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提升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身體健康狀況、重視飲食平衡,而水果作為飲食的一部分,其含有的豐富營養元素可以滿足人體所需。但在現實生活中,水果市場中不時出現質量問題,無法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水果。文章以綠色農業背景下的果樹種植為例,分析果樹種植技術的現狀,提出一系列有效提升果品質量的建議,以促進水果市場穩定發展,將綠色農業理念落實到底。
關鍵詞:綠色農業;果樹種植技術;果品質量
果樹種植不僅在農業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對綠色農業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果樹種植技術和果品質量的提升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由于我國的果品質量和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進口水果的銷售價格遠遠高于本土水果銷售價格,這樣的現象非常不利于我國水果行業的發展。要想改變這種局面,應從果樹種植技術和果品質量提升方面展開研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種植技術,確保果品質量的安全性。
1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的現狀
1.1果樹種植技術現狀
根據實際調查結果發現,我國的果樹種植基地非常少,大多都是個人種植,種植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而是通過口口相傳的種樹經驗來種植。果樹的種植地大多都在農村,對于果農來說,如果種植的水果有銷路,他們就會把果樹種植作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從而重視果樹的品種和樹苗的質量,也會自覺學習與果樹相關的專業知識,使果樹更好地生長。例如,我國知名度較高的陜西延安洛川蘋果,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果樹種植規模越來越大,銷量也越來越高。洛川蘋果之所以能在水果市場中站穩腳跟,不僅是因為種植的地理環境,最關鍵的是樹苗本身和果農的種植管理方式。首先,果農會選擇成活率較高的樹苗進行種植。其次,定期檢測樹苗的生長狀況,并進行消毒和營養的補給,防止樹苗受到病蟲的為害。再次,把控土地質量,不同的土壤中所存在的營養物質參數不同,所以在果樹的生長過程中,需要人工及時為果樹補充營養物質。果樹種植技術從專業角度來講需要分成多個環節,例如氣候環境、地理環境、果樹樹苗質量和品種等[1]。這些環節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對于非專業人員來說會覺得得不償失,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成本去投資,所以現在的果樹種植技術存在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現象。盡管果農明白果樹種植的最終結果不夠理想,缺乏科學指導,但是依然堅持“經驗”種植,這么選擇的目的不只是為了降低成本,更是為了確保收入。
1.2果品質量現狀
在水果生長發育過程中會有太多不可控的情況發生,不管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都有可能破壞果品質量。而人為造成的破壞就是常見的農藥殘留、化肥超標、激素注射等[2],一些人為了提升水果價格,就在水果的外觀上下功夫,導致水果質量出現問題,危害人體健康。而自然的破壞方式多種多樣,水果整個成長周期都是脆弱的,不管是花期、成長期還是成熟期,都是在不停地減產,特別是遇到惡劣的天氣,如低溫、冰雹、狂風等,就算人工進行防護,水果的質量也會嚴重下降,很難再為人們帶來收益。所以,日常生活中的高品質水果,都經過了千挑萬選,每一個都來之不易。雖然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果品質量逐年提升,但是在自然之力面前,現代科學技術還是無法更好地控制和改善果品質量。果品質量與果樹生長情況有著直接的關系,農藥化肥是促進果樹生長最好的選擇,盡管現在對農藥化肥質量有著嚴格的標準,但人們還會無限制地使用,忽略了果品質量的安全問題,導致我國果品農藥超標問題不斷加重。甚至有人為了增強果樹的生命力加入大量不合格的農藥化肥,在破壞果樹生長周期的同時,也給果品質量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對我國水果市場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果品質量出現問題除了有種植管理技術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人們缺乏果品質量安全意識。不管是相關部門還是普通人,都很少注重水果的質量,他們只關注水果的品牌、產地、外觀包裝,或者是否是進口產品,他們認為水果只要在入口的時候去皮就可以保證食用的安全性,這個觀點雖然不正確,但是被大多數人認可。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通過直播或者發布視頻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明白農藥化肥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了解農藥化肥對水果質量的危害,從而配合綠色農業生產工作的開展。
2影響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的主要因素
2.1影響果樹種植技術的主要因素
