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工業建筑環保設計綠色工業建筑理念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闡述了工業建筑環保設計和綠色工業建筑之間的關系,提出綠色工業建筑的設計原則及主要設計方法,舉例說明創建健康、舒適的綠色工業建筑環境是未來工業建筑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工業建筑;環保設計;綠色工業建筑
一直以來,工業建筑的高能耗、高污染不僅制約了工業經濟發展的腳步,也嚴重危害了周圍的生態環境。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綠色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良好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工業建筑也提出了節能、環保、綠建的要求,從總體上落實工業建筑的節能、環保、低碳、安全,切實做好工業建筑的防火、防爆、防滲、通風,創建健康、舒適的綠色工業建筑,已成為未來工業建筑的發展方向。
1工業建筑環保設計和綠色工業建筑
工業建筑環保設計的目的是防治工業發展導致的環境污染,應根據項目特點,分析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提出環境保護措施,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得環保部門批準;工業建筑環保設施應與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2006年至今,原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綠色建筑評價及技術標準,針對住宅和公共建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2014年開始實施,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外環境、室內環境、運營管理、技術進步與創新8個方面對工業建筑進行綜合評價,對于工業項目的地區發展規劃、工業產品、產量、生產規模、工藝和生產裝備水平、單位產品的資源利用指標及各種污染物排放指標均提出相關評價標準。綠色工業建筑與工業建筑環保設計互相獨立。綠色工業建筑評價的目的是推進工業行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清潔生產,針對工業建筑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安全健康、運行管理進行評價;工業建筑環保設計不僅要控制建設和生產過程的環境污染,同時還要對工業建筑已污染的環境進行強化治理,恢復原本面貌。綠色工業建筑與工業建筑環保設計相互關聯,共同點如下:①防治由工業生產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和電磁微波輻射等造成的污染[1]。②防治由工業建設和新工業區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污染和影響[1]。
2綠色工業建筑設計原則
2.1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
綠色工業建筑設計應根據建筑使用功能統籌考慮建設地區的地質條件、氣候特點、資源環境、文化、交通及運輸條件,因地制宜,選擇與地域及環境相適應的設計方法、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滿足土地、能源、水、材料資源利用以及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和運行管理的不同要求。
2.2高效節能的設計原則
工業建筑能耗是保證生產、工作人員和室內外環境所需的各種能源消耗量的總和。綠色工業建筑設計力求對各項資源進行高效利用,防止資源浪費,確保各項資源能夠實現自身的應用價值。如在嚴寒和寒冷地區,為降低冬季時設備伴熱能耗,對于具備條件的需防凍設備可集中布置,采用封閉廠房圍護。建筑、結構應一體化設計,采用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的結構體系,采用當地建筑材料、環保型建筑材料、工業化生產的建筑制品。
2.3健康、環保的設計原則
綠色工業建筑應綜合考慮室內外環境,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對建筑物室內外環境進行分類管理,確保建筑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并防止產生二次污染。構建綠色環保的工業建筑空間,對外控制工業建筑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如工業建筑中大面積玻璃幕墻、高反光的白色、淺色涂料造成的光污染;工業建筑建設和生產過程產生的三廢、噪聲和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等。對內確保職工職業健康,為職工創建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如采取措施防止工業建筑內表面結露、發霉、漏雨等。
3綠色工業建筑設計主要方法
3.1因地制宜,合理優化總平面布置
因地制宜,按照國家現行標準和建設單位要求進行工程的綠色設計。工業建筑總平面布置應確保滿足工藝使用要求,滿足交通運輸組織。設計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分析環境影響,組織建(構)筑物、道路、地上地下設備管線、電氣管線等,合理確定場地和建(構)筑物標高,組織場地地面排水,協調各類設備、室外管線的敷設,創造與區域規劃、自然環境相適應的總平面布置。總平面布置優化方法:①節約用地,優化廠區占地指標。優化主要工藝系統,合理壓縮建筑占地面積;采用節約占地面積的新工藝,減少廠區用地;控制廠區道路寬度[2]。②優化廠區的綠化設計和環境設計。以人為本,對于產生粉塵的開敞建筑采用防風抑塵網;利用管廊地面、建筑物與道路之間的邊緣地面、可種植屋面,采用多點立體綠化,營造舒適、和諧的工廠環境。③優化廠區道路、裝卸站場、鐵路線路的設計,選擇合理的貨流運輸路線及人流組織[3]。④預留發展用地。
