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特色住宿環境設計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當今社會,現代化酒店與民宿設計千篇一律,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設計顯得尤為出彩與吸睛。探討黎族文化在特色住宿環境中的應用方式以及設計理念,指出特色住宿環境設計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使其更具傳承與發揚價值。
【關鍵詞】黎族文化;住宿環境;設計
在海南島這片多元文化交匯之地,生活著古老的黎族。在綠竹椰林邊,他們敬畏自然,祭拜鬼神,植棉織錦,破竹為器,繡面文身。在新時展下,他們不斷完善著自己的智慧及認知。
一、黎族文化的特點與內涵
古老的黎族是海南最原始的居民,其中有五大方言區: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賽方言、美孚方言。從服飾方面來講,其特點也各不相同。哈方言的婦女服飾是最為豐富多彩的一支,服飾主要以黑色為主基調,上衣寬而大,無領對襟長袖,衣無紐扣,衣服上的紋樣以菱形紋,幾何形花紋為主,極具本民族風格與特色[1]。潤方言地區,其“超短裙”是特色,是五中方言地區婦女筒裙款式最短者。筒裙顏色鮮艷,色調對比非常強烈,花紋圖案明快和諧,這些是黎族一代代演變下來的傳統服飾。而作為黎族服飾始祖的,則是曾經代表著人類重大文明進程的制衣技術,就是至今還保留在黎族人民手中的樹皮布制作技藝。這種技藝通過樹皮采剝、拍打去外皮、留下纖維層、用水浸泡,曬干后用作織布原料。據專家研究,這種樹皮布文化與我們當今所看到黎族織錦文化息息相關。古老的黎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所以他們用歌舞、雕刻、編織、織錦作為記載生活的方式。黎族人民擅長運用傳統紋樣與色彩,其中黎族織錦的紋樣就是黎族人民生活點滴的真實寫照,蘊含著文化、宗教信仰、世俗禮儀等多姿多彩的寓意與內涵。在《廣東通志》中記載:“黎錦出瓊州,以吳綾越錦,拆取色絲,間以鵝絲線,成人物、花鳥、詩字,濃麗燦爛?!边@些紋樣元素雖簡單,但排列形式上復雜且多樣,多為點線面的循環排列。就拿“大力神”來說,他是黎族圖騰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黎族文化中常見的符號,無論在織錦還是民族建筑中都有體現。其主體就是一個抽象的人形圖騰紋樣,再加之折線在周圍做裝飾,同時配以大膽的撞色運用。在大力神的背后是黎族人人知曉的神話故事,當然其他紋樣也不例外。這些紋樣不僅僅是單純的記載,更象征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終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帶給世人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今時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其發展與傳承,使其不被世人拋棄與遺忘。我們應在歷史的基礎上創新,使其藝術內涵融入當下,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二、黎族文化在特色住宿環境設計中的意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同時也是國際競爭中軟實力和影響力的象征。所以,針對國際旅游島的海南,我們的設計要提升居住環境的內涵,使文化和環境有機結合,以黎族文化為載體,打造出融入內涵與精髓的特色居住環境,從而產生新一輪的消費熱度。
(一)豐富設計的文化內涵近些年,人們對民族文化、民族風格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大數據研究發現,在十套裝修風格各異的房源中,具有民族風裝飾的房源被瀏覽的時間普遍較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簡單的旅游觀光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消費者更注重旅游的體驗性,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所以在區域文化構建中,我們要考慮人們對文化的訴求、對精神的訴求,探究新時期居住環境的發展方向,使黎族文化特色元素與居住環境有機結合;要從當地文化的豐富內涵中,為特色住宿環境注入更多的人文氣息,符合當代人們對于人文特色住宿環境設計的 追求。
(二)探尋本質,提升審美水平古老的黎族文化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它被賦予的意義已經不只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更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在這個多元文化共同成長的環境下,面對文化的不斷交流互通,我們要去探求它的本質;探求這些符號傳達給我們一種怎么樣的精神、一段怎么樣的故事,而不只是一種圖案與符號的大批量印刷使用。就拿海南島最傳統的島服來講,短袖短褲與千篇一律的椰子樹,缺失文化內涵與意義,毫無黎族民族特色。這時,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黎族文化中的可用元素,根據當代人們的審美趨向,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三)面對市場,拓展創新思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果我們不大力開發創造并使其形成特色產業,這些古老文明將會逐漸消失,甚至被其他國家搶先開發利用。比如美國迪士尼公司制作的花木蘭的動畫片以及電影,就說明了這一點。在國內,將民族文化成功走向市場的案例也不少,比如故宮博物院的線上商城,根據故宮建筑、文物設計的文具、禮品、服裝等各類周邊的網絡銷售效果極好,成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在市場中,黎族文化不能僅僅以純藝術的身份面對大眾,我們需要拓展思維去創新再造,賦予其更多的意義,被消費者接受采納。
三、黎族文化在特色住宿環境中的應用
在利用區域文化打造特色住宿環境時,我們始終要秉承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同時也要符合經濟性、實用性、美觀性、文化性。1.首先從經濟角度來說,我們的特色住宿環境主要面對的是游客和消費者,面對市場,我們在使其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要將文化與住宿環境兩者進行有機融合,強調其文化宣傳、生態保護的功能。2.設計本身就是在解決問題。所以,設計要與特色文化結合,還要注重其在整個環境中的實用性。利用創新設計將文化含義、文化符號融入住宿環境的各種元素中,同時要合理運用人體工程學,滿足生活所需。這是設計實用性原則的一大體現。3.在當代審美趨勢下,簡約的現代主義風格尤為受寵。所以在設計時,可以將文化圖案以及符號進行極簡設計,包括色彩方面,在不同地方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來適應場合,在迎合大眾審美的前提下又能將傳統的黎族文化“傳其神,會其意”。這正是美觀性的體現。4.全球人類最關注的就是生態保護問題。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環境景觀設計,都應關注生態問題。在裝飾用料材質中,必須選用綠色環保,符合規定的材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考慮就地取材,“廢”物利用,注重可持續化發展。
四、結語
黎族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傳承歷史、繁榮民族文化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2]。在經濟市場化浪潮趨勢下,要在旅游、民宿、住宿等產業中最大可能地挖掘當地黎族文化內涵,并有效地將黎族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這樣不僅能增強當地文化產業魅力,讓更多的消費者、用戶了解和認可喜愛黎族文化,還能對黎族文化化進行傳承、保護和開發,豐富當地文化產業形態,實現黎族文化產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璇.文化與情懷植入對海南民宿發展影響研究[D].海南大學,2019.
[2]蘇曉夢.海南黎族文化主題民居客棧調查報告[J].現代商業,2017(04):158-159.
作者:徐一丹 單位: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