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過渡期護理的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患者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目的::探討過渡期護理在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患者中的應用。方法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實施電話隨訪和門診隨訪,觀察組實施過渡期護理,比較兩組干預15天后對治療效果、治療的依從性、有無不良反應發生。結果結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論結論:::過渡期護理應用于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患者使其不良反應減少,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關鍵詞】過渡期護理;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
過渡期護理是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設計,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得到不同水平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是連續的護理行為[1]。精神分裂癥患者常由于缺乏自知力,病情變化,家庭藥物管理不當,常會出現藥物過量,危及生命,經急診送至重癥監護室搶救治療,在生命體征等平穩后,會轉至精神科進一步治療,這就需要醫院里多科室的轉換和協作。加強科室間醫護人員的有效溝通、家屬和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通過關注過渡期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保證患者安全,提高護理質量[2]。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癥藥物過量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42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46.54±3.78歲)。納入標準:(1)符合國際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2)年齡18-60周歲。將76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于患者轉科當天對患者、家屬實施常規性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包括:轉出的科室、物品的管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過渡期護理,具體如下:(1)成立過渡期護理小組,由科室主治醫師、護士長、責任組長組成,主治醫師、護士長負責定期組織護士及醫師進行討論,并解決過渡期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過渡期護理的內容:①患者轉科當天對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知識健康宣教;②建立轉科交接單,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歷資料、生命體征、管路、檢查報告等,由護士護送患者至轉入科室,并與轉入科室責任護士詳細交接,并在轉科交接單上雙簽名;③護理會診:對存在的護理問題不能解決,如呼吸道的管理、、特殊感染患者排泄物和管路的管理等,由ICU高年資護士指導;④工作隨訪,分別在轉科第3天、第7天和第15天與轉科患者的責任護士、家屬聯系,做好藥物濃度復查,觀察患者意識、情緒的變化,精神藥物的管理、健康宣教。隨訪過程中詳細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
2討論
2.1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指導的必要性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進行性惡化的慢性遷延性精神疾病,具有高致殘致死率和高復發率[4]。精神分裂癥的健康指導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還應延續到出院后的隨訪和指導。有研究證實[5],過渡期護理可有效獲得家屬及患者對治療和藥物管理的配合,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6]。通過上述研究表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從76.3%提高到97.4%。
2.2過渡期護理加強了病情觀察,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和解決臨床護理問題
過渡期護理加強了科室間的溝通,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進行動態把握和反饋,根據實際病情有計劃的實施治療和護理,并對患者實施更為人性化的指導和宣教[7]。上述研究表明:通過緊密合作,患者的不良反應明顯減少。
2.3過渡期護理增加了科室之間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協作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慢性、遷延性的重性精神疾病,需要各類抗精神病藥物的長期服用,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家屬提供延續、專業的護理指導和藥品管理知識,對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過渡期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促進疾病康復。
參考文獻:
[1]單偉穎,李青,郭金玉.過渡期護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84-286.
[2]莊一渝,韋秀霞,彭劍英,等.ICU過渡期護理臨床實踐與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2):211-215.
[3]張明同.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81
[4]MullerR.Managedcareconsiderations.Optimalpharmacotherapyofschizophrenia[J].ManagCare,2014,23(4Suppl1):4.
[5]許穎琪.延續性護理對提高肺結核治愈率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320-1321.
[6]黃先娥.延續性護理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2):20-22.
[7]于挺敏.臨床醫生應重視藥物過量性頭痛[J].ChineseJoumalofPracticalIntemalMedieine,2010,30(6):504-506.
[8]鄔青,薛小玲,趙鑫,等.冠心病患者實施過渡期護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931-1933.
作者:王馥循 陳海勤 單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