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室內裝修的審美有了全新要求,室內環境不再是簡單地居住之地,更是人們放松身心、回歸自然家園生活的地方。本文從現階段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裝飾創新的設計原則角度出發,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做出了一些創新探究。
關鍵詞: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裝飾創新;探究實踐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環境設計中綠色概念的滲透。綠色概念和可持續發展概念的背景下,我國環境設計逐漸呈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無論是人和室內環境的交互還是室內環境的內在裝飾,都應注重人們的真實感受并進一步創新。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人們未來生活的一種理想狀態。可持續發展不僅關注我們下一代的發展,也更關注我們的生活狀態。[1]
一、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創新裝飾的設計原則
(一)材料應用的規律性原則及視覺中心原則
我們在裝飾材料的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同風格的裝飾是呈現不同審美形式的重要方法。但在實際的室內設計過程中,整體的裝飾搭配應遵循規律性原則,在設計中應適當使用層次或者反復。從而能在規律性的應用中給人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而不是雜亂無章地隨意搭配。我們在創新裝飾的過程中應遵從視覺中心原則。在環境設計的過程中,人們對某一具體空間或在這一空間中更小的獨立范圍,都會不自覺地尋找中心點。而這個中心點就是設計環境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在進行實際設計裝修的過程中,應把視覺中心的搭配作為重點。一方面,能均衡和協調室內環境;另一方面,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成為室內設計的亮點所在。[2]
(二)平衡穩定原則及對稱性原則平衡穩定原則不僅是指在室內的每一個裝飾品都應一對一對地出現,而是縱觀整個室內裝飾的整體,應設計一個能統籌室內所有物件的總風格。這一風格中每個裝飾事物之間都可以處于和諧穩定的狀態,既不沖突又相對獨立。在現代室內設計的裝飾過程中,特殊色彩所表達的不同感受及突兀地風格引人注目,在適當范圍內可以應用。但應把握尺度,進行審美統籌。對稱性原則不是只在進行室內裝飾的過程中應完全對稱,完全的對稱會給人一種呆板、平淡、毫無波動的感受。但就現階段而言,對稱依舊是形成審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對稱可以不是完全的,可以在整體對稱的基礎上進行局部的變化和升華,這既有利于在對稱中形成變化,又能通過對稱給予人緩沖。
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探究點
(一)裝飾文化內涵,促進整體裝飾的內涵提升
室內裝飾創新的文化內涵,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進行設計:一方面,室內家具陳設表現出的文化價值,室內家具的陳設不僅僅具有家具自身的實用功能,并且家具作為室內裝飾的獨立個體,也能在整體布局下凸顯出文化氛圍,優質的室內陳設可以提升整個環境的氛圍和層次;另一方面,室內紡織品的文化內涵,室內紡織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裝飾材料。不同紡織品之間的搭配會直接體現出不同風格及主人的情趣,甚至紡織品的紋理還能體現主人的環境格調。
(二)裝飾個性內涵,促進個性化家居內容提升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點主要是來源于個性化設計。個性化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進行個性化空間的設計,每個居住環境應具有居住者的精神氣質。個性化層面上,居住環境不僅是學習生活的空間,更是類似于“家”的感受,是居住者的靈魂歸屬。個性化裝飾應與主人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甚至政治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相適應。應將不同的個性化材料組合成統一的風格或相近的風格。從而真正的體現主人的審美取向。
(三)裝飾民族內涵,促進民族裝飾的融合發展
中華傳統民族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以民族元素為創新獎。在當代室內裝飾中體現民族文化,對民族風格進行重塑和再把握。近年,中式風格已逐漸應用到室內設計裝修中,需要設計師對中華傳統文化有充足地了解與把握。現代的中式裝飾風格中,最能體現中式傳統的是圖案裝飾。中國龍鳳呈祥是千百年來融入中國人骨子里的內涵,在進行裝飾創新時,可以把這些民族文化素材融入其中,真正提升室內裝修中民族文化的內涵。
三、結束語
我們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不僅能從室內設計的平衡感和協調性的角度出發,也能把整體的設計變得更具有流動感,沒有突兀地變化。同時,也把一些室內裝飾的價值和內涵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王慧君.針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
[2]何麗.室內裝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創新研究[J].人民網,2017.
作者:李靜瑤 單位: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