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工業企業成本管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工業企業受到很大的沖擊,如何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生存,成本管理問題就成為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復雜,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在實際操作中具有很大的難度,就是因為它的這種特性,更加容易讓管理者思想上重視,實際管理過程中輕視。本文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我國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工業企業中普遍存在的成本管控問題,并對如何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問題;建議
一、工業企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每個生產環節都要投入大額的成本,某個環節的成本管控出現問題,就會對下一環節的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長期的問題積累就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有必要全面控制工業企業的設備購置、維修、原材料采購成本和人工成本。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僅可以使企業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還可以降低成本,增強行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但是,大多數工業企業在成本控制上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完善。
二、工業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控的重視程度不夠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傳統的不適應時展的行業逐漸消失,現在大多數的工業還是由早期的企業延續而來,受傳統工業企業管理者的思想影響,對成本管控的認識還不夠,在新的經濟背景下仍難以轉變。傳統的工業成本管理思想并沒有對企業成本管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認為規模較小的企業,本身生產流程較簡單,人員數量較小,設施規模不大,可以不進行成本的管控,認為把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到成本管理中不如擴大生產規模或者擴展自身的銷售渠道。
(二)成本管控思想老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傳統意義的成本管控主要關注的是成本的核算,將成本核算重點放在產品制造過程中所發生的資源消耗上,原材料的消耗被管理者認為是成本消耗的主要部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原材料、勞動力的價值已經透明化,盲目縮減相關的生產成本,追求成本最小化被認為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這就導致了在生產過程中不考慮產品的質量,偷工減料,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大降低。
(三)缺乏對人力成本的管控企業的成本構成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等要素。工業企業中,實物的流轉和消耗支撐整個企業的業務流轉,收入和支出的過程顯而易見,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從財務賬面很容易通過數字的變動來觀察它們的增加和減少,對這些成本環節比較容易進行管控,容易引起他們的重視,但是對于人工成本,管理者可能會認為,只要盡量少的雇傭人員就能把人員的成本降低,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雇傭的人員為企業帶來更大效益。
(四)成本管控目標的認知存在片面性,部門之間缺乏相互協調作用在成本管控的過程中,企業的負責人一味地追求數字的最低化,在制定成本管理的制度中,沒有考慮到產品在企業的整個流轉過程,片面的認為成本管控跟其他部門沒有大多的關系,只是財務部門負責管理,導致成本管控缺乏凝聚力,不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
(五)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在企業中,許多財務人員具有相當專業的財務知識。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他們缺乏業務上的主動性或熱情。受外在的影響比較大,有些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不強,在核算過程中不會根據最新的會計政策及企業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每月的成本結轉只是單純的考慮企業涉稅方面的問題,沒有對企業的整體經營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經營者不能真正了解企業的實際經濟情況。
(六)簡單的成本分配方法和過時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于工業企業而言,制定正確的成本核算方法非常重要。我國企業的現實情況是,只有少數企業采用分批法核算成本,大部分還是喜歡使用分步法或者品種法計算成本。當前,多品種的生產模式是新的產發展趨勢。但是,目前,我國企業很少采用批量法來計算成本,這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管理方法并未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成本核算方法,消費者的個人需求被忽略了,這就大大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并導致成本核算不準確。
三、針對工業企業成本管控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加強成本控制制度建設工業企業更好地進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加強成本控制的制度建設,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制度建設也需要成為其成本控制體系中的首要工作。具體來說,工業企業應當結合成本控制目標與實際,確立自己的成本控制制度,并將成本控制的原則、目標、內容等囊括進成本控制制度之中。除此之外,工業企業需要自上而下嚴格遵守成本控制制度,從而發揮出成本控制制度在企業內部成本控制體系中的規范性與指導性地位。在充分遵守成本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工業企業對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也會有顯著提升,這也有利于工業企業進行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方法多元化傳統意義的成本管理主要關注成本核算,成本制造過程中的彈性資源消耗被放在將成本核算的重點,成本管控的重點是產品的制造環節,可是,這部分的成本基本已經很難改變,已經被固化,可以降低的幅度很低,或者說難以真正意義上降低,這就迫使企業從傳統的管理模式中脫離出來,可以通過開展作業成本法、戰略成本法,達到擴大成本管理范圍的目的。要將成本管理的理念貫穿與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實現全面成本管理,而并不是某個階段。此外成本效益關聯性是具有關聯性的,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在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考慮成本,以便做出正確的成本決策。工業企業要進行成本控制方法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可以考慮應用各種成本控制軟件進行具體的成本控制,通過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來增強成本控制方法實際效率。
