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以人為本原則
在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的要求下,對人力資源的占有需求已開始轉變為對人才資源的爭奪需求。各大高校應充分注意到這一轉變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的深刻啟示,并切實抓好人才的管理,對人才給予充分重視。換句話說,高校應將以人為本作為加強人文關懷的重點內容。履行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要做到對教師群體的個性和需要盡可能關心和理解,最大限度的滿足其對希望的工作環境的需要。一方面要做到識人善任,努力發現人才,另一方面要對所發現的人才進行培養,使其更符合本校的實際工作需要,并在教學和科研兩方面鼓勵其有所創新發展。
(二)激勵原則
社會中的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少不了物質及精神獎勵對工作人員的激勵作用,教職工作亦是如此。因此,高校必須將激勵制度的建立高度重視起來,以求得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取得更大的實效。應采取多種多樣的激勵措施,盡量滿足教師較高的不同種類需求。在激勵措施的基礎上,還應構建完整可操作性強的業績考核體系,在制定考核標準時應力求客觀合理,使其能夠發揮實際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考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人性化的原則,考核的目的應是對教師的激勵而非提出各種高難要求,切不可造成過大的考核壓力。只有本著激勵的原則,才能充分調動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其崗位上真正發揮應有的實力和影響力。
二、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現狀
(一)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建設
為了體現高校管理中的人文關懷,首先要有穩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設。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高校的管理機制尚不完備,甚至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為嚴重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獎懲制度的不合理,表現為不尊重教師的個人利益,在獎懲或考核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極少考慮教師個人利益這一因素,因此常常造成獎懲制度缺乏最基本的公正態度。在職稱晉升方面,往往會因為晉升制度的不完善而導致擇優原則的落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費。
(二)管理過程中民主化程度過低
由于高校是具有強烈學術性質的工作環境,高校教師也都是各個學術領域內的精英,他們與其他企業員工相比,具有更高的知識水平和人文素質,對民主管理的認識也比較深刻,因此常常會對學校管理的民主原則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數高校教師希望對高校工作的更多側面有更大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使他們的一些需求和個人意見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地反映并解決,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個人權益。但與此同時,大多數高校教師對目前的民主化程度不甚滿意。許多高校雖然也將民主管理作為學校的管理原則,但落實到真正的工作環節中來,就常常無法兌現這一承諾,致使民主管理變為一種包裝和形式。在實際的管理操作中,目前大多高校都帶有濃重的行政色彩,管理較為僵化,對校內人才的訴求和想法不聞不問,導致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清更無從改進,嚴重阻礙了高校的民主進程和科學發展。
(三)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
對于各高校來說,其長遠的發展必然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建設和支持。但從對實際情況的觀察來看,有些高校在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仍不完善,這些高校的領導階層對人才的培養和利用沒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導致大量人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些高校領導則只注重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專業水平,輕視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貢獻或根本不給他們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因而從未或很少在校內開展針對管理領域的人才培訓,致使具有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匱乏,使整個高校的管理能力降低。
三、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策略
(一)建立具有人文關懷的管理制度
為了使高校管理具有更濃厚的人文關懷,其首要前提就是建立起充分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且民主管理應在實際工作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滲透。主要方面包括考核機制的客觀公正、職稱晉升的公開透明以及崗位聘任制的全面實行。在這些制度的具體確立過程中,必須堅持集思廣益的原則,使制度的確立能夠反映大多數人的意愿并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要能夠聽取不同意見,秉著求同存異的制定方針對差異化的想法進行集中討論,力圖能夠使制度更加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高校管理的人文主義精神和民主原則,并保證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得到落實和開展。在管理制度方面,常常會存在嚴格有余而人性化不足的問題,這是由規章制度本身的規范性和理性特點決定的。因此,在對這些嚴肅刻板制度的執行過程中,通常會給人以較強的壓迫感而顯得人文關懷不足。從這一角度來講,結合高校管理的人文關懷進行思考,就會發現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并未將充滿溫情的人文因素融入其中。由此可知,在高校管理制度建設方面,要以高校的實際狀況和需要為根本出發點,適當地添加具有人文關懷的因素,保留一些合理的彈性和空間,使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為人才展示自身才能提供優良的環境。
(二)嚴格推進管理工作的民主化進程
若要將人文理念真正貫徹到高校管理的工作實踐中,不僅需要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還要注意對制度所規定的內容積極落實和嚴格執行。應該認識到對制度的執行程度是評價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只有在有效執行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威懾力和作用。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在主持高校相關工作和活動時,應特別注意實施過程的民主化程度是否到位,對缺乏民主化的管理環節要予以警示并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因為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下,民主管理方式與專制管理方式相比,顯然前者更有利于從業者個人價值的實現。這一原則在高校這種學術類環境下表現得尤為明顯。為了使全體教師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熱情,就應為他們實現自身價值創造條件和機會,也就是說高校必須將民主管理方式真正落到實處。應使全體教師能夠平等地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每個人的機會應是均等的。同時,還應充分尊重人才對高校行政工作的監督權利,使其有權對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促使管理工作更加健康穩定地運行。在堅持了民主原則的前提下,還要對民主程度做進一步的思考。對人才參與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要有明確的標準,切實推進高校管理的民主進程。
(三)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
是否擁有足夠的高素質人才對高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應引導鼓勵優秀人才對教學管理等工作的積極參與,并集合高校實際和人才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人才培訓,努力打造一支由精英組成的高校管理隊伍。結論:本文通過對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進行探討,提出了人文關懷視域下的高校管理應遵循的原則,并針對目前高校管理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圍繞著民主管理這一主要論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作者:田利斌 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