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純電動車節能減排及發展前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經濟不能同以往那樣粗狂式發展,而要秉承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新能源汽車作為科技創新的標志,也是能源升級、交通變革和5G通訊技術結合的重要關卡之上,加速產業融合的必然產物。當下新能源汽車正在中國社會中逐漸推廣開來,其中純電動車非常亮眼,其擁有得天獨厚的節能減排優勢,因此筆者針對當下純電動車在節能減排上的優勢和發展前景進行研究討論。
關鍵詞:純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發展前景;研究分析
1純電動車節能減排發展前景
二十一世紀汽車領域的發展重點將結合能源問題、環境問題、行車安全問題和交通擁堵問題進行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的汽車領域發展將呈現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車的發展前景廣闊,優勢明顯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1能源結構變化,節能減排成趨勢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駕駛人群數量大約4億,未來這一人群數量將繼續增長,并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因此在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潛力是在持續上升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是根據中國能源儲備情況來看,尤其是石油、原煤這類不可再生資源,是遠遠不足以供給本國發展使用的,從21世紀以來的多項數據也發現,中國的能源結構正在逐漸發生變化,煤炭的消費占比呈現下滑的趨勢,但是水能、風電、核電等消費正在不斷提升,此外還有天然氣這類清潔能源,正在逐漸取代煤炭和石油這類不可再生資源。在節能減排大趨勢下,發展電動汽車是未來車市的一大趨勢。
1.2減排效果好,車體靈活運載力適中
以北京市北汽迷迪純電動出租車和燃油出租車相關參與對比,在年行駛里程相同、使用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純電動出租車的碳排放量最低,運輸效率與燃油電動車大致相同。因此針對大中型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具有非常大的減排優勢。并且近年來純電動汽車的設計感更加出色,以比亞迪、吉利為代表的生產廠商,其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更加優美好看,而特斯拉這類新能源汽車新秀廠商的車型也頗受消費者歡迎。
2純電動車節能減排及發展影響因素
2.1發展緩慢,市場野蠻生長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看來,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生態圈依然在打地基的階段,從最初的低速電動自行車向著老年電動助力車、農用電動三輪車方向發展,在助力車和電動三輪車的使用上較為廣泛,但是在純電動汽車的推廣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安全問題亟待解決,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存在一定的重疊,但是純電動汽車的牌照資格發放較為寬松,甚至很多純電動汽車的駕駛人是老年人,這就意味著在駕駛出行上存在更大的風險性。
2.2充電難,汽車電池續航堪憂
技術的問題使然,平心而論目前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的性能難以和燃油汽車相比較,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研制出能和燃油汽車競爭的鋰電池電動車,續航大約在1000公里左右。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已經建成了相對完善的電動汽車充電網,但是需要有一個私人的停車位才能保證充電的方便快捷,否則就需要面臨沒地方充電或者充電后步行很遠才能到家的尷尬。當下純電動汽車可以用作短途響應或者工作車,例如,道路養護、公交車、巡邏車等,運行里程相對比較固定,也能根據司機的換班時間更換電池,但是對普通用戶來講,依然面臨著充電難的問題。
2.3國家政策變化
為了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監督和管理,加強質量監管,2016年開始關于電汽車的補貼力度呈現下滑態勢,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標準與2016年相比較就下滑了20%,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最高上限下滑1.1萬。加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損耗更大,減少補貼也就意味著用戶要承擔更多的支出,從經濟效益上看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效益并不如燃油汽車。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再次變化,不僅僅是調整了純電動汽車的整車能耗比,更是給百公里耗電量抬高了門檻。
3純電動車節能減排未來發展的實踐策略
3.1加大對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力度
積極宣傳純電動車的節能減排力度,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準入機制。以上海為例,在工信部名單內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得到免費的上海牌照,為了保證插電混動式汽車“魚目混珠”,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的監管,不符合規定的假新能源汽車拒絕接納,但是因為插電混合式汽車其推廣起來更加方便,因此可以通過規范廠商的生產來消除安全隱患。同時繼續完善政策利好,讓更多汽車廠商加入到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行列中來,以強大的技術優勢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3.2積極進行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技術研發
優化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指標,保證技術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指標作出規范要求,對純電動乘用車、貨車、客車的技術要求作出明確的規范。以2019年財政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最高車速、續航里程、質量密度、補貼標準都作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積極進行科技創新,加強汽車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保證續航佳、電池壽命更長,保證純電動汽車的實用性。在電池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到性能安全、重量輕、無污染、原料易得等方面,當下比較常見的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但是完善的電池材料仍在研發之中。同時加強電動汽車的節能技術,實現車身輕量化。同時廣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再生制動機制,開發推廣綠色輪胎技術。
3.3實現廢舊動力蓄電池的綜合利用
因為之前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缺陷,導致市面上有很多廢舊動力的蓄電池產生,秉承著持續可再生原則,應當實現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實現綜合利用。針對產生的廢舊電池,建立完善的綜合利用監督制度,明確廢舊電池的回收重量、利用重量和能源再生重量,并明確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處理工藝、不能回收的部分是如何處理并且處理廢渣的流向也要持續跟蹤,保證電池的回收和利用符合《污染控制標準》,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
4結語
總而言之,將純電動汽車面向全社會普及,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包括部分尚未解決的電池技術問題和安全管控問題,當下中國政府正在逐漸規范新能源汽車市場,明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要求規范,保證純電動汽車的安全可靠。督促廠商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生產、廢舊物處理都要秉承持續可再生原則,徹底落實保護環境、清潔生產的要求。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技術發展的態勢之下,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也將持續穩步前行。
參考文獻:
[1]趙驊,鄭吉川.不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市場穩定性的影響[J/OL].中國管理科學,2019(09):47-55[2019-10-09].
[2]朱躍中.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交通節能減排的主力軍[J].人民論壇,2017(28):84-85.
[3]唐葆君,馬也.“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潛力[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2):13-17.
作者:鄧昕軼 單位: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