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做好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新經濟形勢的發展,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迫切要求企業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論文立足經濟新形勢視角,以某企業為例,詳細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以此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企業;內部控制;財務風險
1引言
我國經濟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受肺炎影響,世界經貿環境不穩定性增加,國內經濟循環面臨多重堵點,重大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基于復雜的市場環境要求企業必須認清形勢,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新企業制度的實施,暴露出企業內部控制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財務人員加以正視。
2某企業概述
某企業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從事文化旅游開發的企業。截至目前,企業業務已經遍布我國20多個大中城市,擁有31家分公司。受肺炎疫情影響,企業發展遇到巨大困難。尤其是肺炎疫情對旅游產業的影響較大,導致企業出現短暫性虧損。但是與其他企業相比,某企業的發展情況比較理想,其根源于企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擁有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模式,尤其是2018年企業實施ERP系統,標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現信息化模式。結合實踐調查,目前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以下成效:一是企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組織架構體系。目前,企業已經形成了以企業董事長為組長、副董事長為副組長的內部控制領導管理小組,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統一領導。二是為防范財務風險,加強內控管理,企業專門拿出200萬元用于對財務信息化平臺進行改造升級與維護。例如,2019-2020年連續2年企業都會拿出一定資金用于維護ERP系統。三是更加重視內部控制工作的宣傳,打造濃厚的內部控制文化。
第一,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有待完善,家族式管理現象突出。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企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是某企業仍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例如,根據調查企業的19家分公司都是由管理者的近親屬管理,這樣一來在具體的內控建設上必然會存在產權界定不清及組織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導致企業的權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制衡。企業在進行某項決策時,可能會觸及小部分群體的利益而導致正確的決策無法實施。剖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成員的內控意識較為淡薄,他們意識不到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或者內部控制的建設是針對企業員工而言的,對于近親屬管理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第二,內部控制活動的監督不到位,存在賬目不實問題。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吸引社會投資者資金的重要舉措。但是根據調查,目前企業在內控活動上存在監督不到位、賬務不實的問題:首先,企業的采購業務缺乏計劃性。對于某企業而言雖然其業務主要是服務業,但是其后勤采購量也比較大。然而企業在物資采購時缺乏計劃性,導致物資采購數量難以滿足實際要求。以旅游服務中的帽子采購為例,企業在采購帽子時缺乏對本企業年度業務量的分析,結果導致所采購的帽子數量過多,占用企業大量資金,增加企業融資的成本。其次,缺乏對財務賬目的監督,導致企業賬實不符。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企業的賬目與實際財務支出存在較大的差異,一方面是企業管理者沒有將公司資產與個人分離,導致賬目管理比較混亂;另一方面是沒有定期對財務信息進行核對,導致諸多財務信息丟失。第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導致財務信息反饋滯后。及時掌握財務信息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舉措,目前企業在信息管理上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例如,雖然企業已經建立了ERP系統,但是其在使用上卻沒有給予重視,導致企業的財務信息仍然采取傳統的書面反饋的方式。例如,企業出現經濟業務后,往往是經濟業務的承辦人將信息傳遞給企業財務人員,而忽視了ERP系統的應用。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例如,各地的分公司仍然采取獨立核算、獨立運行的方式,一般在年末將利潤上繳集團,這導致企業集團難以掌握各分公司的實際財務信息,難以制定科學決策。第四,缺乏內部審計機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不完善。由于影響內部控制的因素較多,需要構建相對完善的內部審計機制強化對企業進行內控管理。但是據調查,當前企業沒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導致企業的內控活動處于零監督狀態。例如,企業的財務工作只是為了滿足稅務部門的檢查而開展自查,這樣的檢查方式必然容易出現會計舞弊現象。另外,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也不完善,最突出的現象就是忽視對內控問題的整改,導致內控缺陷長期存在。例如,為提高企業發展質量,企業于2019年末對財務報表進行自檢,對各部門進行績效評價。通過檢查發現企業在報賬環節存在不規范的問題,例如,公司業務人員報賬發票內容與實際業務行為不符。
4問題的解決對策
4.1加強內控宣傳工作,提高企業管理者內控意識
某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因此,對于企業而言關鍵舉措就是轉變財務管理模式,加大對內控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內控意識,尤其是要提高企業管理者的內控意識:首先,企業要加大對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讓內控建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尤其是“金稅三期”系統的應用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實現了對企業財務的動態化監管。因此,企業需要強化宣傳,讓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其次,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隨著新企業制度的實施,尤其是電子發票制度的全面實施,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加強學習,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從而有效防范風險,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水平。
4.2強化內控活動,做好財務賬目管理
一是企業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保證各項業務符合企業戰略的要求。例如,企業要做好物資采購工作,將物資采購與市場銷售相對接,保證庫存管理模式的最優化,避免因物資采購不合理而占用企業大量資金。二是要做好賬務管理工作。賬務管理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對于某企業而言需要做好賬務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做好固定資產核算、應收賬款催繳等工作。三是企業要做好各項財務檔案的管理工作,保證后期有賬可查。
4.3優化ERP系統,構建財務信息共享平臺
針對某企業ERP系統應用實效性不強的問題,其要進一步對ERP系統進行優化,深入挖掘ERP系統的功能,以此達到高質量的內控建設要求:首先,某企業要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避免因部門問題導致財務信息分散管理。為構建相對完善的財務信息系統,企業必須加強對ERP系統的推廣,保證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處于ERP系統管理范圍。其次,某企業應結合ERP系統使用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網絡環境建設,為ERP系統應用提供相對完善的網絡環境;第二,做好相關權限控制,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的安全。企業要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賦予相關人員一定的權限,例如,企業銷售人員具有登入ERP系統傳輸財務數據的權限,但是其沒有修改財務信息的權限。
4.4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優化內控評價體系
為避免內部控制流于形式,某企業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要賦予內部審計機構獨立的監督審計權。企業不同于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不會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因此,考慮各種因素,某企業權衡利弊,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崗位,內部審計崗位由專業能力強、業務素養高的人員擔任,并且內部審計人員直接由企業管理者領導。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效性。二是某企業要優化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加大問題整改力度。企業要重視內部審計評估報告,對內部審計反饋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將問題整改落實到內部控制的體系建設中。例如,對于發票與實際業務不符的報銷行為要給予報銷人、賬目處理人相應的處罰,以此保證內控的效果。綜上所述,基于我國經濟新形勢發展,某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企業通過實施改進后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僅有效地防范了企業財務風險,而且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段羿帆.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及解決辦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2):108-109.
【2】張靜.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財會學習,2020(30):197-198.
【3】李文.經濟新常態下零售連鎖企業內部控制的提升對策[J].會計師,2020(6):58-59.
作者:史勇 單位:河北演藝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