果樹在自然生長發育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土壤質量。因為我國的地理環境非常特別,不同地區的土壤質量完全不同,例如西北的黃土、東北的黑土、南方的紅土,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土地的不同類型,也代表著不同品類的果樹種植。生長在南方的果樹不僅品類齊全,而且整體質量高,主要原因就是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南方的土壤不論是密度還是濕度都能保持平衡的狀態。但是在北方,果樹的土壤環境經常會發生變化,例如沙化或失去生機,都無法為果樹提供養分。果樹種植技術的核心是果樹,而果樹屬于自然植物,要想提高果樹種植技術,就要為果樹打造優質的自然環境,如果果樹沒有合適的生長環境,任何有效的種植技術都無法應用。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針對果樹的生長環境展開研究,改變土壤質量,在適合果樹生長的地區進行種植。長此以往,隨著果樹的生長,土壤質量也會得到優化,例如北方的沙棘,經過科學研究,這種果樹不僅能夠在沙漠中茁壯成長,還能起到治沙的作用,為當地人帶來額外收入,可見選擇種植果樹種類的重要性?,F代果樹種植技術除了受土壤質量的影響外,還受病蟲害的影響。果樹的幼苗培育環境比較適宜,不用擔心病蟲害,可一旦被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就會受到新的自然環境影響,而自然界中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可能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幼苗的栽培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在自然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種植,盡量保證果樹的成活率,增加果樹的品類,使果樹之間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讓不同品類的果樹相互促進[3]。
2.2影響果品質量的主要因素
影響果品質量的因素五花八門,而主要因素還是“人”。為了進一步提升水果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人越過紅線,把重點放在水果的品牌和包裝上,從而忽視了水果的品質。如今,無論是超市、專賣店,或者是流動小商販,他們賣的水果雖然來自同一產地,但為了提升銷路,他們都為自己的水果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超市打的是促銷的牌子,專賣店打的是品質的牌子,小商販打的是原產地的牌子,每一種方式都會被接受,人們選擇不同購買方式的目的是為了確保產品的質量,但事實上只是包裝和價格不同而已。這里的“人”不只是營銷商,還有生產商和中間商,他們都應對水果質量負責,但是恰恰是他們不停地越過“紅線”。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從生產商入手,在地方提供水果種植學習平臺,嚴格管控農藥化肥的使用標準,重視水果種植環境,定期檢測水果生長狀況,如果出現違法行為,必須給予嚴格的懲罰,并且強制水果種植戶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還要對營銷商加強監管,防止其為了提升果品的保鮮度而加入化學添加劑,影響人們的正常食用。我國現有的果品質量監管體系還不夠完善,無法為水果市場提供保障,所以我國的水果市場一直存在著眾多不良問題,導致果品質量差異較大。雖然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很多政策難以落實到底。對果農來說,水果就是其生存根源,而水果的健康生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一方面要抵抗自然風險,另一方面還要遵守果品質量監管規則。盡管果農知道大量的農藥化肥會影響果品的質量,但是為了加強市場競爭力,不得不通過加大農藥化肥的施用量來保證水果的產量。
3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提升的方法
3.1打造合適的樹體生長環境
果樹在正常的生長過程中會遭受各種各樣的病害,如果果農不具備專業知識,就無法對果樹進行治療,從而影響果樹的健康生長,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所以,有經驗的果農通常會根據適合果樹生長的環境來選擇合適的種植地。例如枯葉病,這種病害在果樹生長中比較常見,主要是由于葉黃素分泌過剩導致的,只要在果樹的生長范圍內添加適量的化肥即可。果樹的生長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果品質量,所以在果樹種植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果農要了解并選擇適合果樹的生長環境,以助力果樹健康生長[4]?,F代果樹的生長少不了人工輔助,例如地面平整環節、土壤質量提升以及種植條件等,和傳統的果樹種植方法不同,現代的種植技術講究科學性、實用性、原則性,畢竟不同種類的果樹對生長環境的需求不同,果農應考慮間距、采光、根系分布等各種影響因素合理種植。除此之外,還需要不斷提升果品質量,增強果樹的抵抗力,對果樹的生長情況展開研究,對不同品類的果樹進行扦插或者嫁接,通過研究新品種改善果品質量,提高果樹的環境適應能力,使果樹種植技術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5]。
3.2利用新技術進行科學種植
