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血壓急癥搶救中院前急救的臨床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觀察院前急救在高血壓急癥患者搶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00例實施院前急救治療患者為此次研究主體,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急救治療,觀察組使用院前急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病死率、殘疾率均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為20.00%(P<0.05)。結論對高血壓急癥患者實施院前急救能夠提升搶救效果,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院前急救;高血壓急癥;臨床療效;并發癥發生率
因為部分不良因素的影響,高血壓患者血壓容易出現迅速升高的現象,并造成其神經功能出現異常、情緒狂躁、頭痛等[1]。該疾病發病時間短,病情迅速,容易造成患者殘疾,甚至死亡,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此次研究中,對我院50例高血壓急癥患者實施院前急救,觀察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00例實施院前急救治療患者為此次研究主體,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排除標準:①存在蛛網膜下腔、腦外傷等腦出血患者;②具有精神狀態異常、語言功能異常,無法進行正常交流及溝通的患者。觀察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58.47±7.62)歲;其中血壓升高4例,嗜睡12例,嘔吐13例,抽搐6例,失語8例,昏迷7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29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58.47±7.62)歲,其中血壓升高6例,嗜睡11例,嘔吐15例,抽搐4例,失語7例,昏迷7例。兩組患者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急救治療,救護車接診后,直接轉入醫院。觀察組患者通過患者及家屬撥打急救電話120,急救電話救護車出診后,醫師對患者實施院前急救,具體包括:①控制患者血壓,急救醫師到達急救現場之后,應馬上給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如有必要,可建立雙靜脈通道。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在5%葡萄糖溶液500mL中融入硝酸甘油25mg,靜滴速率初次為20μg/min,靜脈滴注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血壓,根據其血壓變化程度對靜脈滴注速度進行合理的調整,靜脈滴注20mg呋塞米。②合并癥治療:提供患者吸氧處理,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如患者具有顱內壓上升現象,可提供靜脈滴注20%甘露醇治療,并對患者進行頭部冷敷。如患者具有煩躁抽搐癥狀,可肌肉注射5~10mg安定。③護送:患者病情及血壓穩定后,將患者送至醫院,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對其液體管道通暢性及氧氣進行檢測。轉運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提前準備好急救藥物及物品,如有必要,應將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告知家屬及患者?;颊呷绻霈F緊張、煩躁等情況,經對其進行5mg安定肌內注射,避免因為強烈情緒致使血壓上升。使用擔架對患者進行轉移,在過程中需對患者頭部進行保護,動作應平穩柔和,避免造成患者體位改變?;蒯t院過程中,醫師及護理人員應確保多功能監護儀運作正常,并針對患者心理情緒對其實施心理疏導,樹立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到達醫院之后,工作人員在抬擔架過程中應注意動作,防止患者從擔架上摔落。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殘疾率、病死率、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中樞性高熱、氣道阻塞、腦疝。1.4統計學方法: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住院天數等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x-±s)表示,殘疾率、病死率、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使用χ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病死率、殘疾率對比:
觀察組病死率、殘疾率均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為20.00%(P<0.05)。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并伴隨腎、腦、心等器官器質性損害及功能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3]。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為造成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該疾病主要病因包括大量飲酒、低鉀飲食、高鈉鹽、精神緊張等,多發于中老年群體[4]。高血壓疾病早期病理變化不明顯,僅會出現全身小動脈張力及心排血量提高。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全身小動脈會呈現出玻璃樣變性、管腔狹窄、平滑肌細胞增殖、血管壁增厚等,從而造成患者產生多器官缺血性傷害,并提升患者動脈粥樣硬化風險[5]。所以,高血壓病情發展具有階段性,會造成血管、腎、心、腦出現病變[6]。高血壓急癥指在部分因素作用下,血壓顯著或者突然升高,伴隨腎、腦、心等靶器官的急性損害,指繼發性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急癥患者具有較高的血壓指標,其收縮壓在210mmHg以上,但對該疾病進行鑒別時一般是靶器官損害,并不是血壓指標[8]。臨床類型主要包括圍手術期高血壓、急性心力衰竭、先兆子癇、子癇、肺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不穩定心絞痛、主動脈夾層、顱內出血、腦血栓栓塞、高血壓腦病、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血壓急癥病情嚴重兇險,起病急驟,如不進行及時治療,可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9]。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救治時,關鍵在于對其進行院前急救,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命安全,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提升患者搶救成功率[10]。因為院前急救工作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臨床上醫師及護理人員應重視該方面的工作。護理人員及醫師應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高超的操作技術,并且應該具備快速敏感的反應能力,提升患者搶救時間,分秒必爭,保證患者生命安全[11]。院前急救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發癥發生率。院前急救措施首先對患者實施初步的救治,然后將其送至醫院[12]。轉送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對其進行各項監督和對應的預防方案,患者入園之前對其進行相關的急救工作,促進患者近期預后改善及提升,為患者爭取時間,提升治療效果。近幾年急診院前急救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中,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及進步,將院前急救用于高血壓急癥患者治療中,取得顯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近期預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受到患者、患者家屬及醫院工作人員的廣泛歡迎,具有推廣價值[13]。高血壓急癥屬于一種心血管急危重癥,具有高度危險性,一旦高血壓患者出現血壓驟升并且伴隨腎、腦、心等器官功能異?,F象,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及治療,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14]。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為20.00%(P<0.05)。觀察組病死率、殘疾率均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高血壓急癥患者救治中應用院前急救措施,對患者疾病治療具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將急診院前急救用于高血壓急癥患者救治中,不但能夠降低患者殘疾率及病死率,且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救治效果十分顯著,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永春.探討院前急救在高血壓急癥患者搶救過程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2(15):49+52.
[2]高翔,張巍,陳功,等.院前急救流程在嚴重創傷患者救治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8):51-52.
[3]韋都寧.院前急救護理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的作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6):24-25.
[4]楊紅梅.高血壓急診院前急救70例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4):37-37.
[5]董桐,吳世玲.高血壓急診院前急救50例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6):44-44.
[6]馬世國.高血壓急診院前急救的應用措施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26-26.
[7]王瑩.淺析高血壓危象急癥患者的院前急救[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5):271-272.
[8]王濤.院前急救與院內急救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救治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9):20-21.
[9]賴偉林.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中行早期氣管插管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7,26(04):17-19.
[10]郭雅波.院前急救護理對急診昏迷患者預后影響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4):506-507.
作者:陸卓然 單位:大連海事大學校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