3.2節約資源,降低建筑能耗
按照高效節能的設計原則,落實建筑所需資源及提升室內外環境,全方位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工業建筑的經濟性、適用性和發展性。工業企業發展需要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生產設備,對于不適應新工藝、新設備的工業建筑,需要進行相應的建筑改造,但這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壓力和資源浪費。因此,建(構)筑物設計應采用合理的結構形式,預留適量的設計荷載,提升建筑物的靈活性,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單體設計從布局、節能、設備選型等多方面入手降低能耗,創建高效節能的建筑空間,滿足工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建筑主要節能措施:①合理確定建筑的朝向、建筑的體形系數;合理組織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②外墻、屋面等圍護結構的熱工參數應符合《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統一標準》(GB51245-2017)的相關規定;建筑外門、外窗的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等級及開啟方式應符合《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的相關要求。③空調、燈具、衛生設備選用節能型設備,降低建筑能耗。
3.3做好工業建筑環保設計
控制三廢排放,經環保技術措施處理后排放的污染物應符合或優于國家現行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規定;噪聲、輻射等其他污染物排放也應符合或優于國家相關規定。①設置熱回收系統,有效利用工藝過程和設備產生的預熱與廢熱;空調、通風系統中合理設置熱回收系統。②工業建筑供暖和空調合理采用地源熱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4]。③設置污水處理系統和廢水回用系統,收集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力求工業建筑污水零排放。
4實例分析
4.1項目概況
某高鹽水處理項目是某大型煤化工示范工程的配套環保設施,與煤化工示范工程同步建設。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接收廢水處理單元的高鹽廢水,經濃縮單元、結晶單元、減溫減壓單元、冷凝水回收、循環水等工藝處理后,產水送至煤化工示范工程回用;產鹽為混合鹽,經打包儲運,外運處置。
4.2綠色建筑設計要點
(1)項目總平面布置符合全廠規劃,根據處理工藝的要求,結合地形、風向、防火和衛生防護距離,將濃縮廠房和結晶廠房以最小間距南北向緊鄰布置,節約用地,同時充分考慮施工、安裝、檢修空間的要求。(2)為滿足結晶設備系統的正常運行,采用冬季采暖的封閉廠房,根據規范對建筑物進行節能計算。采用能耗較低、濃縮倍率高的膜濃縮工藝,有效地節省了工藝系統的電耗、蒸汽消耗,節約了較大的運行成本。(3)在項目用地內設置事故水池,有效儲存容積滿足設備檢維修時高鹽水的儲存需求,待正常運行后將事故水池的水逐漸摻入進水中處理;廢水全部回用。(4)使用當地建筑材料,土建與室內裝修一體化設計。(5)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處理濃縮和結晶的工藝及專利技術。(6)本項目為環保項目,廢氣排放主要來自真空泵抽提產生的無污染不凝氣;廢水零排放;固廢主要為結晶器排放出來的結晶鹽,送項目渣場安全填埋。主要噪聲源為機泵運行噪聲,機泵布置在設有吸聲設施的封閉式廠房內。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濃縮廠房、結晶廠房、結晶鹽堆積池、事故水池、廢水池均為防滲地面設計。
5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工業經濟的良性發展,實現綠色工業建筑,在設計中,應該堅持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做好環保設計工作,系統性地開展工業建筑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措施,合理利用再生性的資源,實現工業建筑的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參考文獻
[1]彭珂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糧食經濟研究,2007(1):29-36.
[2]陸鑫,周安建.華能蘇州燃機電廠總平面優化設計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3,46(S1):17-20.
[3]李曉峰.石化企業總平面設計優化方法問題研究[J].化工管理,2015(18):16.
[4]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GB/T50878-201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曹光 單位: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