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視角下環境藝術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態視角下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是設計的重要方向,但存在一些缺陷,其理念、文化因素制約發展。生態視角下環境藝術設計應本著人文傳統的基本原則,合理規劃設計各種路徑,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創造。
關鍵詞:生態視角;環境藝術;設計
一、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現狀
1.缺少生態理念
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出現及發展最終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應結合人民群眾的需求及喜好進行設計,并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確保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科學性。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有了極大轉變,在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出現新的指導理念,即生態文明理念。但在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人們通常過于重視設計的美感及實用性,忽視了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等設計理念。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缺少生態理念指引,失去了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本質意義與時代精神。
2.缺少創新意識
環境藝術設計創新意識的缺乏,主要受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環境設計課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亟待提升。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設計工作者應積極堅持創新理念指引,針對環境設計的理念及設計的方式進行創新。但在具體的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過度的工業化及現代化發展影響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平衡性,與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的根本要求不相符,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藝術性及創新價值較低。
3.缺少文化元素
現代化及工業化的設計作品能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并符合現階段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節奏,但缺少一定的藝術性及文化性。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應結合傳統民族的文化元素,堅持具有人文精神及生態文明的設計活動。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更加密切,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環境藝術設計活動,將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國際化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例如,我國南方的園林設計中,具有較為濃厚的江南文化氣息,園林中的花草樹木及人工湖對于調節城市環境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基本原則
1.堅持科學發展觀
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1]。在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合理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將切實提高環境設計活動的創新性,通過大量使用高新技術材料,能有效降低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滿足現階段人們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高水平要求。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堅持科學發展觀能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并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浪費,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提供科學化及系統化的指引。因此,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本指導思想,在設計及建筑過程中,最大程度地利用現代化材料及技術,將科學發展融入環境藝術設計活動。
2.堅持傳統藝術
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應堅持將傳統藝術融入設計過程,設計者應堅持藝術參與設計的基本原則。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的要求更加嚴格。網絡平臺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對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性及文化內涵判斷力也不斷提升。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借助藝術維度進行設計作品的創新,能有效提高環境藝術設計的價值性及觀賞性。傳統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認為人類社會應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在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結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容,符合生態文明理念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要求[2]。
3.堅持人文主義精神
現階段,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成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應堅持人文發展的重要原則。科學化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保證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首先,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應以人民群眾的需求及興趣愛好為基礎,在了解人民群眾的基礎上,設計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產品。其次,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能夠輕松的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網絡平臺多種多樣的信息及信息傳播的便捷,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思想,并提高其審美素養。因此,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需要堅持人文主義原則,確保環境藝術設計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并符合人們的審美、喜好。
三、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主要路徑
1.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
工業社會城鎮化發展速度極快,土地資源緊缺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基于生態視角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主要任務為優化城市生活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接觸自然環境的機會,并凈化城市空氣。基于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作用及價值,需要提高城市土地面積的合理利用率,在設計過程中切忌盲目追求綠化造型的占地面積,浪費城市中有效的土地資源。例如,在環境藝術設計整體布局中,設計者可借助空閑邊角來建草坪或花壇,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并完善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性及美觀性,實現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的共贏。
2.景觀形式的合理規劃
環境成為城市展現文化的重要路徑,是城市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評判標準。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針對城市景觀形式的設計活動,堅持合理規劃、協調發展的原則。首先,環境藝術設計中景觀形式直接影響城市整體形象,基于生態發展理念的指引,應確保城市環境景觀相互協調。其次,在具體的設計及生產過程中,應拒絕使用成本過高、耗能較大、污染嚴重的設計元素。例如,城市環境設計中,音樂噴泉的美觀性十足,但過于浪費水資源。由于噴泉下方為封閉式,疏于換水將影響噴出水質,勤加換水將造成水資源浪費。噴泉的占地面積較大,因此,不符合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3.自然與社會和諧共處
人類社會在生產發展中,使用的自然資源多為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應充分尊重自然環境的基本發展原理,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開展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只有充分尊重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才能確保環境藝術設計符合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目標,實現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和諧共處,需要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在材料上選擇環保且生產成本較低的材料,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及污染。其次,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應避免生物、水資源、土地資源的過度浪費,針對設計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
四、結語
現代化環境藝術設計活動中,多數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具有較為濃厚的工業社會特征及現代文明氣息,設計者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會大量使用現代化的建筑材料,對于傳統文化及傳統元素的重視程度較低。基于生態視角的環境藝術設計活動,應堅持對土地資源與景觀形式的合理規劃,并重視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的保護,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菲菲,陸峰.論環境藝術設計的象征性符號[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7).
[2]王素騫.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4).
作者:劉靜 孔成 單位:萬博科技職業學院 2.安徽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