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的主要目標與任務。作為素質教育之一的美育是需要從小培養并不斷滲透的,而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啟蒙時期,在這時候對幼兒進行正確的藝術教育,將會有效提高幼兒美育教育的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將幼兒的藝術教育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行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促使幼兒藝術水平的全面發展,還能充分踐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對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進行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
一、幼兒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進行藝術教育的場所具有局限性
幼兒正處于接觸社會的初期,生理上以及心理上也都處于發展的起始階段,因此,幼兒的興趣比較廣泛,幼兒天生對藝術比較敏感,比如他們喜歡唱歌和跳舞。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白,因為這些藝術會讓他們感覺到快樂,所以他們才需要、他們才喜歡。但是在目前的幼兒教育中,教師卻以保護幼兒安全的理由將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場所局限于室內,使幼兒失去了接觸自然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最佳途徑。因此,在室內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二)進行藝術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
在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幼兒雖然年齡比較小,但他們也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幼兒感受美、體驗美,進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的能力。在目前的幼兒藝術教育中,教師將學生局限于教室內,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教師教學手段的使用,所以教師通常會采用演示的辦法,讓幼兒以模仿為主,按照教師的思路來表現藝術行為。這樣一來,就不利于幼兒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也不能充分保證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質量。
(三)進行藝術教育的目的不純粹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表演活動、集體比賽等都是幼兒展示才藝的舞臺,也是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這種比賽或者活動卻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師曲解,幼兒園為了整體形象,教師為了節目質量,就會使用大量的時間來編排節目、練習節目,但是幼兒卻在這種強制的練習中叫苦不迭。因此,進行藝術教育目的不純粹不僅不能真正實現幼兒園舉辦活動的初衷,還有可能打消幼兒內心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幼兒喪失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情。
二、幼兒藝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幼兒園美術活動真實化
教師應該明確,幼兒的美術表達是一種自我行為,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就要以鼓勵為主,引導幼兒去自我發現、自我創造。首先,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從他們喜歡的事物來進行教學切入,教學效果自然會事半功倍。其次,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社會實踐,社會與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場所,他們對幼兒心靈的啟迪是教師教學所不能比擬的。最后,教師還要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鼓勵他們將自己所見、所想勇敢地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實現美術活動的真實化,藝術教育的生活化,進而提高幼兒的藝術綜合素養。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簡易化
音樂是一門比較復雜且高深的藝術,以幼兒的年齡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幼兒園教師要將音樂簡易化,以游戲為主,將音樂滲透于幼兒的日產生活中,以激發幼兒的共鳴。而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重在培養幼兒的節奏感,通過節奏感調動幼兒的情緒,促使他們活躍思維,表達自我情感,在實現幼兒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
(三)生活活動藝術化
前面我們提到過,藝術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換句話說生活處處皆藝術。所以,對幼兒進行生活化藝術教育的最主要辦法就是將幼兒的生活活動藝術化。可以將美術、音樂等藝術形式融入到幼兒的生活活動中去,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藝術的影響,從而實現藝術教育生活化的教學目的。比如,可以將幼兒園中的午睡鈴聲換成輕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被喚醒,保持美好的心情。
參考文獻:
[1]屈格:芻議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J].幼兒教育,2016(30):141-142
作者:何苗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藍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