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納稅人稅收遵從度的提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稅制建設逐步加快,稅法宣傳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對提升我國納稅人稅收遵從度有積極影響。然而在客觀上,逃避繳納稅款等稅收不遵從行為數量及金額居高不下,提高我國納稅人稅收遵從度是目前實現和諧稅收的關鍵。在此本文分為三部分:介紹稅收遵從度等概念;分析我國稅收遵從現狀及影響因素;給出提高我國納稅人稅收遵從度的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稅收遵從度;影響因素;對策
一、稅收遵從相關概念
1.稅收遵從。廣義層面上,稅收遵從包括征稅遵從和納稅遵從。前者指征稅人員以稅法條例為依據開展征稅工作;而后者指納稅人從自身權益、成本考慮,以及對國家稅法的肯定依法納稅。狹義層面上,稅收遵從指納稅遵從,本文也是從狹義上對稅收遵從進行研究。2.稅收遵從度。我國《2002年-2006年稅收征收管理綱要》首次指出稅收遵從度也可理解為納稅遵從度,指衡量納稅人遵從稅收法規、政策,服從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正確計算并主動交納稅款程度的指標。
二、我國稅收遵從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納稅人的主觀因素首先,自私心理。如今納稅人的市場經濟意識已經確立,伴隨的是不斷增強的追逐自己最大化利益的沖動,納稅人會對稅收遵從與否進行成本收益分析,進而做出選擇。其次,專業知識缺乏,納稅意識淡薄。稅務知識的豐富程度與納稅人防衛性稅收遵從程度呈正相關,豐富的專業知識對增強防衛性稅收遵從意識很有幫助,反之,專業知識的缺少將會大大增加無知性稅收不遵從的可能性。
(二)稅制復雜及執法監督不到位1.政策多變性、稅制復雜性特征。現階段國家在稅收政策方面存在大量的條條框框,且調節頻率高;稅收宣傳力度和時效性有待于提升,致使納稅人不能有的放矢獲取稅法。2.稅法適用不確定性。目前的《稅收征收管理法》中對違法行為的罰款多以范圍規定,稅務機關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過大,易出現腐敗引起的“關系稅”。3.執法監督力度有待提高。未完善和優化執法責任制與監督制,致使稅務干部的違法亂紀現象屢禁不止。
(三)納稅服務水平不高1.稅務機關的服務理念滯后。仍有很多稅務干部思想滯留于監管的思想理念內,未實現由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型。2.稅收服務需立法明確。新的《稅收征收管理法》對稅收服務環節的規范只是粗略描述,內容不全,執行力不強,導致納稅人的權利未得到充分的法律保護。3.納稅服務內容有待完善。納稅人呼吁的許多項目未納入目錄,缺乏規范化、系統化的服務準則。4.監督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如果監督考核系統不完善,就會導致很難量化納稅服務水平、追究相應責任。
三、提高我國稅收遵從度的對策建議
(一)從文化及心理角度引導1.引進藍色申報表制度。從營利心態出發,日本建立了藍色納稅申報表制度,能夠真實記賬納稅就能申請,以對不同信用等級的納稅人進行差異化管理。該制度給足了納稅人優惠。例如,針對制造企業,如果其進口額增長或超過以前各年度的最高額,可申請抵免;針對個人有稅額扣除等優惠。該制度對于引導納稅人依法記賬、納稅有積極意義,我國可適時引進。2.完善稅收信譽體系。良好信譽的內在資源價值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今天正日益凸顯出來,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得到尊重是較為高層次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分析,稅收可以與個人名譽、升職升學、消費出國等密切相關,通過誠信的漣漪效應,提高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度,使納稅人把誠信納稅作為關系國計民生和自我價值的一件大事來實現。3.加強稅收宣傳。(1)加強力度,擴充形式。