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的產業園總體規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沿海某城市的產業園區為例,闡述了園區內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泥處理項目、爐渣綜合利用項目、污水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糞便處理廠、危險廢棄物填埋場及園區管理與科教中心等項目在進行園區總體規劃時所考慮的因素、遵循的規劃設計原則,以及結合自然地勢、項目周邊市政道路條件、當地主導風向等條件,對該產業園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介紹了在進行豎向規劃設計時,考慮多方限定因素,力求最大程度地降低場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從而最終確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標高及場地平整方案;提出了在進行山區類的項目規劃時,平面規劃與豎向設計必須同時重點考慮,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產業園;總平面設計;豎向設計;規劃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倡導及大眾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由之前的簡單處理、單一處理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多元化、集中化、規模化處理,最具代表的就是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誕生,它涵蓋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餐廚垃圾處理、爐渣綜合利用、糞便處理、滲瀝液處理、衛生填埋場、環保宣教中心等。目前由于城市化問題、土地問題、環保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日漸突出,因此占地較大的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產業園布置在城市周邊的山區地帶也就成為一種必然。而在山區進行項目規劃建設時,除考慮在平原建廠所需的基本因素外,還要著重考慮山區建廠時所產生的土石方工程量、園區進場道路設計坡度的合理性、山區防洪設計、水土保持等因素。以沿海某城市的綜合處理園區為例,就總體規劃及豎向設計所考慮的因素及期望達到的目的進行簡述。
1總平面規劃原則
在進行園區總體規劃時,首先應考慮園區內各項目的工藝特點及各項目之間的物料供需關系,以及按照國家規定的防火距離要求,同時,還需遵循以下原則:①滿足項目建設用地和交通運輸的要求;②實現功能分區,同類設施集中布置,降低運營成本;③遵循循環經濟理念,實現園區內物流、能流、水流的循環利用;④實現車流、人流分離,避免相互干擾,降低事故隱患;⑤考慮風向、地勢、道路布局等多種因素,實現最優布局;⑥節約用地、美化景觀環境,提高園區的觀賞性;⑦遵循遠近結合、就近布置、盡量少占或者不占耕地。
2總平面規劃設計
在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產業園中,垃圾焚燒發電廠是整個園區的能源循環利用的中心,同時也是園區內投資及處理規模最大的項目。因此在進行園區整體規劃時,優先考慮焚燒廠的布置。原生垃圾經焚燒處理后產生的余熱用來發電,在滿足園區自身電力需求的前提下多余的電量可上網,并入國家電網,產生經濟效應。該園區內規劃2個焚燒發電廠,即焚燒發電一廠與焚燒發電二廠。2個項目的處理規模均為2250t/d,考慮項目實施的先后順序及項目投資的合理性,焚燒發電一廠的建設要早于焚燒發電二廠。因此在進行總圖布置時,將焚燒發電一廠布置在地勢條件較好,土方工程量較小的地勢平坦地帶,將焚燒發電二廠布置在了地勢條件較差,土方工程量稍大的山丘地帶。焚燒發電一廠與焚燒發電二廠均緊鄰園區運輸主干道,有利于交通運輸的需求以及園區的對外宣傳展示。園區內的污泥處理項目(250t/d)及禽畜尸體處理項目(100t/d)均需要來自焚燒處理廠的蒸汽以滿足自身的處理工藝需求。為降低運營成本,節省管線投資,降低蒸汽運輸過程中的熱損耗。在進行總體規劃時將這2個項目緊鄰垃圾焚燒發電一廠布置。同時綜合考慮當地主導風向及這3個項目各自的運輸量,最終將污泥處理項目及禽畜尸體處理項目一起布置在了焚燒發電一廠的北側,與焚燒發電一廠僅一路之隔。生活垃圾經焚燒后會產生約25%的爐渣及5%的飛灰,其中,爐渣經二次加工后可用于制磚,一般作為建筑材料來外售。飛灰由于是危險廢棄物,只能經固化后進行深填埋處理。出于項目之間的銜接關系及各自項目工藝特點的考慮,結合現狀自然地勢及規劃標高,將爐渣綜合利用廠(1300t/d)布置在了對地基承載力要求不高,需進行局部回填的焚燒發電一廠東側,將危險廢棄物填埋場(400t/d)布置在了南北側環山,東側場地經回填后其設計標高高出自然地面約10m,西側敞口、中部低凹的馬蹄形盆地地帶,該區域位于焚燒發電一廠西側,且位于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是填埋的理想場所。污水處理廠(1200t/d)是整個園區的廢水處理中心,各廠產生的廢水均需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為節省管線投資,降低運營成本,將污水處理廠布置在園區的幾何中心位置。