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理護理對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皮瓣修復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科行皮瓣修復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手術的患者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程度、疼痛程度、鎮痛藥使用率、療效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焦慮程度、疼痛程度、鎮痛藥使用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療效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口腔頜面部皮瓣手術患者的焦慮程度、疼痛程度、鎮痛藥使用率,并提高療效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心理護理;皮瓣;組織缺損;焦慮;疼痛
口腔頜面部腫瘤的手術治療往往會導致鄰近軟組織缺損或上下頜骨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吞咽、發音等功能,也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大幅下降,臨床上通常采用各類游離組織皮瓣或者血管化肌皮瓣等方式對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進行同期修復[1]。患者在圍手術期常常會出現疼痛、焦慮等癥狀,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皮瓣的成活率及治療效果[2]。本研究對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入本科的20例行皮瓣修復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從而探討心理護理對該類手術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科行皮瓣修復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手術的患者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6~63歲,平均(52.80±7.95)歲;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0~66歲,平均(54.85±7.1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如術前訪視,術后皮瓣的觀察與護理,口腔護理,氣管切開護理,負壓引流護理,傷口出血及感染的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指導,術前向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手術的必要性、目的、方法、并發癥以及預后等等,使患者得以充分的了解相關疾病和手術的基本信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要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消除其陌生感,交代術中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與術者及麻醉師之間的配合要點;術后注意患者在情緒、表情以及行為上的變化,從而獲得其心理活動的變化,通過鼓勵性語言建立患者對于治療過程的信心,仔細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配合治療,在進行相關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迅速,減少患者的疼痛感,盡量轉移患者對于傷口的注意力,排除其緊張焦慮等消極的情緒,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使患者更好的配合護理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3觀察指標
①根據Zung氏焦慮自評表(SAS)對患者住院當天及術后1周的焦慮情況進行評估,總共20個項目采取4級評分,將總分乘以1.25后進行四舍五入從而得出標準分,進行統計分析;②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統計患者術后24h、72h的疼痛情況,在紙面上劃一道10cm的橫線,一端記分為0,視為無痛,另一端記分為10,視為劇烈疼痛,中間為不同程度的疼痛情況,然后讓患者根據自身相應疼痛程度進行劃線;③統計72h內使用鎮痛藥物的患者人數進行鎮痛藥使用率分析;④通過皮瓣形態、溫度、感覺、愈合時間、供區瘢痕5個指標對療效滿意度進行評分,優記為2分,良好記為1分,尚可記為0分,不良記為-1分,所有患者評分由同一護理人員完成后統計總分進行分析;⑤于出院當天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滿意度調查,統計滿意人數進行滿意率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焦慮情況比較
住院當天,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周觀察組患者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疼痛情況比較
術后24h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72h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72h內鎮痛藥物使用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療效評價及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療效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率也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具有易侵襲鄰近組織的生物學特性,因此手術時切除范圍較大,導致軟組織及骨組織的缺損,一期手術往往要采取腓骨肌皮瓣、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等方式進行修復,手術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對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3]。焦慮是患者術前術后常見的一種負面心理狀態,其可以加重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降低醫從性和配合程度,同時從生理上導致失眠、疲憊、疼痛加劇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可以造成血管危象,直接影響皮瓣的成活率[4]。疼痛是患者對手術創傷的一種應激反應,也是口腔頜面部皮瓣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在疼痛的刺激下易加劇患者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交感神經興奮后促進了兒茶酚胺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導致皮瓣血管的收縮而影響血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術的療效[5-6]。本研究發現,對因口腔頜面部組織缺損行皮瓣修復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并于72h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鎮痛藥物的使用率,提高療效的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皮瓣手術的成功與否與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密不可分,心理護理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幫助患者緩解甚至消除不良情緒,減輕因病痛帶來的生理負擔,促進傷口愈合,提高皮瓣手術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梁向新.不同皮瓣在修復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24):25-27.
[2]武素萍.淺析腓骨瓣移植修復重建下頜骨缺損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6):193-194.
[3]尤強,楊朝暉,張大明,等.3種方法修復口腔及口咽癌術后缺損1年后生存質量分析[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5,13(5):435-440.
[4]徐曉燕,董凱旋,徐永清,等.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對穿支皮瓣移植術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7):789-791.
[5]張慶玲,李會琴.心理護理在減輕耳鼻喉部手術術后疼痛程度的應用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6):537-538.
[6]黃綿娜,陳蕓梅.腓骨肌皮瓣修復下頜骨缺損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心理月刊,2019,14(1):102-103.
作者:劉瑞珣 楊楠 單位:天津市口腔醫院病房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