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科門診輸液室中溝通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1.1.1對照組為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輸液護理,具體的方法是:
①依據處方準備好輸液藥物,然后對其進行配比。
②根據患兒的年齡為其建立靜脈通道,在穿刺的過程中應盡量安撫患兒的情緒。
③對患兒及其家長提出的問題及疑慮進行詳細的解答。
④觀察藥物的注射情況,注射完畢后拔除針管,常規處理穿刺口。
1.1.2觀察組為觀察組患兒在進行常規輸液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溝通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1.2.1入院溝通護理人員應熱情地接待患兒及其家長,并耐心告知家長患兒的病情、病因、治療方法及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專業的醫學知識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消除患兒及其家長內心的焦慮和緊張。
1.1.2.2技術溝通醫護人員應讓患兒家長明白,不同年齡段的患兒輸液部位也有所不同。此外,護士一定要熟練地掌握穿刺技術,盡量保證一次性穿刺成功。
1.1.2.3語言溝通
①護理人員應使用安慰性的語言與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溝通。安慰性的語言能使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人員產生親密感,從而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
②護理人員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溝通。鼓勵性的語言不僅會讓患兒心花怒放,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愉悅,從而提高其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
1.1.2.4非語言溝通
①肢體語言,肢體語言的溝通占了整個輸液護理的一半以上,因此非常重要。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的表情、服飾、姿勢等不僅僅只表現出護理工作,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所以護士在護理在工作時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姿態,其次是服務態度,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真正的去呵護和關愛患兒,讓她們感受到溫暖。
②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可以讓護士站在患者或者家長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對待家長和患兒的溝通話語略作區別,比如和家伙溝通時可以自比,和患兒溝通時可以拿自己小時候自比,從而產生共鳴。
1.2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醫患糾紛事件。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兒有42例,表示不滿意的患兒有34例,滿意率為55.3%;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兒有74例,表示不滿意的患兒有2例,滿意率為97.4%。觀察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較好的患兒有35例,較差的患兒有41例,依從率為46.1%;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較好的患兒有71例,較差的患兒有5例,依從率為93.4%。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較好的患兒有46例,較差的患兒有30例,配合率為60.5%;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較好的患兒有73例,較差的患兒有3例,配合率為96.1%。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良好的溝通方式能夠使的患者、家長和護士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和諧,因此在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護理效果和治療效果都會更由于常規護理;有效的溝通能夠使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不會對護士產生排斥,同時通過鼓勵和贊美等方式能更好的讓患者減少對于注射的恐懼和緊張,同時也消除了孩子對于護士的陌生感,因此在治療時會表現的比較順從,當患者的心情得到平復那么家長則更會表現出舒緩的心情,因此醫患糾紛不會發生。在護理過程中對于哭鬧的孩子可以撫摸他們的頭部,來降低他們的應激反應,很好的安撫其不良情緒。良好的溝通使患者對護士產生好感,同時也會因為護士的專業而更加信任,對于所采用的治療方式一定要提前告知家長,以免出現什么誤會,引發不愉快。為了探討分析在兒科門診輸液室中實施溝通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間我院兒科門診收治的接受輸液治療的患兒15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76例)和觀察組(76例),為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輸液護理,為觀察組患兒在進行常規輸液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溝通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醫患糾紛事件。對照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55.3%,觀察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7.4%,觀察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率為46.1%,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率為93.4%,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率為60.5%,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率為96.1%,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對接受輸液治療的患兒實施溝通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作者:張杏花 單位:淮安市楚州醫院門診輸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