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保險學教學改革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保險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保費收入逐年增長,保險產品創新日新月異。然而當前高校特別是應用型高校對保險人才的培養還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保險學課程教學中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教學內容較為陳舊。為了適應當前保險市場的發展,應當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保險平臺、保險計劃書制作軟件等多種教學手段,采用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商業保險公司產品信息、保險條款、核保政策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為培養應用型保險人才打下基礎。
關鍵詞:保險市場;保費收入;保險人才;保險學教學
一、前言
當前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迅速,保費收入不斷增加,據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保險市場原保費收入達38016.62億元,同比增長3.92%,其中產險業務原保費收入10770.08億元,同比增長9.51%,健康險原保費收入5448.13億元,同比增長24.12%。與此同時,我國保險市場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2016年我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安心互聯網保險成立,2017年健康險中首份百萬醫療保險開始問世,近幾年重疾險不斷升級,分組賠付、輕癥、中癥、多次賠付開始出現;產險中,企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保險不斷升級,保險責任不斷擴大,責任保險品種不斷豐富。服務方面,車險線上小額直賠,年檢代辦、線上報價;壽險中線上保全,線上保單查詢等陸續出現。當前保險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對我國應用型高校保險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目前應用型高校保險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這對于進一步提高保險學的教學質量和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保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目前應用型高校保險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保險學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對學生保險理念的培養不足當前雖然我國保險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長期以來由于保險行業整體從業人員專業性不強,素質不高,導致一直以來保險銷售誤導情況較為嚴重,人們對保險仍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我國保險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使得在高校中學生普遍對保險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不濃,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部分高校教師對保險行業也存在著一些看法,使其在教學過程當中沒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前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沒有讓學生認識到保險在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沒有注意對學生保險理念的培養。學生對課程重視程度不高,學習興趣不濃,這大大影響了保險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缺乏,課堂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實踐性、應用性不強當前應用型高校保險學教學普遍以課堂教學為主,實驗實踐教學開展的較少;同時在教學內容上普遍過于理論化,課堂教學過多地集中在概念、原則、原理、保險種類的闡述上,對保險實務知識的介紹不夠,教學中很少涉及展業、承保、核保、保全、理賠、組訓、客戶服務等方面[1]。究其原因來說,一方面是由于當前相關保險學教材的實用性不強,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保險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另一方面也因為高校教師大部分沒有企業工作經驗,使得實驗實踐教學的開展較為困難。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考核方法不夠科學合理目前,在應用型高校保險學課堂教學中多是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以教材為主體,帶領學生學習相關保險概念、原理及種類,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對于相關保險概念原理能做出很好的解釋[2]。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無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此外,當前保險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也較為單一,仍然以傳統的考試為主,這種考核方式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提高高校保險學教學水平的相關建議
(一)加強對學生保險理念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高校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保險觀念;在此基礎上,努力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保險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讓學生了解到保險行業的職業類別及職業前景;培養學生正確的保險理念,為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1.增加保險教學案例,豐富教學資源,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多教材的融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注意利用當前保險公司的產品信息、條款內容、核保核賠政策等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同時增加保險教學案例以提升教學效果。此外還應讓學生及時了解保險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學科前沿知識,通過以上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實用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2.開設實驗課程,利用保險相關教學軟件,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開設相應實驗課程,利用相關保險模擬實訓軟件、互聯網保險平臺,讓學生了解保險公司的組織構架,熟悉相關職能部門及崗位設置和職責,讓學生系統學習人壽保險及財產保險公司承保核保保全及理賠等核心業務;利用保險師等相關保險經紀公司平臺以及保險計劃書制作軟件,讓學生熟悉當前壽險公司的最新產品,學會通過條款解析、產品對比分析,進行保險計劃書的制作,進而學會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進行個人保險保障以及家庭保險保障規劃的設計。3.增強校企合作,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加強與保險主體公司以及經紀公司之間的聯系,進行信息互通,及時了解市場人才需求;同時通過校企合作,邀請行業專家和保險講師開展專題講座和保險技能培訓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3];建立實訓基地,開展學生的見習實習工作,讓學生了解到公司的企業文化,規章制度,部門及崗位職責以及具體的業務流程;接受專業的崗位職能及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注重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查,形成科學合理、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改進教學方法,利用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互聯網等教學手段,通過激發、鼓勵以及討論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在考核方式上要靈活多樣,一方面通過考試考查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綜合項目設計、保險計劃書制作、產品解析報告等方法考核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四、總結
總之,面對當前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創新,我國高校要認清和捋順當前保險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增加實驗實踐教學比例,加大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核,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海萍.保險學案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8(06):88-93.
[2]於積瓊李智虎.獨立學院保險學教學模式探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3):90-91.
[3]宋偉偉.地方財經院校保險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8(20):137-138.
作者:汪晶晶 單位:淮南師范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