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白內障作為現代社會中致盲的一種主要眼部疾病,采取手術治療方式治療白內障患者是最有效、最合理、最科學的臨床方式。根據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治愈難度大,治療效果并不明顯。糖尿病會造成患者新陳代謝功能的下降,抗感染功能以及機體修復能力的降低,增加手術治療的風險。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白內障發病率偏高,發病期早,發病速度快,術后感染率較高,脫水嚴重。為有效減少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人員需要采取綜合護理措施。筆者從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所有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6例作為觀察對象,分別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和綜合護理措施,對護理效果進行研究,現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從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所有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6例患者作為護理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5.7±2.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患者空腹血糖在住院治療期間檢測值在10.89~23.19mmol/L的范圍之間。86例患者采取單眼手術,采取表面麻醉方式進行麻醉,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加人工晶體移植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治療方法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緊張心理;在術前二天內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抗生素眼藥水點滴;術后叮囑患者禁止進行過激運動。
(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措施。①心理干預:患者在入院救治后,護理人員需要進行有效溝通,加強術前訪視,針對本院的治療環境、責任護理、主治醫師以及規章制度等進行詳細介紹,對患者加強心理疏導,防止患者因過度緊張而影響治療效果。②術前準備:護理人員要根據醫囑,在術前兩天內,對患者進行抗生素眼藥水點滴,每天四次,術前日沖洗淚道,手術當日洗眼、包眼,以此有效降低手術感染率。③血糖控制:每日測三餐前、22:00血糖,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血糖的變化,做好相應的記錄。④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多休息,宜取平臥位或側臥位,叮囑患者切不可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暢,向患者講解有效的護理方式;監護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掌握患者的機體康復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眼睛脹痛、嘔吐、惡心等癥狀,一旦發現上述癥狀,及時告知醫師并進行有效處理。⑤眼部護理:予戴眼罩保護術眼,注意眼部衛生及安全,叮囑患者切不可擠壓或是觸碰術眼,護理動作輕柔。
3.統計學意義:
所有數據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利用(x珋±s)來表示組間的計量數據,利用t檢驗計量資料。
二、結果
1.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入院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并不明顯,無可比性(P>0.05);對照組患者的術前血糖以及術后血糖水平比觀察組要高,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兩組患者護理情況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9.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58%,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6.05%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7.67%,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屬于白內障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是人類在老化過程中,機體的新陳代謝機能、人體的吸收消化功能等在不斷地下降,從而造成晶狀體的營養不足,晶狀體的組織發生變性[3]。而糖尿病屬于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因為胰島素的不足,患者的血糖偏高,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混亂,造成患者微血管病變,例如肢體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使得老年性白內障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上升。老年白內障伴有糖尿病,對老年人的生存質量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治療壓力增大。因此在白內障手術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才能確保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首先,護理人員要明確患者的護理具體需求,并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護理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醫療設備的先進性、手術操作要點、主治醫師的實際手術水平、術中注意事項、視力預計康復進程以及手術出現的各種反應等,以此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懼心理,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以此提升手術的配合依從性;讓患者基本掌握糖尿病的具體病情、治療方式等相關知識,從而確保患者能夠安全度過手術期。在手術前半小時內,對患者注射0.1g的苯巴比妥鈉注射液,讓患者穩定自身的情緒。按照患者血糖測試水平結果,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有效地調節和控制;按照醫師的醫囑給患者胰島素,或是采取口服降糖藥物,將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8.30mmol/L以下,然后對患者行白內障治療手術。護理人員要保證病室的整潔、安靜,空氣的清新,病室內濕度、溫度的適中。術后嚴格預防可能會導致眼內壓波動的所有事件,如觸碰、外力按壓術眼,揉眼或是長時間低頭、提拉偏重物體、屏氣用力排便等;還要叮囑患者要戒煙戒酒,多食用新鮮瓜果蔬菜,避免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反應,對患者及時進行安撫;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對患者進行血糖監測管理,根據患者的機體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并注重降糖藥物的合理使用,以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患者術后視力恢復、傷口的愈合至關鍵性的影響。此外,護理人員要進行并發癥預防和觀察。
(1)眼內炎:術后,因為細菌感染或霉菌等引發眼內炎,這是術后比較嚴重的一種并發癥。通常情況下發生在術后的二至三天以內。所以,要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情況,觀察患者眼睛前房是否出現黃白色粘稠性分泌物,患者眼瞼、球結膜以及角膜是否出現水腫情況[8]。一旦發生上述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師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積極、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強化患者注意眼部的衛生叮囑患者禁止揉眼,防止贓物進入眼中;合理食用含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為機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抗感染能力。由于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后,免疫功能不斷下降,更需要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
(2)人工晶體移位: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降低患者的身體翻動幅度,防止眼部的震動,避免人工晶體的偏位或是脫至玻璃體中;患者要慎用擴瞳藥物或是解痙藥物。
(3)眼壓增高:患者每天要進行眼壓水平測量,觀察患者是否發生眼脹、頭疼、惡心、嘔吐等癥狀。一旦發現上述眼壓增高癥狀,護理人員就需要根據醫囑給患者使用降眼壓藥物[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綜合護理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05%,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58%高于觀察組的9.30%,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住院時間比觀察組要多,差異明顯(P<0.05);對照組術前血糖以及術后血糖水平比觀察組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四項研究結果和相關醫學文獻報道吻合。綜上,強化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綜合護理,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能夠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減少并發癥發生率,達到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周學瑞 李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