的研發;第三個方面是建立其技術咨詢服務和信息體系,面向社會發揮循環經濟發展領域的信息.
(三)以大企業為核心建立產業集群
內蒙古能源資源相對較為富集,這對產業集群的形成來說有著絕對的優勢,那么我們可以考慮以大企業作為核心,根據循環經濟理念去構建產業集群。首先所建立的集群內部需要有大企業或者是大型的集團作為依托,然后有步驟的逐漸推進,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其次對水資源等要實行產業集群的統一化管理,建立起相應的產業額布局和制度;第三要將產業集群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接合在一起,不斷的引導產業集群以循環經濟理念去發展。
四、總結
近些年來內蒙古地區依托自然優勢、資源優勢走上了經濟飛速發展的道路,但是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大量廢棄、大量消耗等,而這種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實際上對于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是非常不利,故走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將是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內蒙古地區的循環經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舊存在著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尚不合理、尚未形成相應的技術支撐體系、缺少保障其發展法律法規三大問題,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措并舉,以政策完善、、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構建、以大企業為核心建立產業集群來實現。
【參考文獻】
[1]侯俊芝.咚阿思根.內蒙古能源現狀及產業格局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03):80-81.
[2]張超.內蒙古發展循環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濟.2010(05):55-57.
作者:楊艷 單位:鄂爾多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