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整體護理普外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普外科患者作為主要觀察對象。以護理方法的不同為依據將8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41)及實驗組(n=41),常規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51.5±11.2)歲,該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22~85歲,平均年齡(53.5±14.5)歲,該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兩組患者在實施性別及其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主要護理方法
常規組采用抗感染、嚴密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改善情況等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心理護理。相關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并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而容易出現焦躁、緊張以及恐懼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有效的解決患者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對其進行安慰,以緩解患者緊張、恐懼以及焦慮的情緒,從而使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加強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及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對各種注意事項、疾病知識以及日常生活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認真、詳細的講解,以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了解。
(3)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充分準備好手術要用的物品,手術時要密切配合醫生,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對術中運用到的各種器械進行熟練的操作,并做好手術器械的配合工作;術后要認真清點相關手術設備,以確保其無遺漏現象的出現。
(4)術后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在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告知相應的注意事項;對患者的病情給予密切的觀察,以便及時掌握患者的情況;叮囑患者遵醫囑服藥;對處于康復期的患者給予鼓勵,并進行針對性的康復指導,以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的康復治療。
1.3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及生命體征顯著改善,無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及生命體征有所改善,有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及生命體征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并發癥及不良反應比較嚴重。
1.4主要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其統計學的研究分析,一般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效果對照
經護理以后,常規組護理的有效率為97.56%,實驗組護理的有效率為82.93%,實驗組的護理有效率明顯比常規組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經護理之后,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為9.89%,常規組為25.47%,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比常規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的滿意情況比較分析
經護理之后,實驗組護理的滿意率高達100%,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護理的滿意率82.9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普外科涉及到的疾病比較復雜,給普外科相關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如果護理人員對普外科的護理工作沒有全面的認識,就會極大的影響護理質量的提高,從而延長患者康復的時間。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提高普外科護理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整體護理是普外科的有效護理方法,對提高疾病治療的療效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的有效率、護理的滿意度都顯著比常規組高,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這表明在普外科護理中,整體護理的效果比常規護理的效果好。相關護理人員在進行普外科護理的過程中要對整體護理措施給予有效使用,以保證普外科護理工作的效果,促使患者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綜上所述,在普外科護理中對整體護理給予科學、合理的使用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及患者護理的滿意度,減少并發生的發生概率,是有效的普外科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應用。
作者:吳丹 徐兆麗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人民醫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