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標高較周圍其他項目的設計標高低2.0~3.0m,以便于各廠廢水的重力自流。餐廚垃圾處理廠(1200t/d)及糞便處理廠(400t/d)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50%~60%的廢水,其廢水量占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的67%以上。因此應當緊鄰污水處理廠布置。餐廚垃圾運輸車及糞便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沿途滴漏,為減少園區內受污染道路的范圍,將這2個項目布置在園區運輸主干道的上游。從園區運輸主干道上引條支路通向這2個項目廠區。園區管理中心及環保教育基地布置在高壓線架空橫穿、自然地勢較低、園區上風向、緊鄰園區出入口位置的山腳地帶。由于該區域有高壓線架空橫穿,受國家電力規劃條例規定的制約,相對于布置工業廠區而言,此區域更適合布置如管理區之類的民用項目。高壓走廊下面布置景觀綠化及停車場既能美化環境,調節廠區小氣候,同時又可滿足場內及外來車輛的停放要求。而且,該區域緊鄰園區進場道路,又處于進場道路上游,將園區管理中心及環保教育基地布置于此,既能方便對園區內的管理,同時又方便園區對外的聯絡及宣傳。
3豎向設計原則
1)設計結合自然,充分利用地形、改造地形,使場地的豎向設計與總平面布置相協調,以滿足生產及運輸要求。2)多方案優選削山填谷的場地平整方案,以減少土石方工程量、邊坡支護工程量,減少對自然山體的破壞;場地內土石方量基本平衡,以減少廢棄土石的堆置對自然地表的改變。3)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優化邊坡支護設計,作好水土保持工作,確保邊坡穩定、安全可靠、經濟可行。4)充分考慮區域地形及氣象條件,設置防洪措施,滿足防洪要求,確保工廠防洪安全。
4豎向規劃設計
該園區的場址位于山區丘陵地帶,廠區范圍內自然地勢高差變化較大,其自然地勢標高為225.0~140.0m。由于園區內項目較多、項目之間聯系較為緊密、項目占地均比較大(園區總占地約120hm2,園區內各項目平均占地約7.33hm2)。在進行豎向設計時,考慮項目場地采用削山填谷的平整方式,以獲取足夠尺寸的場地。由于距離園區最近的市政道路位于園區約1km的山腳位置,該市政道路的標高約為100.0m。根據國家相關道路規范要求,通過反算,得知園區的最大設計標高約為170.0m。根據此標高,園區內最大挖深約50.0m,最大填高約30.0m,挖填高度合計80.0m。為適應地形,減小土石方工程量,節省工程投資,園區內豎向布置采用階梯式;自北往南,根據山體自然落差,結合上面反算的最大設計標高,園區內共設置了3個臺階。其設計標高分別為170.0、165.0、150.0m。經估算,廠區范圍內總挖方量約為3.0×106m3,總填方量約為2.0×106m3。多出的土方業主已協調至位于該項目附近的一個市政道路項目的路基填筑。結合自然地勢及周邊市政條件,該園區的豎向布置采用階梯式的布置形式既滿足了使用要求,又能與周邊市政道路順暢銜接,同時還減少了土石方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資。在豎向設計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防排洪、擋墻邊坡處理、相鄰車間位于不同臺階的高差處理、合理開挖方案、水土保持等均屬具體技術措施問題,在此就不一一闡述。豎向設計作為園區總體規劃(見圖1)時的重要補充,特別是在自然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區建廠時,建、構筑物及配套設施位置的確定,除與符合設計要求的平面位置有關外,還受豎向標高關系的制約。所以,在考慮場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時,必須兼顧“平面”、“豎向”在布置上的要求,統一考慮和處理設計過程中的問題,才能保證生產項目的安全使用和基礎建設的合理性、經濟性。
5結束語
生活垃圾循環經濟產業園是通過將居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實現土地的集約化使用,物質和能量循環利用,同時便于設施的統一管理,減少設施的征地拆遷難度,為城市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科學、合理地規劃綜合處理園區對指導園區的建設意義重大。在園區總體規劃時,特別是在項目占地較大、所在位置自然地勢相對較復雜時,在進行總平面設計時一定要考慮總平面設計能否滿足豎向設計,同時,在進行豎向設計時也要考慮豎向設計能否在總平面設計中體現。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切不可單一考慮.
參考文獻:
[1]鄧成.城市固廢綜合處理園區規劃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12,20(5):21-23.
[2]吳學龍,姜建生.環境園:破解城市生活垃圾難題之路[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9(5):26-29.
[3]雷明.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4]井生瑞.總圖設計[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2.
作者:張洋 單位: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