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新技術企業涉稅風險管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項目迄今已存在了十二載,隨著近些年來國家科技強國政策的深化推行,高新技術企業頭銜成為科技型企業的一個金字招牌。高新技術企業涉及多項風險,包括財務風險、稅務風險、技術風險、經營風險、政策風險等。尤其是稅務風險方面,應當符合稅法改革和制度的要求,否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和名譽損失。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如何有效管控涉稅風險,規避或者降低涉稅風險,成為必要且又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涉稅風險;管控
隨著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我國越來越重視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以及經濟發展,因此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經濟主體,越來越“吃香”。與此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種的減免,倘若管控不當,容易出現較大的稅務風險。目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未能充分和科學管控涉稅風險,存在未能及時備案、未做好后續管理工作、財務處理有待規范、缺乏研發項目預算規劃等問題,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與時俱進,充分且合法合規合理地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稅收籌劃工作,提高稅負管理水平,從而縮減公司成本費用支出,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實力。
一、高新技術企業管理過程涉及的涉稅風險
(一)研發項目檔案管理不完善部分企業在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之后,研發費用、研發項目等資料的準備和保存不規范,一旦科技部復查,提供不出相應的研發證明,不僅會取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還需要補交過去已享受的稅收優惠稅款,額外交滯納金,可能會造成資金鏈斷裂,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和負擔。
(二)財務處理有待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不夠規范,主要表現為未按照要求設置研發支出科目,以單獨核算研發費用。并且未能充分理解和把控資本化和費用化的歸集范圍,導致未能及時將費用進行資本化核算,費用歸集不夠準確,一方面,會導致難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優惠,另一方面,由于研發費用符合資本化的部分未能及時轉入無形資產當中,分期進行攤銷,而直接歸入當期損益,加大了營業成本,減少了營業利潤,帶來了少繳納稅款的稅務風險。倘若稅務機關稽查到企業沒有據實核算,則可以強制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調整稅前加計扣除的數值,并且補繳相應的稅款以及稅收滯納金。同時高新技術產品的收入與其他產品的收入混為一談,導致收入收集也不準確,影響往后的重新認定,產生較大的涉稅風險。
(三)缺乏研發項目預算規劃部分企業沒有真實開展研發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或者未能全面制定研發項目的研發計劃,僅僅在過去年度申報的項目基礎上進行重復修改。因此偽造出來的研發項目內容與公司實際的研發活動相差過大,難以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稽查和核實,增添了較大的涉稅風險,無法體現稅收籌劃的核心作用。
(四)忽視財務指標的嚴重性部分企業不注重財務指標的重要性,企業在核算研發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時,因缺乏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如實準確的反映公司實際數據,導致研發費用、高新技術企業收入或者企業的總體收入出現重大偏差,導致研發費用比例低于要求的指標;或者是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的比例低于要求的指標,引起重大的稅務風險。
二、高新技術企業涉稅風險管控措施
(一)加強備案管理等后續管理工作企業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功以后,每年需要做好高企后續維護工作,每年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科技部火炬統計系統、地方科技局系統、稅務局系統等相關主管部門的系統填寫各類報表。報表的內容包括研發項目名稱、研發時間、研發費用、研發人員數量、知識產權等信息數據。比如如果高新技術企業想要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則需要在年度納稅申報時填報相應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企業所得稅優惠備案審核表等表格,并且自行留存加計扣除一整套資料,以備查驗。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做好備案管理等后續管理工作,重視研發費用支出明細表的統計和申報工作,確保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確保申報金額和賬面金額保持一致,確保留存備查的資料符合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以沉著應對稅務機關等相關部門不定期的核查,規避或降低涉稅風險。企業可設計專門的研發管理部門,委派科研管理人員,掌管公司的研發活動,嚴格跟蹤和落實研發活動,貫徹研發制度,監督研發費用歸集等,保證每年各類系統填報的準確無誤,確保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合規,為三年后的高企重新認定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規范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方法首先,高新技術企業應獨立設置研發支出科目,專賬核算每個研發項目的研發費用,及時歸集和核算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劃分研究支出和開發支出兩個模塊,分別予以費用化和資本化。如果企業研發部門同時研發多個項目,則需要準確分配相應的研發費用,按照不同的研發項目逐一歸集費用并且及時歸檔,準確區分研發人員和其他部門人員的工資薪金,分開核算研發儀器設備和生產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等。比如如果某臺設備既用于生產,也用于研發,則在使用時應做好記錄,備注研發用還是生產用,然后根據實際工時占比以及固定資產損耗程度等方式,對實際發生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等在研發費用和生產費用之間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另外,高新技術企業可在日常組織稅務和財務知識的培訓,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學習。財務人員也應主動學習最新的財務會計政策和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綜合享受各項稅收優惠,科學編制會計分錄,正確歸集費用,減輕稅收負擔。
(三)加強研發項目預算管理高新技術企業應按照要求,編制和歸檔研發項目立項文件,嚴格做好立項策劃,并且以項目為基礎,合理歸集研發費用,杜絕編造研發項目立項文件的現象。同時,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加強研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財務管理部和人力資源部門等部門的溝通交流,內部多個部門共同做好研發項目的預算策劃工作,包括研發項目的支出總預算情況、研發項目的開始時間和預期驗收時間、年度計劃支出預算、研發項目經費預算、項目研究開發計劃書、研發人員分工、預期成果、研發組織管理制度等內容。在研發項目實施之后,高新技術企業應加強預算管理,委派專職的研發管理人員,適時跟蹤和匯報研發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剖析和比對資金預算開支和實際開支之間的差異,便于年度核查研發費用,且及時找到差異的原因,采取科學合理的防范舉措。
(四)加強財務指標的監控企業在規范研發費用核算同時,更要注重公司整體財務的合理合規性;一方面公司各部門加強溝通,正確處理公司各項業務收入,剔除非經營所得收入,保持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的主導地位;降低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產比基數;另一方面公司要時時監督每期的高新技術企業各項指標數據;對于異常指標數據要是進行原因分析,及時根據實際的研發項目進度進行調整,避免長時間之后,因業務不當處理無法反應實際業務導致的財務風險。公司各項高新財務指標的同比和環比數據分析,對出現較大差異的數據及時找出原因,并整理好相應的研發檔案;以便能提供充足的證據來應對監管部門的審查。
三、結語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我國政府為了推動科技型企業的發展,了一系列政策紅利,包括稅收減免政策,全面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享受國家稅收減免政策的同時,應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管控,優化內部控制管理,加強備案管理等后續管理工作,規范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加強研發項目預算管理,為研發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可靠的財務信息數據,規避或降低涉稅風險,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既能降低納稅規劃過程中出現涉稅風險的幾率,也可以有效地減輕公司的稅務負擔,為公司的長遠、持久發展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吳越梅.淺談高新技術企業涉稅風險管控[J].財會學習,2017(12).
[2]高雪.高新技術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及控制模式分析[J].商訊,2019(19).
[3]陳志紅.高新技術企業涉稅風險及其稅負內控管理[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
作者:胡兆 單位:祥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