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速公路棄渣有效管理辦法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高速公路;棄渣場;管理辦法
1項目概況
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汶馬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路線依次經過汶川縣、理縣和馬爾康市,路線全長172km,主線設置橋梁52km/121座、隧道96km/32座,橋隧占路線總長86.05%,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24.5m,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工程和附屬工程,設計行車速度80km/h,總投資約287億元。工程于2014年11月全線開工,預計2020年全線通車。本項目防治責任范圍面積1374.38hm2,全線設計棄渣場56處,占地156.87hm2,棄渣量1884.34萬m3。項目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邊緣地帶,穿越多條地震斷裂帶,地質災害頻發,建設難度高,是一項世界級的工程,被喻為川西高原上的“云端天路”。橋隧比高,開挖量大,具有“五個極其”的特點,即極其復雜的地形條件、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的氣候條件、極其脆弱的生態條件、極其復雜的工程建設環境,棄渣場選址難度大。
2汶馬高速公路棄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棄渣場變更較大
由于汶馬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設計深度是可行性研究階段,編制時間為2013年10月,實際動工時間為2015年7月,時間跨度較大;山區土地資源緊缺,地理條件限制,征地困難;已確定的部分棄渣場由于被當地其他項目占用等原因,導致原設計棄渣場無法征地,位置及棄渣量發生較大變更。
2.2棄渣場多為溝道型、臨河型類型,需提高防護等級,做好相關論證
項目區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交錯接觸帶,地形復雜,沿線多為高山峽谷區,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平地和臺地較少,棄渣場大多選擇在山間溝谷地帶,主要為溝道型、臨河型,需要提高防護等級,做好洪水影響評價等相關論證。
2.3棄渣運輸成本較大,導致前期棄渣較不規范,管理較為困難
由于棄渣場選址極為困難,導致了部分棄渣場距離出渣點較遠,有的達10km多的運距,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導致前期棄渣較不規范,沿河沿路零星棄渣較多,同時增加了管理難度。
3主要管理措施
3.1各級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汶馬高速公路的棄渣管理,制定管理辦法并直接督辦實施
為加強棄渣的規范管理,項目所在地政府制定了《生產建設工程棄渣場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從棄渣場建設、運行、利用和安全監督管理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各方責任,讓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棄渣場的管理。各相關縣級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視渣場管理,一并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棄渣棄土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汶馬高速棄渣棄土整治規范領導小組,以常務副縣長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3個工作組,分別為安全評估及隱患排查組、棄渣場規范整治督導組、生態恢復督導組,讓全縣的各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棄渣管理。各涉及縣人民政府多次組織汶馬公司及各施工單位、水土保持監理單位、監測單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召開規范棄渣協調會議,通報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分析水土保持違法案件進行警示教育,對下一步規范高速路建設棄渣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級領導也都非常重視棄渣的處置,州、縣主要領導親自對違規亂棄渣行為進行批示,對不規范的棄渣限期清除,恢復了原貌,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處理,起到了非常良好的震懾作用。
3.2建設業主制定完善棄渣管理辦法和組織機構,督辦落實水土保持各項工作
建設業主汶馬公司也先后制定并印發了《汶馬高速項目環水保管理辦法》《汶馬高速項目棄渣場管理辦法》《四川汶馬高速項目爭創環水保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等管理文件,進一步明確各參建單位的環水保職責和工作要求,確保施工期各項環水保工作規范、可控。建設業主成立以公司董事長為組長、總經理為常務副組長,公司各副經理為副組長,各部門及各代表處負責人為成員的汶馬高速水土保持工作領導小組。各施工單位也都相應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水土保持實施小組。為規范棄渣的管理,年初有部署、日常有檢查、專項有督查,通過強有力的手段,保證了棄渣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實到位,全面消除了沿河沿路棄渣,各棄渣場進行了變更設計和洪水影響評價等論證,提高了防護等級并完善了相關措施。
3.3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檢查
四川省、州、縣三級水行政監督人員多次對汶馬高速公路進行監督執法檢查,上級水保執法部門加強執法力度,也給縣級執法部門增強了執法威信,引起了建設業主和各參建單位的高度重視。
3.4借專項督查之勢,全力督辦棄渣整改到位
借全國環保督查之勢,省、州、縣各級相關部門聯合加大對棄渣場的檢查和督辦力度,汶馬公司要求各參建單位共同協作,進一步對棄渣場進行全面規范整治。
3.5水土保持技術支撐單位積極加強技術服務
建設業主委托水保監測、監理單位實行駐點監測和監理,水土保持監測和監理單位分別組建了監測和監理項目部,安排專職人員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從而加大對各施工單位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力度。汶馬高速路各參建單位積極落實各項棄渣場措施,確保了棄渣場管理規范。
4山區棄渣場管理的建議
4.1深入、多方位調查,落實好棄渣場的具體位置
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在棄渣場選擇和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渣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要多征求當地村民、村委會、水行政主管部門等單位的意見,保證棄渣場能夠正常使用。主體工程確定后,由建設單位及時聯系設計單位、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鄉鎮、村委會和當地村民,選擇符合相關規范、能夠正常征地使用的棄渣場,確保棄渣場后續能順利使用。如果是水土保持方案批復外新增的棄渣場,應及時辦理相關變更手續。
4.2全面做好棄渣的綜合利用,盡量減少占用耕地
主體設計單位在工程設計中,要做好土石方的調配,必須充分考慮土石方的綜合利用,盡量減少棄渣量;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綜合利用,不能一棄了之。這樣就可以減少占用耕地,也是一個保護耕地的方式。
4.3加強監督管理,確保棄渣防護措施到位
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各參建單位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參建人員的水土保持意識。地方各級政府應重視水土保持工作,組織各相關部門共同管理,各司其職,加大對水土保持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上級主管部門應進行執法督查和指導,增強執法威懾力。
4.4建設單位落實水土保持主體責任
建設單位必須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主體責任,將水土保持有關內容列入工程招標文件,對水土保持工程提出具體實施要求,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領導機構,有效地協調與處理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相關問題。督促設計、施工、監理和監測單位各盡其責,確保棄渣場選址合規、工程質量合格、穩定安全可控、管理責任明確。
4.5施工單位應做好相關防護工作
在工程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加強施工管理,棄渣前應做好表土剝離及保護工作,嚴格落實“先擋后棄”的原則,完善棄渣場防護措施,完善截排水設施。棄渣場利用結束后及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削坡分級、覆土、恢復植被或復耕等措施。
4.6第三方服務機構應做好水土保持服務工作
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單位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及合同要求,做好項目水土保持監理及監測工作。嚴格控制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和工程投資,確保水土保持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投產使用,對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協助地方政府、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起到技術支撐的作用。
作者:吳永杰 程鍇 單位:湖北省恩施州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