(三)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人工成本是企業愿意支付給員工的一種工作報酬,在工作中,如何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成為成本管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為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不做統治者,營造以企業為家的境界,讓員工有一種為自己做事的感覺,在制定新的制度和政策的時候能積極爭取大家的意見,使每個人參與其中,集思廣益,這樣有效而積極的方式不僅可以集思廣益,而且可以反映出一種民主氛圍,激發員工的熱情,從而讓每一位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一些表現積極并且對企業發展有創新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輔之以精神鼓勵)。對工作有重大貢獻應予以重獎。只要領導者身體力行,靈活運用激勵的方法和技藝,就不難達到有效地調動員工積極性的目的。
(四)樹立全員參與成本管理的觀念在成本管控過程中,財務部是很重要的部門,主要負責最終的歸集和考核,但是不能因為重要就被認為成本管控是財務部一個部門的事情,在工業企業產品生產中,可以說訂立合同的時刻就意味著成本管控的開始,經營部、采購部、辦公室、技術部等等都是成本管控涉及的部門,有的部門雖然不需要形成具體的數字,比如采購部如何用相對低的價格購買材料,車間人員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從事深加工,可以說成本管理理念應該深入人心,企業應該定期對員工進行成本管控的培訓。通過培訓的方式,相應的對采購、生產、銷售部門進行部門培訓,建立整體的考核機制。
(五)增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財務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和技能,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財務工作的效率、質量和水平,因此,企業在招聘相關工作人員時,應審查其持有證書以及相關崗位工作經驗及實踐工作。對于已經入職的財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應對財務人員進行短期業務培訓,并對財務人員進行認真評估,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師,不僅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還需要掌握大量的財務法規政策和理論知識。會計人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短期培訓,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業務,從根本上掌握和理解國家金融法規,稅收統計的基本知識,才能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六)采用科學合理的成本管控方法由于每個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性質不同,因此成本控制方法存在一些差異。企業可以借鑒其他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經驗,形成適合企業自己的成本管控方法。首先,原始記錄必須健全,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要完善,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應該合理;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并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分析價值活動之間的關聯,加強價值鏈分析和管理。其次,不能一味的縮減生產成本,企業成本管控要從傳統的節約、節省的觀念向成本效益觀念轉變,要由價格做引導,關注顧客,以產品和流程設計為中心,提高產品的創新性,在研發新產品上面要加大技術的投入,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市場研究,比較分析著眼于投入成本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們不能簡單地追求成本最小化,而要使用盡可能少的投入來獲得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以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同時,我們必須注意成本控制在預測和預防風險中的作用。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以幫助企業及時發現資金鏈中的漏洞,為相關管理者的決策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從而起到防范風險的作用。
四、結束語
成本管控問題永遠都是工業企業在內部管控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不同的企業的成本控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方法,工業企業的領導層更要提升自己對成本管控的認識,企業的中層領導更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起到監督的作用,使成本管控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員工心中,企業自上而下形成一個良性的管理模式,讓成本控制作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洪淑端.工業企業成本管控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25):55-56.
[2]米建慧.加強工業企業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探究[J].中國市場,2015(47);78+80.
[3]李艷華.煙草工業企業基于ERP系統環境下的成本費用管控[J]財會學習,2016(21):118-119.
作者:劉長秀 單位:華北地質勘查局第四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