果樹種植過程中,不管是挖坑還是測量間距,都可以利用機械設備來代替人工,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保證果樹的種植質量。而且部分水果種植基地已經開始使用新技術,不僅能為果樹群體設計一個系統完整的結構,還能提前預測果樹樹葉的生長情況及果樹的高度,測量出果樹整體的覆蓋率。果樹樹葉的密度會影響水果的光照強度,水果一旦缺乏光照,就會影響口感,不利于水果的出售,對此可以利用新技術進行人工控制,讓每顆水果都能夠受到充足的光照,生長為高品質的水果。新技術的應用不僅適用于果樹的栽種過程,對果樹的日常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由于水果基地占地面積太廣,僅依靠人工無法完成日常管理工作。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新技術檢測果樹的生長情況,通過遠距離操控對果樹進行澆水、施肥等,從而降低工作難度。新技術在果樹種植行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在未來社會發展中還有著很大的空間,雖然現在還有很多果農采用傳統的種植技術,但隨著果農農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技術很快就會被應用到果樹種植過程中,提升我國果品質量。
3.3采取套袋及控制措施
現代果農為了確保果品質量,通常會采取套袋措施,而不同的果樹對應的套袋時間、套袋質量要求不同。正常情況下,果樹的套袋工作一般在疏花疏果完成之后進行,因為如果果樹的疏花疏果工作出現誤差,就會影響到果品質量和產量,所以果樹套袋工作非常重要。套袋不僅可以預防病蟲害、避免農藥的污染,還可以延長水果的儲存時間,防止水果之間的碰撞對果品質量帶來的影響。人們在水果市場買水果時會發現,套袋的水果比散裝的水果價格高很多,而且套袋的水果果品整體質量較高,對顧客來說,這樣的水果安全性更高、口感更好。在果樹種植過程中,使用農藥是不可避免的,果農應采取控制措施,把農藥的種類和使用量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市場上出現的農藥一般分為商品農藥和天然農藥,商品農藥是果農所說的有機肥料,能促進果樹健康生長,補充果樹生長中缺乏的營養元素;天然農藥指的是農家肥,由天然肥料構成,如石灰、大糞、動物排泄物、腐爛的植物等,這樣的肥料對土壤幾乎沒有傷害,還可以促進土壤的恢復,有利于果樹的生長。還有一種農藥是噴灑型農藥,將農藥直接噴灑在果樹表面,毒殺果樹表面的害蟲[6]。果樹的套袋措施和控制措施都是圍繞果品質量展開,比起果品質量的提升,果樹種植技術的提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果樹種植技術能決定果品質量,但是果品質量無法促進果樹種植技術的提升,所以果樹種植技術的提升應從果農的行為出發,利用科學的種植方式控制果樹的生長周期,控制果樹種植期間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控制果樹的產量。在保證果品質量的同時延長果樹的生命周期,使果農更好地收獲勞動成果。
3.4加強綠色種植監督管理
我國當前的果樹種植技術大多為開放式管理,因為種植戶大多數都是散戶,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規模,所以很難推廣監督管理工作。果樹種植技術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生產的水果在水果市場中沒有競爭優勢,且水果市場組成模式雜亂無章,沒有形成足夠的品牌效應,果品質量也無法保證。比起國內水果,人們更加信任進口水果,可見我國的水果市場急需進行大整頓,加強果樹種植技術的監督管理,提升果品質量,為消費者打造一個高口碑的水果品牌,增強我國水果市場的競爭力。果樹監督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果農和相關部門的配合,鼓勵果農使用無公害肥料和科學種植果樹,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果農綠色種植意識,傳遞綠色農業理念。相關部門應為果農提供果樹種植技術學習的平臺,讓其學習農藥化肥的規范使用方法和果樹種植方法,利用新技術擴大果樹的種植規模,實現果樹種植自動化管理模式。將果農、營銷商、中間商、生產商聯合起來,打造一體化的監督管理模式,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進行嚴格的監管,打開我國水果市場,增加社會經濟效益,改變水果市場經營模式,讓水果市場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4結束語
在綠色農業背景下,需結合現代我國水果生產情況,提出改善我國果樹種植技術和提升果品質量的措施。文章結合果樹種植技術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果樹的生長環境和生長特點,根據果樹的種類選擇合理的種植方法,提出應減少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控制農藥化肥的用量,加大農家肥的使用率,保護土壤環境,配合果樹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改善果樹種植技術,提升果品質量,為打開我國水果市場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喜林.綠色農業背景下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提升措施[J].南方農業,2021,15(15):13-14.
[2]楊義堅.農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0(1):251-252.
[3]孟憲岳,劉少春,榮維生.淺談果樹種植技術及提升果品質量的對策[J].河南農業,2020(29):20-21.
[4]馬洪光,馬玉英,王維生.農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J].新農民,2020(29):41-42.
[5]姬延偉,郭紅娜,韋靜波,等.果樹種植技術及提升果品質量的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1):223-224.
[6]李玉紅.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分析[J].農家參謀,2020(9):82.
作者:杜小麗 單位:湖州市南潯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