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性化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經濟的不斷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也使得人們對于所處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藝術設計與人周圍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是環境藝術設計的設計范圍。為了使環境能更符合當代人的需求,得到人們的喜愛,使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運用,將人性化理念貫徹到環境藝術設計之中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關鍵詞:人性化理念;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大自然就有強烈的喜愛之情。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城市生活讓人們難以接觸到自然環境,那些生活在高樓大廈里過著忙碌生活的人急切需要通過接近自然來放松心情。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人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1]。為了讓環境能更受人們喜歡,基于人性化理念將人們的需求與愛好放在第一位來進行設計,才能保證設計效果符合人們的需求。本文將針對人性化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人性化理念
(一)人性化理念的內涵人性化理念中的“人性化”是指將人作為第一位,旨在滿足人們對環境的不同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人們對環境的基本要求,在最大程度上使人們的身心得到放松與舒緩,將提升人的體驗感作為設計重點。總之,人性化理念要求設計師將自己的專業能力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把“以人為本”作為設計的核心,從而設計出人性化的作品。
(二)人性化理念的形成原因
環境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傳統的、千篇一律的設計無法滿足人們對環境的特殊要求,也無法將地區特色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2]。因此,在環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居民的需求,并且要符合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將人性化理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是十分有必要的。人性化理念注重的是人們的需求,要求設計師在設計中尊重人的主體地位,結合人們的居住習慣、風格愛好以及當地文化、環境特點,打造令人們滿意的室內外環境。
二、人性化設計的要求
(一)安全
無論是室外設計還是室內設計,設計師最先需要考慮的就是環境是否安全[3]。無論是打造環境的材料還是環境的構造,都需要符合相應的標準。近年來,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頻發,導致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因此,設計師與相關施工人員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并且不能偷工減料。同時,對于設計師來說,還應該考慮環境的功能是否完善,流線是否合理,是否能從多方面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舒適
環境藝術設計的設計目標之一就是要保證設計出的環境具有良好的觀賞性,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審美體驗。譬如,設計師可以從環境的色彩入手,色彩的豐富性和色彩間的不同搭配都能夠使環境展現出不同的效果。良好的環境能夠讓觀賞者放松身心,產生愉悅心情。并且,設計師在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人們對于實用性的需求。比如在室外景觀設計中,設計師需要考慮到觀賞者在景觀環境中的休憩、娛樂等需求,要合理設置涼亭、衛生間、小賣部等設施[4]。
(三)環保
環境保護是全世界的熱門話題,不管是哪一領域的設計都需要將環保考慮到位。環境藝術設計則更應該將環保作為首要關注的點,不能為了打造人工環境而破壞自然環境。為了將環保理念貫徹進環境藝術設計中,尤其要重視材料的選擇。設計師需要認真考量材料的安全性,選擇不會污染環境或者是可以循環利用的材料進行環境的打造。同時,在設計時還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保證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二次加工”,畢竟天然的環境才是最好的環境。
三、人性化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體現人文情懷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與風俗,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將設計與當地的文化、歷史、風俗相結合,以此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環境藝術設計[5]。儒家思想倡導“天人合一”,環境建設也需要注重這一理念,使當地的自然風景與文化相結合,利用空間的開合、色彩的對比等,營造視覺上的沖擊,讓環境與人能和諧相處,更好地為人們提供便利。此外,在設計過程中,還可以將當地特色融入設計。例如,在設計某地區的環境時,可以從建設所使用的材料入手。如果當地是古鎮,那么使用的材料可以選擇木料,注重對“懷舊”風格的體現;如果當地的居民以少數民族為主,那么可以在設計中融入當地的民族文化。
(二)注重細節
對細節的注重就是對人民需求的注重,很多環境設計方案只注意到了大方向的建設,卻忽略了細節[6]。比如,在園林設計中,部分方案只關注園林的整體構造與風格,忽視了園內的很多細節設計。當人們在園內游玩時會出現口渴、疲憊、內急等情況,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從人們的需求出發,考慮園林內的涼亭、凳子等設施的位置,甚至是垃圾桶的數量與擺放位置也是十分值得考究的。這不僅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園林的大小和園內的游玩路線進行安排,還需要設計師根據園林的整體風格來統一涼亭、凳子、垃圾桶等的風格。如果園林整體是“高山流水,小橋人家”的風格,那么這些細節的設計風格也應該與之匹配,不可出現過于現代化、機械化的設施,否則會打破環境的整體性。細節決定成敗,設計師應該將細節作為完善設計的最佳關注點,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兼顧環境藝術設計的風格統一。
(三)注重人的行為習慣
城市化建設導致城市的人口流動性很大,也導致城市的人口數量增多,因此在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住宅區與戶外環境建設用地不易協調的問題,使人與自然之間產生矛盾。此外,在環境設計中難免會出現各種環境的不合理之處。為了避免這些問題,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對人的行為習慣也進行考慮[7]。例如,在設計道路時,需要考慮人流量和車流量,從而將道路的寬度設計至最合理,達到適合使用又節約空間的目的。同時,設計人員還應該充分考慮道路的形式、路線的長短、是否具有便捷性、道路兩旁需要什么樣的綠化種類與形式等問題。例如,在設計游玩的道路時,人的安全性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需要避免人與車共用一條道路。因此,設計師可以將道路設計得窄一些,在道路盡頭設計路障,只允許行人通過,將車輛攔在外面,以防有人不遵守參觀要求。同時,在設計時,設計師還需要考慮到人體的構造,譬如在設計道路兩旁的觀賞欄桿時就需要考慮人們的普遍身高,因為欄桿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導致人們的體驗感下降。此外,設計師甚至還需要考慮凳子的構造,凳子是否要有靠背、凳子的高低、凳子的材質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注重標識設計
每個環境都需要設置相應的標識,以貫徹人性化理念。例如,在環境中設置相應的指路牌,讓人們能夠有明確的行走方向[8]。動物園的設計應在園內分岔路口設置指路牌,指明哪邊是什么動物的觀賞區,衛生間又在哪個方向等。在危險動物觀賞區,還應該設置相應的警示牌,防止危險情況發生。此外,設計師還應該考慮標識的展現形式,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或用其他獨特的設計讓標識更加醒目,讓人們能夠注意并牢記。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對居住的環境有所要求,對外部環境的要求也逐漸增多。因此,將人性化理念貫徹進環境藝術設計中,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有不斷地將傳統的設計方式進行改革、更新,才能讓自己的設計作品更適合時代的發展,并在日益更新的時代背景下生存下去。是否有根據人們的喜好與需求來進行設計是評判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好壞的標準之一,只有根據人性化理念進行設計,才能讓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人性化理念不僅符合人們對環境的要求,還符合城市發展的要求,能給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賦予環境以生機與靈魂。然而,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在社會的發展下也在不斷發展著,這就需要設計師們具有敏銳的設計直覺,將人性化理念不斷地深化、改革,使自己的設計到達最新高度,從而設計出最佳的環境和最受人們喜愛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郝嫘儡.環境藝術設計中園林形態手繪表現的價值研究[J].房地產世界,2021(17):112-113,122.
[2]季昀.人性化設計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居舍,2021(25):107-108,134.
[3]薛霞.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作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1(16):135-137.
[4]陳貴.人性化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園藝,2021(8):58-59.
[5]田雨,田治國.基于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探析[J].西部皮革,2021(4):29-30.
[6]朱歡瑤.城市建設中的環境藝術設計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1):83-85.
[7]張藝璘.關于生態與環保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居業,2021(1):44-45.
[8]王亞莉.人性化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7(10):236,238.
作者:董子灝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