用好“線下+線上”模式,多場景、多平臺、多渠道地對納稅人進行誠信納稅激勵宣傳,提高納稅人對納稅信用體系的認識和重視,增強依法納稅的意識。線下增添利用道路、街區的城市宣傳語形式;線上可通過微博、公眾號、知乎、貼吧、論壇等主流媒體宣傳,鑒于目前公眾更樂于以短視頻的形式獲取信息,所以B站、抖音、快手、微視等主流短視頻平臺要給予充分重視。總之,宣傳力度要加大,全方位滲透進納稅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此外,應處理好階段性宣傳和日常宣傳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加大日常宣傳的力度,而不能僅僅依靠每年的稅收宣傳月。(2)轉變宣傳主體。要使政府部門和有關領導認識到稅收宣傳是整個政府的職責,而不僅僅是稅務機關的職責;認識到偷逃稅會產生不良的經濟后果,除了稅收收入的大量流失外,還會對宏觀經濟指標的可信度產生影響,對稅后收入的分配和對資源配置也都產生影響。(3)普及稅法教育。要用戰略眼光來看稅法的普及教育,今天的中、小學生就是明天的納稅人。通過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樹立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的理念和意識。
(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監懲機制1.完善稅收法律制度。研究表明,普通公民針對稅收法律政策的認可程度愈高其稅收遵從度則愈高,假如納稅人未清晰地認知與掌握稅收稅法,將會誤解稅收的真正用途,從而形成不遵從的意愿。因此,應以法律的形式簡化稅制,確保政策的確定性、連貫性,并加快稅制改革步伐和立法進程,提高稅法在公眾心中的地位。2.構建有效的監懲制度。一方面要改進和明確現行的處罰標準,對具體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量化,以便在此基礎上嚴格實行;另一方面堅決杜絕以補交稅款替代罰款、以罰款替代刑罰等行為。為有效遏制“人治”行為,可從三個角度入手:(1)完善崗位責任制,厘清每崗、每人的工作責任。(2)完善績效考核機制,結合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機制。(3)完善責任監督機制,建立一整套與綜合執法檢查、專項執法檢查等相匹配的執法監督體系,也可以鼓勵納稅人參與稅收管理監督過程。
(三)優化納稅服務管理1.優化納稅服務管理。第一,采取信息化的創新方法,向納稅人及時宣傳新的稅收政策,協助納稅人掌握需要的稅收政策。第二,辦好納稅輔導課堂。第三,協助納稅者收集和整合咨詢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完善疑難問題注冊備案機制,實施專人專崗制度以快速反饋和處置。2.稅中為依法納稅創造便利條件。采用窗口式綜合受理和一站式服務,大力減輕報告負擔,采用重要數據資料存檔處理。以互聯網為介質辦稅,簡化且優化辦稅的流程。開展辦稅應急活動,針對有特殊原因的納稅人遵循特事特辦等原則,充分滿足納稅人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需求。3.稅后做好法律救濟工作。首先,不打折扣地落實好國家稅收政策。稅收法律宣傳要做到位,確保納稅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善于爭取和利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便真正獲取實惠和收益。其次,加強糾紛申訴調解,使涉稅聽證與復議以及訴訟機制能夠做到良好的過渡,使納稅人不會由于司法程序繁瑣而增加成本壓力。最后,鼓勵納稅人構建自治的維權組織充當其代表。
【參考文獻】
[1]晏華.夏太彪.陳建東.個人所得稅收入流失率抽樣調查[J].《稅務研究》,2016(11):48-52
[2]李林木.于海峰.汪沖等.賞罰機制、稅收遵從與企業績效——基于納稅信用管理制度的研究[J].《經濟研究》,2020(6):89-104
[3]張志勇.夏智靈.日本藍色申報制度的設計及啟示[J].《稅務研究》,2013(04):3-7
[4]王瑋.納稅人權利與我國稅收遵從度的提升[J].《稅務研究》,2008(04):70-74
[5]彭月蘭.王輝.提高納稅人稅收遵從度的有效途徑[J].《稅務研究》,2016(11):105-106
作者:梁永輝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